各潛在供應商:
河南英典工程招標代理有限公司受河南省公安廳高速公路交通警察總隊委托,就河南省高速公路抓拍監控警示系統進行招標,現將項目技術要求網上公示,請各潛在供應商對公示的內容是否有傾向性、歧視性等內容提出有關意見和建議。
所有意見應于 2012年12月27日下午17:00時前以書面形式(加蓋單位公章)遞交至河南英典工程招標代理有限公司,逾期不予受理。
招標代理機構:河南英典工程招標代理有限公司
地 址:鄭州市文化路9號永和國際2103室
聯 系 人:馬工
電話/傳真:0371-63828078
附件:技術要求。
河南省高速公路抓拍監控警示系統
本工程在河南省內高速公路重要位置建設17套高清視頻監控卡口系統實現嫌疑車輛布控,“黑名單”比對報警、車輛行駛軌跡查詢、監測數據存儲、流量分析統計、大小車區分測速、大車占道(機動車不按規定車道行駛)、視頻監控等功能;對所有經過卡口的機動車進行全景視頻錄像監控,新建卡口系統只增加存儲設備,不再另行建設分控中心。新建卡口圖片的格式需同前期的卡口格式兼容,能接入已建分控中心服務器軟件平臺及總控制中心服務器,實現后臺數據共享、互聯互通并確保與現有卡口點位實現區間測速功能(該項實現由原廠家開放相關協議);在省界廣場及連霍、京港澳高速主要路段建設12套LED大屏幕(警示系統),對“黑名單車輛”實行比對,通過聲光報警功能提示民警攔截;在京港澳高速和連霍高速4個省界站、鄭州周邊3個主要收費站建設7套監控系統,接入省高速總隊監控中心和存儲設備,通過監控中心對來自前端的視頻流進行實時顯示、存儲和回放,并提供系統管理功能,完成視頻監視信號的數字采集、影像壓縮、監控數據處理、圖像的顯示和記錄等功能。
卡口系統的建設依據國家相關法律規章、國家和行業相關標準、相關研究成果等資料進行規劃設計,具體如下:
交通安全相關法規
1) 《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安全法》
2)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
交通相關標準規范:
3) 《公安交通指揮系統工程建設通用程序和要求》(GA/T651-2006)
4) 《公安交通管理外場設備基礎施工通用要求》(GA/T652-2006)
5) 《公路車輛智能監測記錄系統通用技術條件》(GA/T497-2011)
6) 《機動車區間測速技術規范》(GA/T 959-2011)
7) 《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圖像取證技術規范》(GA/T 832—2009)
8) 《機動車號牌圖像自動識別技術規范》(GA/833-2009)
9) 《機動車測速儀》(GBT21255-2007)
10) 《交通電視監視系統工程驗收規范》(GA/T 514-2004)
11) 《公路交通安全設施設計技術規范》(JTJ 074-2003)
12)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安全行業標準》GA38-92
13) 《全國道路交通管理信息數據庫規范》(GA329.3第3部分)
城市聯網監控報警系統設計方面:
14) 公安部《交通管理信息系統建設框架》
15) 公安部《公安部報警監控方案設計要素》
16) 公安部《城市報警與監控系統建設指導性文件》
17) 公安部《城市報警與監控系統建設“3111”試點工程實施方案》
18) 《城市監控報警聯網系統技術標準》(GA/T669-2008)
19) 《跨區域視頻監控聯網共享技術規范》DB33/T 629-2007
20) 《報警圖像信號有線傳輸裝置》(GBJ115-87)
21) 《安全防范視頻監控聯網系統信息傳輸、交換、控制技術要求》(GB/T 28181-2011)
安防視頻監控系統設計方面:
22)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與要求》(GA/T75-1994)
23) 《安全防范工程技術規范》(GB50348-2004)
24)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行業標準》(GA70-94)
25) 《視頻安防監控系統技術要求》(GA/T367-2001)
26) 《民用閉路監視電視系統工程技術規范》(GB50198-94)
27) 《工業電視系統工程設計規范》(GBJ115-87)
28) 《安全防范系統通用圖形符號》(GA/T75-2000)
29) 公安部《警用地理信息系統系列標準規范》
30) 《安全防范系統驗收規則》(GA308-2001)
31) 《安全防范系統通用圖形符號》(GA/T74-2000)
32) 《安全防范系統雷電浪涌防護技術要求》(GA/T 670-2006)
33) 《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等級劃分準則》(GB17859-1999)
34) 《安全防范工程技術規范》(GB 50348-2004)
35) 《安全防范系統驗收規則》(GA308-2001)
36) 《電子計算機機房設計規范》(GB50174-93)
視頻監控圖像質量方面:
37) 《電視視頻通道測試方法》(GB3659-83)
38) 《彩色電視圖像質量主觀評價方法》(GB7401-1987)
視頻系統網絡設計方面:
39) 《信息技術開放系統互連網絡層安全協議》(GB/T 17963)
40) 《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等級劃分準則》(GB17859-1999)
41) 《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GA 216.1-1999)
42) 《計算機軟件開發規范》(GB8566-88)
視頻系統工程建設方面
43) 《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GB50057-94)
44) 《建筑物電子信息系統防雷技術規范》(GB50343-2004)
45) 《安全防范系統雷電浪涌防護技術要求》(GA/T670-2006)
46) 《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JGJ/T16-92)
47) 《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纜線路施工及驗收規范》(GB 50168-92)
48) 《電氣裝置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J 232-92)
49) 《工業企業通訊接地設計規范》
50) 《公安交通管理外場設備基礎施工通用要求》(GA/T652-2006)
其他
51) 《郵電通信網光纖數據傳輸系統工程施工及驗收暫行技術規范》
52) 《河南省公安廳《河南省視頻監控聯網建設技術規范》
除上述規范以外的遵循平安城市建設相關地方規范與標準以及國家、省市、相關行業的技術要求及規范。
新建前端系統位置及要求
(1) 抓拍系統(按4車道裝一套卡口標準,2個2車道為一套,一共17套)
序號 |
地點 |
車道 |
套數 |
抓拍系統 |
1 |
京港澳高速公路安陽段 |
4 |
1 |
卡口、測速、區間測速、不按規定車道行駛 |
2 |
京港澳高速公路鶴壁段 |
4 |
1 |
卡口、測速、區間測速、不按規定車道行駛 |
3 |
京港澳高速公路新鄉段 |
4 |
2 |
卡口、測速、區間測速、不按規定車道行駛 |
4 |
京港澳高速公路鄭州段 |
4 |
2 |
卡口、測速、區間測速、不按規定車道行駛 |
5 |
京港澳高速公路漯河段 |
4 |
1 |
卡口、測速、區間測速、不按規定車道行駛 |
6 |
京港澳高速公路駐馬店段 |
2 |
2 |
卡口、測速、區間測速、不按規定車道行駛 |
7 |
京港澳高速公路信陽段 |
2 |
2 |
卡口、測速、區間測速、不按規定車道行駛 |
8 |
連霍高速公路商丘段 |
2 |
4 |
卡口、測速、區間測速、不按規定車道行駛 |
9 |
連霍高速公路開封段 |
2 |
4 |
卡口、測速、區間測速、不按規定車道行駛 |
10 |
連霍高速公路鄭州段 |
4 |
2 |
卡口、測速、區間測速、不按規定車道行駛 |
11 |
連霍高速公路洛陽段 |
4 |
1 |
卡口、測速、區間測速、不按規定車道行駛 |
12 |
連霍高速公路三門峽段 |
2 |
2 |
卡口、測速、區間測速、不按規定車道行駛 |
(2)警示系統系統要求和安裝點位
序號 |
地點 |
套數 |
警示系統 |
1 |
京港澳高速公路安陽段 |
1 |
實時違法車輛信息提示 |
2 |
京港澳高速公路新鄉段 |
1 |
實時違法車輛信息提示 |
3 |
京港澳高速公路鄭州段 |
2 |
實時違法車輛信息提示 |
4 |
京港澳高速公路漯河段 |
1 |
實時違法車輛信息提示 |
5 |
京港澳高速公路信陽段 |
1 |
實時違法車輛信息提示 |
6 |
連霍高速公路商丘段 |
1 |
實時違法車輛信息提示 |
7 |
連霍高速公路開封段 |
1 |
實時違法車輛信息提示 |
8 |
連霍高速公路鄭州段 |
2 |
實時違法車輛信息提示 |
9 |
連霍高速公路洛陽段 |
1 |
實時違法車輛信息提示 |
10 |
連霍高速公路三門峽段 |
1 |
實時違法車輛信息提示 |
(3)監控系統
序號 |
地點 |
套數 |
監控系統 |
1 |
京港澳高速公路安陽省界站 |
1 |
實時違法車輛信息提示 |
2 |
京港澳高速公路信陽省界站 |
1 |
實時違法車輛信息提示 |
3 |
連霍高速公路商丘省界站 |
1 |
實時違法車輛信息提示 |
4 |
連霍高速公路三門峽省界站 |
1 |
實時違法車輛信息提示 |
1、設計原則
1.1 可靠性
考慮系統全天候實時性需求,要求系統具備7*24小時連續不間斷運行的能力,需充分考慮系統的高可靠性,選用高集成設備,采用自動檢測、自動監控、自動報警、冗余配置、負載均衡等技術來有效地保證系統的高可用性和可靠性。
對于系統中核心的高清抓拍攝像機、全景監控攝像機、服務器及檢測、識別、管理軟件等,必須支持掉電恢復后設備及軟件自動恢復正常連接、斷網或網絡風暴恢復后設備及軟件自動恢復正常連接,啟動過程無需人工干預。
1.2 先進性
設備選型、技術運用等方面在實用性基礎上,應充分考慮一定的前瞻性。利用交通卡口和視頻監控的成熟經驗和技術,應用道路監控設備,依托傳輸網絡,形成道路監控智能化網絡系統,實現交通卡口向治安卡口、單警作戰向整體作戰的突破性發展。提高系統的綜合利用效率,為交通、治安、刑偵等業務提供綜合服務,避免投入即陷入技術落后,且規避因業務、運行環境的變化而造成系統大范圍調整的可能。
1.3 可擴展性
考慮到以后的需求會不斷增加,系統建設的數量將隨之擴大,要求系統架構和系統平臺都具備靈活且經濟的擴充性,能夠很好地隨業務系統未來的擴充和變化進行橫向或縱向的擴展,并且能夠具備動態調整資源的能力,根據業務系統實際運行狀況及時地調整和分配有限的系統資源,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必須向招標人無條件開放軟件端口協議。
1.4 安全性
本系統應具有防破壞和防入侵的安全性功能。前端設備應考慮防雷擊、斷電和人為破壞,軟件不受病毒感染、黑客攻擊,應具有高度的安全和保密性。系統還應具有防誤操作特性,有較強的抗干擾、抗靜電能力,同時提供數據備份、恢復措施。提供用戶等級權限保護,有效排除人為因素的干擾。
1.5 標準化及開放性
系統需要制定通用、規范和安全的數據通訊協議和接口,保證系統的開放性和系統的功能擴展要求,應確保與現有卡口系統互聯互通?,F有卡口系統接入文件參數按 “豫公明發{2011}481號“治安卡口系統建設規范””見附表:卡口系統文件格式表
2、系統具體技術要求
2.1 基本功能
建議對每兩條車道設置一臺高清攝像機,每個卡口點位一臺監控單方向車道攝像機。對經過的每一車輛,自動抓拍一張高清圖片,可辨別車輛類型、車牌顏色、車牌號碼、車身顏色、駕乘人面部特征等內容;實現單點測速,并確保與已建同向卡口任意點位兩點間區間測速功能;實現自動抓拍不按規定車道行駛違法行為;對于超速車輛,自動抓拍兩張高清圖片,每張均能反映車輛特征信息和全景信息,同時反映車輛高速行駛過程,實現前端數據、圖片通過已建的分控中心及總控制中心服務器實時傳輸至指揮中心大屏;在圖片上疊加車速信息、限速信息和超速百分比;并將違法數據實時自動上傳到現有公安內網信息交換系統。
2.2 實現多車道抓拍
采用性能先進的主機和高效的算法,能夠實現對多車道卡口及超速的抓拍。
2.3 多種檢測方式(采用雷達觸發為主、視頻檢測技術觸發為輔的綜合觸發方式)
秉承以雷達檢測為主、視頻檢測為輔,兩者相結合的觸發機制。常規情況下采用雷達檢測,車輛捕獲率達到99%以上,當雷達損壞時,前端采集子系統能自動切換到視頻檢測模式,車輛捕獲率到達95%以上。
當雷達修復以后,前端采集子系統能自動切換回雷達檢測模式,恢復到常規工作狀態,切換過程無需人工干預。
視頻檢測算法必須固化在高清特寫網絡攝像機內,不接受后端分析方式。(投標人需提供視頻檢測軟件著作權,如不提供視無該功能)
2.4 遠程維護及設置功能
前端子系統預留了時間校正接口、參數設置接口、運行情況的診斷接口和恢復接口,可對前端設備進行設置、調試及維護。管理員可以實時查看前端設備的運行狀態??赏ㄟ^網絡實現遠程維護、遠程設置和遠程升級等功能。
2.5 全天候的適應性
采用先進設備和特殊算法,確保白天和夜間都能清晰辨別過往車輛及超速違法車輛信息。遵循國家標準,按照整體防雷的原則,使整體系統能夠克服各種惡劣環境及天氣的干擾,確保系統正常運行。
2.6 抓拍違法圖片信息充分、真實
能夠自動在抓拍的原始圖片上直接進行視頻信息字符疊加,將違法時間、違法地點、方向等信息直接疊加在原始圖片上,保證了圖片與信息的統一,避免人為進行手工篡改,增強法律效力。
2.7 自動識別牌照
1)車牌號碼自動識別
前端設備具備車輛號牌自動識別功能,其用于號牌識別的字符庫齊全,即能識別在我國道路上行駛的機動車號牌,至少包括GA 36規定的號牌(除摩托車號牌、低速車號牌、臨時號牌、拖拉機號牌外)、武警汽車號牌和軍隊汽車號牌等。白天車輛號牌識別準確率不小于90%;夜間車輛號牌識別準確率不小于85%(在行業標準標注的情況下)。
2)車牌顏色自動識別
前端設備可自動識別藍、黃、黑、白四種號牌顏色,號牌顏色識別準確率不低于90%。
系統識別的車牌類型部分示例:
3)車身顏色自動識別功能
系統可自動對車身深淺和顏色進行識別,可供用戶根據車身顏色來查詢通行車輛,為公安交通管理和刑偵案件偵破提供科技新手段。
系統可自動區分出車輛為深色車輛還是淺色車輛;并識別出10種常見車身顏色,10種顏色包括:白,灰(銀),黃、粉、紅、綠、藍、棕、黑、紫。
2.8 錄像功能
卡口點位全景像機實現連續不間斷錄像的功能。
2.9 統計查詢功能
所有經過卡口點位的車輛,系統都會在數據庫中記錄下通過時間、牌照號、車型、車類、車輛圖片等,用戶可通過輸入相關字段信息,查詢到相關車輛的記錄。
2.10機箱防盜報警功能
為了防止違法犯罪分子破壞,設備應具備防盜檢測功能,設備須對機箱進行了聲光報警保護,當機箱門被非正常打開時,能夠進行聲音報警,阻嚇犯罪分子,同時把報警信息傳輸給管理中心。
2.11功能智能補光功能
系統綜合考慮了車輛前擋風玻璃對光線的反射特性、貼膜情況、環境光線照射情況,采用了特殊的濾光鏡頭、專門的成像控制策略和補光方式,同時安排了合理的設備布設方式,使得系統全天候對各類車型都能有效解決前擋風玻璃反光和強光直射等問題,確保車身、車牌都清晰可辨。采用強光抑制技術,避免強逆光、強順光環境下對拍攝造成的影響;采用補光燈和攝像機成像控制模塊之間的反饋控制技術,滿足夜間拍攝要求。
2.12前端備份存儲功能
系統前端采用大容量工業級硬盤作為存儲介質,能夠保存120萬條車輛信息記錄,當超出最大存儲容量時,自動對車輛信息和圖片進行循環覆蓋。
2.13數據斷點續傳功能
系統支持斷點續傳功能。網絡傳輸通道故障時,主控機能在一定時間內臨時緩存完整的數據信息,當通信恢復以后,臨時存儲的數據能自動續傳,補錄到中心管理平臺集中存儲。續傳策略有兩種:歷史數據優先上傳、最新數據優先上傳。
2.14自動校時功能
系統配置一臺NTP時間服務器,NTP時間服務器從上級獲取標準的時間信號,作為基準時鐘源,系統內的所屬的服務器和前端卡口設備均定時與所屬平臺的基準時鐘源自動校時。系統內設備重新啟動、應用軟件恢復工作或網絡中斷后重新連通時,能及時進行時鐘校正。系統時間每24小時偏差不超過1秒。
2.15嫌疑車輛報警功能
設置布控緝查車輛號牌,當系統識別出來的車輛號牌結果符合條件時,能在管理中心進行報警。可設置超速限值,當通過車輛的速度超過限值時,能在管理中心進行報警。
2.16區間測速功能
可根據測速卡點區間設置的起始路口之間的距離,依據設置的不同類型車輛的限速,計算出通行該區間車輛需要的最短時間,當通行該區間的車輛行駛時間小于此時間值即執行報警操作??商峁┸囕v區間測速違法行為的查詢、數據導出、處理等功能。
在超速違法取證過程中,速度證據是最重要的交通違法證據之一,如何保證測速的精度和可信度是超速違法抓拍設備的關鍵技術,經過大量的工程實踐,在結合各種提高測速精度輔助手段的基礎上采用了雷達方式,從根本上最大程度的解決了超速違法抓拍設備測速不準和出現異常速度的問題。
測速精度應滿足國標要求:車輛速度<
3、技術指標
高清卡口系統要求提供符合GA/T497-2009《公路車輛監測記錄系統通用技術條件》標準的公安部檢測報告、提供“數字多幀車牌識別軟件”計算機著作權證書、“視頻觸發軟件”計算機著作權證書,“數字高清車身顏色識別軟件” 計算機著作權證書。(復印件加蓋廠家公章)
3.1 總體性能指標
l 高清攝像機:200萬像素CCD
l 測速范圍:10~
l 圖像顏色:24位真色彩
l 圖像分辨率:1600×1200(單張圖片)
l 攝像圖片: 1張高清(超速可多拍一張高清)
l 捕獲率: 99%(卡口)/95%(測速)
l 牌照識別率:白天不小于90%,夜間不小于80%
l 功耗:小于200W(不包括加熱器)
l 工作溫度:-40~
l 工作電壓:AC220V±44V,50Hz
l 耐壓:1500V,50Hz
3.2后臺交通綜合管控平臺功能
1.控制管理功能 |
||
用戶通過該功能,能夠實現對安裝有前端設備的監控點位、路口視頻、抓拍圖片的實時瀏覽,監控類型包括實時過車監控和實時視頻監控。 |
||
電子地圖 |
具備電子地圖功能,能夠將區域的監控點位情況、交通數據、道路信息等直觀地表現于該區域的地圖上,用戶可以從中獲取各監控點位設備的工作情況、交通流量等數據,并可以根據需要刻畫目標車輛運行軌跡。 |
|
綜合查詢 |
用戶可以通過綜合查詢的功能,對系統所涉及的區域中各個監控點位、道路節點的往來經過車輛、人員等治安要素屬性進行查詢,也能夠根據公安治安管控業務的特點,設置查詢條件,對于系統能夠記錄并已經記錄的車輛、行人信息進行查詢。 |
|
統計功能 |
統計功能是系統對前端所采集的往來車輛數據信息進行分類匯總,并根據不同的業務單元的要求,以不同的形式出具統計報表,挖掘隱藏在數據背后的信息。目前系統能夠對不同路口、時段的車流量進行統計,并出具柱狀、曲線或列表形式的日報、周報、月報和年報表。 |
|
智能研判 |
以系統前端采集的各項交通數據(點位車輛信息、車輛號牌等屬性信息)為基礎,通過關聯算法,挖掘并評估不同類別交通數據之間的關聯性,最終對部分交通事件作出輔助性的判斷與決策,為交通管理者提供決策建議。智能研判包括套牌嫌疑分析、行車軌跡分析、關聯性分析、頻繁過車分析、初次入城分析。 |
|
區間測速 |
可根據測速卡點區間設置的起始路口之間的距離,依據設置的不同類型車輛的限速,計算出通行該區間車輛需要的最短時間,當通行該區間的車輛行駛時間小于此時間值即執行報警操作??商峁┸囕v區間測速違法行為的查詢、數據導出、處理等功能。 |
|
動態抓拍 |
對于一些不利于自動識別抓拍的應用場景,或者是用戶在輪詢畫面時發現違法行為發生,需要抓拍時,可以啟動系統帶有的動態抓拍功能,記錄圖像。在動態抓拍控制界面中,用戶可以選擇前端資源,并通過控制配置功能窗口,對前端云臺、視頻參數進行調控。 |
|
交通信息采集 |
交通信息采集功能往往著眼于宏觀、整體的信息,通過架設于路口的治安監控點,能夠輔助實現路口整體的交通流量、交通行為(違章停車、擁堵等等)的判別。交通信息包括交通實時監控、交通事件查詢、交通事件統計、交通數據統計。 |
|
違法管理 |
對于各個點位下的各類交通違法行為,系統對違法信息進行分類,用戶可以根據違法地點、違法行為、違法時間等條件對違法信息進行篩選。違法管理包括違法過車審核、正常過車審核、違法發布、違法處理、工作量統計。用戶通過違法管理界面,能夠通過設置查詢條件,查詢到某路口某時段所有車輛往來情況,系統根據車輛是否違法行駛以及違法行駛的類型對于過車記錄進行分類。用戶能夠選中并查看過車記錄,以確認車輛違法行駛情況。 |
|
運維管理 |
用戶能夠通過運維管理功能界面,實時了解系統及其中的各設備當前的運行狀況,當系統或設備運行異常時,系統能夠將異常的情況反映在信息提示列表中,用戶就能夠根據異常設備的情況及時采取維護措施。 運維管理包括網絡管理和資產管理。用戶通過網絡管理,能夠獲取系統中所有網絡設備、服務器的運行情況;通過資產管理,能夠了解到系統中的各項設備的資產信息,包括采購時間、維修報廢情況等,以便用戶了解、評估系統設備的使用情況以及是否需要更新或維護。 |
|
2.配置管理功能 |
||
組織資源 |
組織資源配置,即用戶能夠對組織機構、服務器、路口、設備、動態抓拍點、解碼資源、監視屏組、視頻綜合平臺、視頻檢測器進行配置。組織機構列表主要反映了當前設備所屬的組織機構名稱,以及組織機構之間的關系;在資源窗口中,根據不同設備的類型,系統能夠顯示當前設備的基本信息,比如端口號、IP地址等;用戶能夠添加、刪除設備,也能夠靈活導入、導出設備的工作狀態信息。 |
|
用戶管理 |
卡口系統綜合管控平臺為多用戶、多角色共同參與的管控平臺,能夠實現不同權限、角色用戶的登錄訪問,擁有不同權限的訪問者,可以根據系統向其分配的權限規則進行一定的操作。管理員通過用戶管理功能,能夠創建不同的用戶類型,并能夠添加、刪除不同類型的用戶。系統根據用戶名稱、所屬部門以及登錄角色,將用戶加以分類,并在資源窗口中顯示,管理員能夠了解所有用戶的登錄情況。 |
|
報警管理 |
報警管理主要接收來自各個服務器的報警信息,當服務器工作不正常時,設備的異常狀態能夠顯示在報警信息列表中,用戶能夠根據服務器的工作狀態采取應對措施。 |
|
錄像管理 |
系統能夠以資源列表的形式顯示出當前能夠完成錄像的前端點位名稱,用戶可以根據需要,添加、刪除監控點位,同時,用戶能夠通過管理界面,完成錄像的碼流類型、存儲位置和磁盤分組等設置。用戶還能夠自由組合錄像資源,制定符合要求的錄像計劃。 |
|
地圖管理 |
地圖管理功能界面為用戶提供了添加、刪除、配置電子地圖的功能,同時,用戶也能夠進行增加/減少監控點、全圖路口及監控點位置查詢以及其他地圖操作。 |
|
任務計劃 |
任務計劃是對管理員及其他用戶對系統所進行的配置操作、業務操作所做出的計劃,比如定期進行系統校時、定期進行日志檢查、增減;用戶進入任務計劃管理界面,可對任務計劃進行查看、添加、修改、刪除操作。 |
|
布控管理 |
通過設置一定的車輛屬性條件,對系統在一定時間內記錄的車輛信息進行檢索,以發現受控車輛的過程。布控管理,即對設置布控條件的過程、內容進行管理。布控管理包括布控配置、紅名單管理、批量布控和撤控信息,用戶可以實現單一車輛布控、單雙號布控、限時禁行布控、單行線布控、反向布控和強力布控。 |
|
用戶可以查詢到系統記錄的監控點位往來車輛信息,系統通過對車輛信息的歸檔,生成出查詢索引,用戶能夠根據數據字典完成相關信息查詢。此外,用戶能夠通過聲音報警、區間設置、短信報警設置和分組管理,添加或刪除用戶對系統進行的配置操作。 |
||
系統參數 |
系統參數是對系統數據、日志、校時以及電子郵件賬戶的信息獲取、配置的窗口,用戶通過系統參數配置功能界面,完成對上述系統參數的修改和配置,也可以通過網域參數配置查看、修改各個服務器的網段、端口號。 |
|
3.資源信息獲取功能 |
||
公告信息 |
公告信息子窗口主要用于發布系統公告,擁有查看權限的用戶在登錄系統時就能夠查看到最新的公告信息。公告可以由擁有權限的用戶發布,發布者可以通過發布界面決定公告聽眾、公告內容以及標題等屬性。 |
|
報警信息 |
報警信息提示子窗口用于接收來自系統出現問題的服務器、設備的報警提示信息,其顯示內容與配置管理功能中的報警管理中顯示的內容同步只要用戶登錄平臺客戶端界面時就能在第一時間了解到設備的異常工作信息。 |
|
異常信息 |
異常信息子窗口旨在向使用者通報當前系統運行中出現異常的設備,以及設備的地址、所屬區域等信息,能輔助使用者確定出現異常的設備的基本情況,以及時作出應對。 |
|
交通綜合管控系統平臺軟件需提供軟件產品登記證書及計算機著作權證書
3.3 設備技術指標
(1)檢測雷達
序號 |
項目 |
技術規格 |
1 |
測速范圍 |
在 |
2 |
測速誤差 |
≤± |
3 |
工作發射頻率 |
24.15GHz±30MHz |
4 |
接口 |
RS485 |
5 |
探測角度 |
水平≤5.5°,垂直≤4.5° |
6 |
方向性 |
單向 |
7 |
工作電壓 |
12VDC |
8 |
功耗 |
≤2.5W |
9 |
工作環境溫度 |
|
10 |
工作環境濕度 |
≤98%@ |
11 |
防護等級 |
IP65。 |
(2) 200萬像素卡口抓拍單元
序號 |
項目 |
技術規格 |
1 |
有效像素 |
采用1/1 |
2 |
分辨率 |
1600(H)×1200(V) |
3 |
視頻壓縮標準 |
支持H |
4 |
輸出圖片格式 |
JPEG |
5 |
接口 |
1個 |
6 |
輸入 |
4路外部觸發輸入 |
7 |
觸發輸出 |
3路(光耦隔離3500VAC),作為補光燈同步輸出控制 |
8 |
補光方式 |
支持閃光燈和LED頻閃燈同步補光 |
9
|
專用功能 |
支持車牌識別、視頻觸發、車身顏色識別和通行車輛信息捕獲 |
支持車輛檢測處理器的接入 |
||
支持雷達的接入 |
||
支持接入終端服務器 |
||
具有網絡和485信號防雷、防浪涌 |
||
10 |
電壓 |
100VAC~240VAC;頻率:48Hz~52Hz |
11 |
功耗 |
<20W |
12 |
工作環境溫度 |
|
13 |
工作環境濕度 |
5%~95%@ |
(3) 補光燈
序號 |
項目 |
技術規格 |
1 |
閃光能量 |
100J |
2 |
色溫 |
5800K±200K |
3 |
回電時間 |
<67ms |
4 |
峰值閃光持續時間 |
1/30ms |
5 |
工作壽命 |
≥300萬次 |
6 |
觸發方式 |
電平,+5VDC |
7 |
覆蓋范圍 |
|
8 |
有效補光距離 |
|
9 |
電壓 |
165VAC~265VAC;頻率:48Hz~52Hz |
10 |
功耗 |
平均<100W(@1閃/s),瞬間最大<300W |
11 |
工作環境溫度 |
|
12 |
工作環境濕度 |
5%~90%@ |
13 |
防護等級 |
IP65 |
序號 |
項目 |
技術規格 |
1 |
CPU |
Intel Atom D510 1.66GHz以上 |
2 |
內存及硬盤 |
內存:≥2GB;硬盤:≥1000GB |
3 |
可接入最大車道數 |
12車道 |
4 |
接口 |
2個10/100Mbps/1000Mbps網口、1個RS232、1個RS232/ RS422/RS485、4個USB2.0 |
5 |
操作系統 |
Linux |
6 |
系統功能 |
支持對通行車輛的信息存儲、上傳 |
支持同時向2臺后端應用服務器上傳數據 |
||
支持前端與后端設置不同的網段 |
||
支持通過Web進行參數設置和數據查詢 |
||
7 |
車輛信息存儲容量 |
≥120萬輛的通行車輛信息 |
8 |
工作電壓 |
12VDC |
9 |
功耗 |
<27W |
10 |
工作環境溫度 |
-20℃~+ |
11 |
工作環境濕度 |
5%~95%@ |
(5)網絡紅外智能球攝像機
指標項 |
技術規格要求 |
紅外規格要求 |
★采用高效紅外陣列,低功耗,有效補光距離不低于 |
支持紅外燈與倍率距離匹配算法,根據倍率及距離調節紅外燈亮度,使圖像達到理想的狀態 |
|
支持內置熱處理裝置,降低球機內腔溫度,防止球機內罩起霧 |
|
★支持恒流電路設計,紅外燈壽命不低于3萬小時 |
|
機芯規格要求 |
★采用1/3"cmos索尼高性能逐行掃描傳感器, 圖像清晰,分辨率不低于1280x960 |
★光學變焦范圍不小于20倍 |
|
★為了保證夜間監控效果,機芯須自帶3D降噪功能。 |
|
彩色最低照度不大于0.01lux,黑白最低照度不大于0.005ux |
|
支持自動光圈、自動聚焦、自動白平衡、背光補償和低照度(彩色/黑白)自動/手動轉換功能 |
|
支持隱私遮蔽 |
|
云臺技術規格要求 |
支持RS-485控制下對安防通用協議的自動識別 |
水平方向360°連續旋轉, 垂直方向機芯活動范圍不小于-10°-90°, 支持自動翻轉,無監視盲區 |
|
★水平預置點速度最高可達不低于200°/s, 垂直預置點速度最高不低于150°/s |
|
水平鍵控最高速度不低于160°/s, 垂直鍵控最高速度不低于120°/s |
|
支持不少于256個預置位, 并具有預置點視頻凍結功能 |
|
支持不少于8條巡航掃描, 每條可添加不少于16個預置點 |
|
支持不少于4條花樣掃描, 每條路徑記錄時間不少于10分鐘 |
|
支持比例變倍功能, 旋轉速度可以根據鏡頭變倍倍數自動調整 |
|
支持RS-485控制下對Pelco-P/D協議的自動識別 |
|
支持斷電狀態記憶功能, 上電后自動回到斷電前的云臺和鏡頭狀態 |
|
網絡技術規格 |
采用H.264視頻壓縮算法 |
可通過IE瀏覽器和客戶端軟件觀看圖像并實現控制 |
|
支持SDHC卡和標準的SD卡存儲 |
|
支持NAS及ISCSI網絡直接存儲 |
|
幀率范圍:50HZ供電頻率下,不小于25fps@1280×720P,不小于25fps@1280×960P。 |
|
不少于6個網絡用戶直接訪問 |
|
支持視音頻同步編碼,支持語音對講 |
|
支持雙碼流技術,支持主碼流720P和子碼流4CIF同時全實時輸出 |
|
支持多種網絡協議, TCP/IP、HTTP、DHCP、DNS、RTP/RTCP、PPPoE(FTP、SMTP、NTP、SNMP可添加) |
|
其他技術規格 |
支持防雷、防浪涌、防突波,達到IP66防護等級 |
支持光纖模塊接入 |
|
支持內置溫度感應器, 可顯示機內溫度 |
|
支持報警功能,內置不少于7路報警輸入和不少于2路報警輸出, 支持報警聯動, 可在報警后觸發調用預置點/巡航掃描/花樣掃描/SD卡錄像/觸發開關量輸出/客戶端電子地圖 |
投標產品必須具有產品登記許可證、公安部型式檢測報告(復印件加蓋廠家公章)。
(6) 攝像機防護罩
攝像機防護罩采用標準防護罩,防護罩內有排風、加溫、除霜功能,防水性能高,可滿足室外全天候工作要求。
l 彈簧輔助前開式頂蓋
l 后部鎖扣連接
l 壓鑄鋁結構
l 設計用于室內或室外的安裝
l 符合IP66標準
l 便于維護及安裝工作
l 護罩底部有電纜接入密封套及安裝孔
l 可按現場需要選擇加熱器、遮陽罩等
l 選用加熱器可有效加熱攝像機,并可除霧,除霜
l 選用遮陽罩可降低內部溫度
(7)服務器
標準2U機架式,含導軌及安裝套件;實配1顆Intel Xeon E5-2440(2.40GHz-15MB L3)六核處理器,最大支持2顆處理器;實配8GB DDR3內存,板載12個內存插槽,最大可擴展384GB內存;實現RAID0,1,10,5級別,外加獨立RAID卡;實配4塊300GB 10Krpm SAS熱插拔硬盤,最大支持8塊3.5寸或24塊2.5寸SAS/SATA/SSD熱插拔硬盤;不低于5個PCI-E3.0插槽和7個USB接口;實配2個千兆網絡接口;實配1塊DVD-ROM光驅;實配1+1冗余電源;提供服務廠商的中文引導部署軟件,實現操作系統智能安裝部署。提供系統備份還原軟件,實現本地、網絡備份還原及磁盤或分區的克隆功能;支持IPMI2.0+iKVM和自主知識產權的服務器套件;提供原廠商針對本項目專項授權書與原廠商三年售后服務承諾函;提供原廠商ISO20000國際質量管理體系、ISO14001國際環境管理體系、IT服務管理體系認證ISO20000,2007年服務器國家免檢證書。
4、前端采集系統要求
4.1 內容要求
前端信息采集系統主要采集信息如下:
掌握在機動車道上行駛的機動車的基礎信息、動態信息。其中機動車的信息主要包括經過地點、行駛方向、經過時間、號牌號碼、號牌結構、號牌顏色、車身顏色、車輛類型、車速等內容。以下為機動車基礎信息提取及車速檢測的信息需求:
(1) 號牌號碼
應能識別在我國道路上行駛的機動車號牌,至少包括GA36-92及GA36.1-2001規定的的號牌(除摩托車號牌、低速車號牌、臨時號牌、拖拉機號牌外)、武警汽車號牌和軍隊汽車號牌等。對于常見的易混淆字符應進行區分,確保識別結果的準確性和完整性。
(2) 號牌結構
應識別的號牌結構包括:
l 單排字符結構的號牌,如軍隊用小型汽車號牌、GA36-2007中的小型汽車號牌、港澳入出境車號牌、教練汽車號牌等;
l 武警用小型汽車號牌;
l 警用汽車號牌;
l 雙排字符結構的號牌,如軍隊用大型汽車號牌、武警用大型汽車號牌、GA36-2007中的大型汽車號牌、掛車號牌、低速汽車號牌等。
(3) 號牌顏色
應能夠識別藍、黃、白、黑四種底色的機動車號牌。
(4) 車身顏色
應能夠識別10種車身顏色,白色、銀色、黑色、紅色、紫色、藍色、黃色、綠色、褐色、粉紅色。
(5) 車輛類型
l 4種車型,大、中、小、其他(拖拉機/摩托車)
l 小型車≦
l
l
(6) 前排司乘人員
需要掌握機動車前排司乘人員人數、性別、面貌、服飾(顏色、花紋)特征。
主要以獲取監控點的現場全景視頻錄像信息為主,能夠清晰辨認車輛類型、車身顏色和所處車道,能清晰辨別前排人員面部、衣著等主要特征。
4.2 系統性能要求
(1) 圖片清晰有效
對經過的每一輛車,自動抓拍一張(違法車輛兩張)200萬像素高清圖片,可清晰辨別車輛類型、車牌顏色、車牌號碼、車身顏色、駕乘人面部特征等內容。
(2)高清抓拍攝像機
采用性能先進的DSP一體化攝像機,可接收雷達、線圈或視頻信號,自動控制抓拍及補光,形成JPEG格式圖片,通過網絡傳輸至指揮中心應用服務器。
(4) 遠程設置功能
可本地或遠程對抓拍軟件進行參數設置,包括視頻抓拍參數、開始抓拍時間、錄像數據保存時間、圖片數據保存時間、數據存儲格式、數據存儲大小、交通信息采集周期、車道數目、車道屬性、存儲路徑、保存圖像的大小、數據保留天數等參數。
(5) 全天候的適應性
采用先進設備和特殊算法,確保白天和夜間(先配補光燈)都能清晰抓拍車輛信息及前排駕乘人的面部特征。
(6) 自動識別牌照:號牌識別準確,白天識別準確率≥90%;夜間識別準確率≥80%。
(7)所有經過卡口的車輛,系統都會在數據庫中記錄下通過時間、地點、行駛方向、車牌號、車牌顏色、車輛類型、行駛速度、限速值、超速比例、行駛車道及車輛圖片等,用戶可通過輸入相關字段信息,查詢到相關車輛記錄。
(8)用戶可通過監控端對系統運行情況進行管理,對系統參數進行設置,對數據進行瀏覽和查詢。同時,提供遠程維護功能。在控制中心通過網絡對現場設備進行管理,節約系統維護的人力和物力。
5、信息中心系統需求
5.1 系統組成
信息中心主要由服務器及軟件平臺、磁盤陣列等組成;
5.2 功能需求
(1) 布控/撤控功能
授權用戶能將布控車輛信息添加到系統布控車輛名單中實現布控,支持“模糊布控”功能,能對已布控內容實現撤控;實施布控/撤控時,應注明布控及撤控的原因、布控及撤控的責任人。系統應能支持超時自動撤控;應能響應聯網系統集成管理平臺的布/撤控指令。
系統提供黑名單車輛手工增加或者批量導入功能,授權用戶可對名單庫的記錄進行增加、修改或刪除等操作;系統還可提供對名單記錄進行導入、導出的功能。
布控/撤控的設置應可按時間、按站點、按車道等來進行,同時,在站點改動或是車道長期封閉等特殊情況下,可通過布/撤防功能來靈活的控制整個系統的運行。
(2) 比對報警功能
當通過車輛與用戶預先輸入的被盜搶車輛或交通肇事逃逸等車輛的牌照號碼及車型等信息特征相符合時,系統在信息中心可以立即以聲音進行報警,提醒值班人員有可疑車輛通過。報警信息中包括車牌號碼、車型、車輛通過時間、車輛圖片和司乘人員圖片等??筛鶕伎剀囕v數據庫中的車輛違規級別,將告警設定為多級告警,如一般告警(一般違規車輛)、重要告警(嚴重違規車輛)、緊急告警(被盜搶車輛或)等。應支持模糊比對和精確比對。
至少可提供兩種報警確認方式,包括手動確認報警和自動確認報警;在信息中心無人值守的情況下,系統會對所有報警進行自動確認,如果當前報警沒有經過值班人員手動確認,則該報警信息一直會有效顯示,直至下一條報警產生時,前一條報警會被系統自動確認。
(3) 車輛查詢統計功能
l 車輛查詢功能
應能根據車輛經過時間、號牌號碼、車牌顏色、卡口名稱、行駛方向、車道編號等條件進行查詢,對號牌號碼應具備帶通配符的模糊查詢的功能,查詢結果應能導出到Excel。
l 違章查詢功能
應能根據車輛經過時間、號牌號碼、車牌顏色、卡口名稱、違章類型等條件查詢違章數據,對號牌號碼應具備模糊查詢的功能。
l 布控查詢功能
應能根據車輛經過時間、號牌號碼、車牌顏色、卡口名稱、行駛方向、軌跡查詢、布控類型、布控人等條件查詢違章數據,對號牌號碼應具備模糊查詢的功能。
l 流量統計功能
對單一的查詢結果應有統計結果,能分卡口、分時段、分方向(進、出)進行分項流量統計,生成統計報表、平面圖或三維圖(餅圖、折線圖、柱形圖等),統計的結果應能導出到Excel。
(4) 套牌車輛檢測功能
如果發現車輛號牌相同,號牌顏色相同的車輛,則彈出報警框,由人工復核號牌識別結果,如果確認號牌相同,則認為該車輛為套牌嫌疑車輛,導入套牌嫌疑車輛數據庫中。
(5) 為了實現卡口數據共享,系統必須預留與以下系統進行信息互聯和數據交換的接口。
與被盜搶機動車輛庫和交通違法嫌疑車輛庫接口(公安網接入):提供系統自動讀取嫌疑車輛庫,實現無人值守布控報警的數據交換接口。
(6) 系統運維管理功能
l 系統校時功能:應能對前端外場采集設備及中心設備實現系統時間的自動校時,調整時間誤差,并實時記錄調整量。
l 遠程維護管理功能:用戶可以在系統運行現場進行控制操作,又能通過網絡進行數據傳輸、遠程訪問、遠程維護管理等,并提供方便的數據搜索與瀏覽等操作手段。
l 設備狀態監測功能:系統可對每個設備進行狀態監測,實時、定時或以遠程檢測的方式向中央系統提供設備運行狀態。
l 通信狀態監測功能:系統應能對通信狀態進行監測,當網絡故障或其他通信故障時,系統應能進行日志記錄,并備份存儲數據,當通信恢復時,所有臨時備份數據應能及時上傳。
l 權限管理功能:系統可以按照功能模塊為系統管理者、使用者、操作者、維護者進行個性化的權限設定,根據權限設定不同的登陸界面。
(7) 錄像及錄像回放功能
卡口前端安裝的監控攝像機應能實時監控卡口前端全景錄像,中心安裝的磁盤陣列實時存儲采集的視頻信號。后端管理平臺軟件應能實現實時查看視頻資料,并能實現包括遠程圖像預覽、遠程攝像機控制、圖像疊加信息顯示、歷史視頻資料回放下載等在內的所有視頻監控功能。
(8) 智能偵測功能
系統需要具有對停車、倒車、逆行、調頭等違法行為進行智能偵測,并詳細記錄違法過程。
(9) 區間測速功能
新系統需要與原有的卡口系統形成區間測速,對區間內的超速車輛進行報警(該項功能需原卡口系統廠家提供相應的接口)。
(10)大車占道功能(機動車不按規定車道行駛)
對大車占道違法行為,自動識別上傳。
5.3 性能要求
(1) 實時性指標要求
前端各卡口點位采集設備,在實時采集、處理信息后,到這些信息全部傳入信息中心計算機系統數據庫所需要的時間,要求該時間小于500ms。
(2) 信息查詢與檢索時延
信息查詢與檢索時延為用戶對信息的請求與實際獲得之間的時間差,用戶對中心內存儲信息的直接查詢與檢索時延時間小于5s,用戶對前端存儲的信息查詢與檢索,要求其平均時延控制在3s之內。
(3) 信息存儲要求
通行車輛數據和視頻監控數據采用信息中心磁盤陣列進行存儲;各級公安網用戶通過管理平臺調用、查看、導出過往車輛圖片及報警車輛圖片信息。數據庫管理系統要求采用Oracle。
l 通行車輛信息存儲:通行車輛圖片數據要求至少可保存3個月的信息量;通行車輛文本信息要求至少可保存1年的信息量;布/撤控信息及報警信息要求至少可保存3的信息量。
l 視頻存儲:視頻數據要求至少保存60天的信息量。
6、戶外工程要求
6.1 線纜管敷設要求
線纜外觀無損傷,絕緣良好;
所有管道在敷設線纜前,應進行疏通,清除雜物;
6.2 機箱安裝要求
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選擇機箱門開啟方向;
機箱安裝平整,無傾斜或左右不對稱現象。
6.3 安裝計量器具
施工所使用的計量器必須是周檢有效期內的合格器具;
安裝工程所設置的儀表,安裝之前應送檢合格。
警示系統是采用LED屏進行違法數據信息發布。該系統是一套專業化的數字媒體遠程播放控制系統,它主要由信號源子系統,中央控制子系統、LED顯示屏子系統組成。該系統能夠提供豐富多樣的組合播放模式,抓拍系統抓拍的違法信息實時進行滾動播放,提醒司乘人員盡快采取降速、變道措施,避免發生事故。超速違法和不按規定車道行駛能得到即時提示,在發生惡劣天氣條件下,實行管制分流進行信息誘導,指揮中心可以隨時發布調度信息。
2 設計說明
該系統將是一個網絡多媒體技術與LED顯示控制技術相融合的一套完備的顯示系統,它由LED顯示屏、控制系統、信號傳輸系統、信息顯示系統等系統組成,由于本屏幕安裝在極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它將成為一個重要的宣傳窗口大大提升高速公路的整體形象。它可以作為大屏幕播放違法警示信息,同時作為平常的運營,它也可以播放政府通告、天氣預報、交通信息等內容。
LED顯示屏應用近年來發展迅速,顯示屏可直接播放各種信息,作為當代高科技發展的產物,它的高質量的播放效果、完善的系統功能、視覺面積大、顯示亮度高、圖像清晰、功耗低、壽命長等特點越來越得到人們的認可。不同的環境、不同的用途對LED顯示屏有不同的要求。因此要從顯示屏的質量、技術先進性、可視距離、可視規模及效果的特殊性等多方面考慮和目前信息發布電子化、高亮度和大視角趨勢,進行高速公路警示系統的設計。
系統設計的基本指導思想和原則是:統籌規劃,結合高速公路信息發布需求,同時考慮高起點、高度集成、實用性與先進性相結合,具有安全性、易用性,前瞻性。
以需求為第一出發點:系統的設計核心就是提供全方位、方便、快捷多媒體信息發布服務。
高起點:即先進性,系統采用先進的硬件設備,能夠滿足業務和應用的發展需要。軟件設計上應著眼于超前打算,綜合利用,有較長的使用周期。
高度集成:將計算機處理、LED顯示屏通信以及所有信息處理集成在統一的平臺上同步、集中控制,各功能子系統可實現同步聯動。并可通過強大的通用接口,將原有顯示屏系統掛接進來,實現同步控制,提供了一個高度集成、同步控制的戶外顯示應用系統。
系統化的設計:突破傳統設計慣式,運用LED顯示技術的科技內涵,結合行業特色,對系統進行完善的細部設計,使之與各項戶外多媒體信息發布服務緊密配合,營造戶外顯示系統和諧統一的整體形象。
實用性與先進性相結合:系統的各種設備及軟件系統應講求實用,滿足現有的應用需求,并對未來需求提供良好的擴展能力。
安全性:充分考慮系統對信息安全的需求,保證各類信息安全可靠運行。設計時各部分關鍵線路、設備、數據均采用相應的技術措施。
易用性:充分滿足用戶的功能要求,易于操作,保證系統信息處理、傳遞安全,可靠,準確。
前瞻性:即系統具有可擴展性并適度超前。采用的硬件設備和軟件系統應具有足夠的擴展接口、支持相應的協議和升級能力。同時,由于當前顯示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發展十分迅速,而隨著應用的不斷增長,對計算機系統資源(包括速度、容量、網絡)的要求會越來越大。因此,本系統在保證技術先進性的基礎上,適度超前。
系統建設的總體目標是:利用先進成熟的計算機網絡技術和信息處理技術,建設一個集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通信技術、數據庫技術及信息處理技術等為一體的、全新的警示系統;
3 警示系統總體設計原理
警示系統作為一整套工程化、系統化的高技術產品,它包括顯示屏、控制及接口、計算機及外圍設備、多種信號獲取手段以及完善的軟件等部分,能實現信息的接收、存儲、管理和最終的顯示、播放,是一種全新的傳播媒體。系統以計算機為處理和控制中心,LED屏幕的顯示內容與計算機屏幕窗口上的內容實時同步,極高的換幀頻率極大的提高了圖像的穩定性。
支持計算機系統內西文符號、特殊字符及安裝的所有字庫;
多種顯示方式,如:上/下/左/右移、左/右拉、上/下拉、旋轉、百葉、閉合、漸變等30多種;
適時新聞、重要通知的編輯與播放;
具有文字疊加、透明顯示的功能。
日期時間與計時天數顯示功能
同步顯示當前日期、時間、星期、自定義模擬時鐘;
自動計算并顯示正、倒計時,可分別換算為天、小時、分、秒,字體、大小、顏色可選并可以透明疊加;
支持ACCESS數據庫;
支持ODBC驅動數據庫,自動遠程連接數據庫服務器,提取并顯示數據庫內數據;
編輯自定義表格,簡單方便且功能完善,很輕松的編制利率表等多種表格。
警示系統組成主要由三大子系統構成:信號源子系統,中央控制子系統、LED顯示屏子系統。除了三大子系統以外,根據具體應用情況還包括配電子系統、通訊傳輸子系統等。
信號源子系統:為整個系統提供播放所需的各類信息素材。
中央控制子系統:作為整個系統的中央控制部分,處理器把不同的信號源數字化后,由千兆網信號傳送至LED顯示屏。處理器可由一臺安裝顯示系統控制軟件的PC進行控制或獨立工作控制LED顯示屏。
LED顯示屏子系統:各種輸入視頻源信號,通過中央控制系統處理后,傳輸到LED模塊上進行顯示,同時LED模塊要安裝在特定的鋼結構上。
通訊系統:通訊系統的功能是完成系統間各設備的通訊,建立適合的通信鏈路,傳遞視頻數據和控制數據。
² 警示系統設計方案
警示系統作為一整套工程化、系統化的高技術產品,系統以計算機為處理和控制中心,整體上可分為硬件和軟件兩大部分。
該類設計包括屏體骨架結構、散熱結構、安裝方式與外表裝飾四項內容,它們是顯示屏工程中十分重要的設計項目,其設計的合理性直接關系到顯示屏的整體使用性能、安全性、可維護性以及外形的美觀,應嚴格按照相關國標、行標要求,依據相關理論設計。
現場情況分析
顯示屏的形狀為F桿的方屏。
4 技術要求
(1)規格
Ø •顯示面積:
Ø 像素間距:31.
(2)顯示性能
Ø LED發光二極管:紅色LED管用超高度的鋁、銦、鎵、磷(AllnGaP)四元素管,綠色LED管采用氮化鎵(<3aN)管。 波長:純綠LED:510~525nm,紅LED:620~630nm,
Ø 像素管組成: 4R
Ø 像素管中心距:31.
Ø 像素管密度;1024點/平方米
Ø 像素驅動方式:恒流靜態鎖存
Ø 恒流精度:±2%
Ø 單個二極管工作電流:<20mA
Ø 像素管壽命:≥10萬小時
Ø 像元失效率(死點率):≤千分之三
Ø 全屏盲點數:無盲點
Ø 屏體接地電阻:小于4歐姆
Ø 顯示屏平均亮度:≥8000cd/m2
Ø 整屏最大亮度差:≤100mcd
Ø 靜態視認距離應≥
Ø 屏體工作電壓:AC220V±15%,50Hz
Ø 工作環境溫度范圍: -40"C一一+
Ø 工作環境濕度范圍: ≤95%
2、 控制器
Ø 采用高性能工業控制器。
Ø 支持2個RS--232接口。接口的電氣性能符合該種接口標準的要求。
Ø 通信方式:異步、半雙工。
Ø 通信速率:9.6Kbps~19.6Kbps。
Ø 通信規程應符合《高速公路監控設施通信規程 第3部分:LED可變信息標志》(JT/T606.3-2004)。
Ø 工作溫度:—25℃~+
Ø 控制器可接收監控室計算機選定發來的信息,處理并顯示至可變情報板,其中可存儲60條固定顯示內容。
Ø 應能支持路段監控分中心計算機發出的指令,調用機內存的任一條信息在顯示屏上顯示,也支持計算機進行全屏編輯新的信息,存入或修改原來的信息庫,可顯示32×32、24×24、16×16)。1,種大小的文字。其字體、粗細、漢字間距、距屏二側距離均可調。
Ø 顯示方式有靜止顯示,上、下、左、右滾動,翻頁、閃爍等多種顯示方式。
Ø 控制器能通過安裝在屏體正前方傳感器對環境亮度采樣,32級自動調節顯示屏亮度。
Ø 控制器可接受路段監控分中心選定發來的12幅信息,按節目單形式輪流顯示。每幅信息顯示時間可設定。
Ø 控制器可按設置在控制器中的時間表(三l天)進行各種內容的顯示。
Ø LED屏接受分中心計算機發出的顯示指令,并給回應答信號,確認發出的信息是否如實顯示成功。
制造廠家需具有交通部交通工程監理檢測中心頒發的符合交通部部頒標準((JT/T431—2000高速公路LED可變信息標志》的檢測報告(復印件加公章)。
監控系統主要由前端設備網絡紅外球機、控制機箱、網絡防雷、電源、后臺解碼器等幾個部分組成。前端設備由紅外網絡高清高速球(按實際環境的情況選定不同的產品)實現視頻信號采集。安裝日夜轉換的一體化紅外網路數字高清像機,該攝像機要求有夜間紅外功能;接入省高速總隊監控中心和存儲設備通過監控中心實現來自前端的視頻流進行實時顯示、存儲和回放,并提供系統管理功能,完成視頻監視信號的數字采集、影像壓縮、監控數據處理、圖像的顯示和記錄等功能。它使高速交警在監控室中心能觀察到所有重要地點的交通情況,隨時了解這些重要地點的狀況。該系統將為完善收費站廣場交通安全管理,應對突發事件等無法及時發現和處理的事件的發生起到積極的作用。通過智能化監控系統電子眼來跟蹤和及早發現可疑人員,記錄相關事件發生的現場,同時對犯罪分子也起到強大的震懾作用。
序號 |
設備名稱 |
單位 |
數量 |
參數 |
|
前端設備 |
|||||
1 |
高清抓拍相機 |
臺 |
34 |
200萬像素的高分辨率工業相機,具有不同分辨率圖像設置功能、最高分辨率為:1600X1200;實時捕獲抓拍高清圖片,抓拍延遲≤0.1秒,含傳輸單元見招標文件詳見高清攝像機主要技術指標 |
|
2 |
高清鏡頭 |
個 |
34 |
|
|
3 |
高速紅外網絡球機 |
臺 |
24 |
130萬CCD網絡高清紅外高速智能球型攝像機,技術參數詳見招標文件 |
|
4 |
前端存儲設備(工控機) |
臺 |
24 |
前端圖片存儲量較大,必須由工控機存儲,確保3個月圖片存儲 |
|
5 |
終端服務器 |
|
|
(17個終端已建服務器,不再建設) |
|
6 |
攝像機防護罩 |
個 |
24 |
詳見防護罩主要技術指標 |
|
7 |
固定支架 |
個 |
137 |
用于攝像機、雷達、LED閃光燈、高速球機的安裝 |
|
8 |
LED閃光燈 |
套 |
48 |
詳見LED閃光燈主要技術指標 |
|
9 |
雷達 |
個 |
48 |
詳見測速雷達設備要求 |
|
10 |
雷達防護罩 |
個 |
48 |
雷達配套使用 |
|
11 |
網絡信號防雷器 |
個 |
41 |
用于單個普通百兆網卡(端口)的防雷保護,內有2級防雷保護,第一級的通流量為5KA,第二級的通流量為1KA,保護網絡端口的1、2、3、6引腳 |
|
12 |
電源防雷器 |
套 |
24 |
用于防雷系統的三級防雷,安裝在分配電柜(箱)或樓層配電柜(箱)的空開后端。工作電壓為220V,通流容量為20KA,可加裝遙信端子 |
|
13 |
路口機柜 |
臺 |
24 |
專業材質,含電源、漏電保護等,室外專用 |
|
14 |
線纜及材料 |
套 |
24 |
電源、網絡、接地、光纜 |
|
15 |
零配件及輔材 |
套 |
24 |
電源濾波器、開關、集線器、抱箍等 |
|
16 |
輔助管道 |
套 |
24 |
線材敷設 |
|
17 |
抓拍控制軟件 |
套 |
24 |
捕獲率: 95%(白天)/85%(夜間) |
|
18 |
車牌識別軟件 |
套 |
24 |
白天識別準確率≥90%;夜間識別準確率≥80% |
|
19 |
數據傳輸軟件 |
套 |
24 |
控制前端數據與中心平臺傳輸、下發、同步時間信息、數據備份。 |
|
20 |
電源接入 |
套 |
24 |
各點位根據現場情況 |
|
21 |
雷達檢測費用 |
路 |
48 |
每條車道都必須經法定計量單位檢測 |
|
后臺中心設備 |
|||||
1 |
區間測速服務器 |
臺 |
3 |
詳見服務器主要技術指標 |
|
2 |
后臺軟件 |
套 |
1 |
詳見招標文件 |
|
3 |
中心交換機 |
臺 |
1 |
二層智能交換機,10/100/1000Mbps ,24個端口,背板帶寬48Gbps |
|
4 |
視頻解碼器 |
套 |
2 |
4路視頻輸出,H.264、分辨率:D1、CIF、720P,1~25幀/秒,音頻接口1路輸入1路輸出 |
|
5 |
KVM |
套 |
1 |
機架式19" 高度1U, 鍵盤、鼠標接口PS/2\USB通用, 17"液晶顯示器 OSD |
|
5 |
分中心服務器硬盤 |
塊 |
150 |
2T SAS硬盤(增加已建前端服務器硬盤) |
|
6 |
服務器機柜 |
套 |
1 |
42U標準服務器機柜 |
|
序號 |
設備名稱 |
單位 |
數量 |
參數 |
1 |
室外警示屏 |
套 |
12 |
雙色、 |
序號 |
設備名稱 |
單位 |
數量 |
參數 |
前端設備 |
||||
1 |
130萬紅外網絡高清球機(含球機支架) |
臺 |
7 |
130萬CCD網絡高清紅外高速智能球型攝像機,技術參數詳見招標文件 |
2 |
網絡信號防雷器 |
臺 |
7 |
用于單個普通百兆網卡(端口)的防雷保護,內有2級防雷保護,第一級的通流量為5KA,第二級的通流量為1KA,保護網絡端口的1、2、3、6引腳 |
3 |
電源防雷器 |
臺 |
7 |
用于防雷系統的三級防雷,安裝在分配電柜(箱)或樓層配電柜(箱)的空開后端。工作電壓為220V,通流容量為20KA,可加裝遙信端子 |
5 |
視頻解碼器 |
臺 |
7 |
1路視頻輸出,H.264、分辨率:D1、CIF、720P,1~25幀/秒,音頻接口1路輸入1路輸出 |
6 |
線纜及材料配件 |
套 |
7 |
電源線、網絡線、接地線及光纜等 |
7 |
室外機柜 |
個 |
7 |
專業材質,含電源、漏電保護等,室外專用 |
8 |
L型球機桿件 |
根 |
7 |
高 |
9 |
L型桿件基礎 |
套 |
7 |
含基礎開挖、澆注、垃圾清運、立桿等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