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巨頭為何紛紛押注 RGB-Mini LED?
來源:Display 編輯:ZZZ 2025-04-08 08:44:24 加入收藏 咨詢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從卷分區到卷規模,新一年,在Mini LED背光賽道上,電視品牌龍頭今年紛紛亮出他們的新大招——相繼推出RGB-Mini LED量產機型。為何全球TO4電視品牌都在力推RGB-Mini LED方案?背后釋放出哪些信號呢?
基于此,行家說Display將從以下三大問題展開探討:
1)TOP 4電視品牌的進度如何?
2)RGB- Mini LED方案與普通Mini LED有何不同呢?
3)為何選擇在這個時間節點推出?
01
全球TOP 4電視品牌力推,RGB-Mini LED技術正式走向市場
在今年年初的兩大消費電子展會中,海信、TCL、三星、索尼先后展出了RGB-Mini LED方案產品。
海信在CES上首次推出了搭載RGB-Mini LED技術的116吋TriChroma LED TV,隨后2月在國內正式展出RGB-Mini LED電視100UX;3月底,海信發布了全球首款RGB-Mini LED 電視,其中116 英寸 UX RGB-Mini LED電視售價99999元,現已在京東開啟預約,85、100 英寸低配版本,售價分別為27999元和49999元,不過暫未上架。

今年CES上,TCL展出的RGB-Mini LED電視原型機。據供應鏈消息,TCL較早就進行了RGB-Mini LED方面的研究;TCL即將量產的旗艦X系列新品將繼續采用萬象分區技術,并引入RGB-Mini LED技術。

三星同樣也CES 2025上展出其RGB Micro LED電視(背光)原型產品,采用微型RGB三色LED背光技術路線。值得一提的是,三星已將該技術路線納入2025年電視產品線,并計劃在今年推出75/85/98英寸(8K)規格的RGB Micro LED電視。

索尼3月中旬在東京總部正式宣布了自己的RGB-Mini LED電視技術,并展示了一臺75英寸的原型機,緊接著借助AWE展會在國內發布RGB-Mini LED技術。不過遺憾的是,索尼并沒有把該技術納入2025年產品線,而是表示該技術電視于次年才會上市。

一個明顯的信號是:RGB三維控色技術正式走向市場,全球前四的電視廠商,即將在該技術領域展開直接的競爭。但這一次,國產電視品牌走在前面。
02
布局RGB -Mini LED的底層邏輯
1、從RGB-Mini LED技術本身出發。
傳統Mini LED背光由多顆燈珠組成的,一顆燈珠發出單一的顏色。而RGB-Mini LED方案是在同一燈珠內集成了三色LED芯片,即通過直接混合三原色光線生成目標色彩,取代傳統白光LED依賴KSF熒光粉/量子點轉化的顯色模式——這一技術被業內視為“液晶顯示的終極進化”,甚至挑戰QD-OLED的畫質天花板。
且綜合海信、TCL、三星、索尼等公開信息來看,RGB-Mini LED方案核心優勢在于色彩精準度和色域覆蓋率等畫質方面的突破性提升,同時該方案通過獨立驅動RGB三色光源,規避了量子點光衰問題,提升產品使用壽命。

來源:《2025 MLED消費與汽車應用白皮書》
雖說該技術的核心是將單色的LED背光升級到了RGB-Mini LED,但從技術及效果來看,與傳統的Mini LED背光存在明顯的差異,最關鍵部分主要來自于發光芯片(RGB-LED背光芯片)與傳統的控光芯片。
以海信為例,其攻克了這兩方面的挑戰。
一是海信的RGB-Mini LED芯片由旗下乾照光電自研,解決了RGB三色芯片應用中的效率、壽命、色偏、色純等關鍵瓶頸,目前已經實現量產應用。
二是海信RGB光色同控畫質芯片,解決了升級為RGB-Mini LED背光系統后,顯示設備面臨控光與三基色協同調控的雙重技術挑戰。另外,海信采用RGB背光和液晶面板雙重控光的架構,重新定義了以畫質芯片為核心的全鏈協同的系統,實現背光與圖像的極限同步。

同時據業內消息,TCL在Mini LED產品線的控光控色部分,采用了FPGA芯片方案,核心是通過自主研發的「全域光暈控制技術」突破傳統ASIC芯片的算力限制。
這也是為何前文所說的,這一次,國產電視品牌走在前面。
一個很直觀的例子:海信UX系列RGB Mini LED電視正通過三色芯片獨立控光,在10%窗口下的峰值亮度達4000尼特,比同級普通Mini LED(約2500尼特)提升60%。同時值得一提的是,該電視已在3月底上市。

2、從產業技術競爭局面角度。
當前,2024年Mini LED電視在家電補貼、大型體育賽事、游戲營銷、購物節等多重利好因素拉動下,滲透加速。據行家說Research數據顯示, 2024年Mini LED背光TV整體出貨量為820 萬臺,相比2023年實現翻倍增長。

且在今年開端,13省份延續“家電補貼”政策短期來看,Mini LED TV銷量仍會持續增長,但不再是高速增長;從長期來看,Mini LED背光技術已進入“穩步爬坡復蘇期”,并呈現出向標配化發展的趨勢。
但主流品牌的Mini LED產品在分區數量和峰值亮度上“軍備競賽”激烈,差異化空間收窄,亟需技術升級突破。同時,OLED技術的成本降低和顯示效果優勢使其在高端市場中仍占有一定的地位。而RGB-Mini LED出現,有望成為TV品牌溢價的新抓手,另外RGB-Mini LED在亮度、壽命和成本上更具潛力,有效應對OLED的競爭壓力。
03
行家說Research總結
綜上所述,RGB 三基色背光系統實現了對傳統 Mini LED 的跨越式升級;該技術簡化了Mini LED 電視結構,進一步凸顯 Mini LED 在對比度、低功耗和大尺寸方面的優勢,還優化了厚度,有望推動產業良性迭代。
目前,全球 TOP4 電視品牌均已入局,這將成為Mini LED 行業技術革新的重要信號。尤其是液晶顯示技術經過多年發展,受外界影響可能在今年進入新一輪周期,行業需要新的技術突破來推動產業升級。RGB - MiniLED 作為液晶顯示技術的創新方向,為行業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增長點 。在此背景下,行家說Research大膽推測:
1)2025 年是RGB Mini LED電視應用元年:2025年將成為RGB Mini LED電視發展的重要轉折點——這是技術從實驗室走向市場的關鍵應用開啟元年。雖然距離全面普及仍有距離,但主流品牌已開始積極布局:索尼、三星等頭部廠商率先推出量產機型,終端應用正式落地。不過,要實現大規模商業化,"雙芯"架構的優化、信號串擾問題的解決以及產業鏈協同效率的提升,仍是行業必須跨越的技術門檻。當前較高的成本結構也預示著,這項技術的成熟仍需經歷市場培育期。
2)未來會有更多廠商將加入陣營:海信等廠商已率先布局 RGB Mini LED 電視,鑒于這一技術為 Mini LED 電視帶來的新發展契機,預計會有更多廠商跟進。
3)國產供應鏈有望搶占先機:在推進Mini LED技術實現量產與成熟化的道路上,除了終端品牌致力于高端市場的深耕與持續教育外,供應鏈的各個環節之間也需加強協同效應。這一場技術升級不僅是顯示方案的競爭,更是整個產業鏈的協同之戰。而國產供應鏈憑借其強大的制造能力、靈活的市場反應速度以及對本土需求的深刻理解,有望率先把握新興技術和市場趨勢帶來的機遇,從而搶占市場先機,取得競爭優勢。
如今,一個關鍵問題浮現: RGB-LED方案還存在哪些制造難點呢?相關供應鏈又該如何做好配合?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