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臺蛇年春晚:8K+三維菁彩聲、XR+VP、AIGC等八大創新應用新意拉滿!
來源:智能視聽研究院 編輯:ZZZ 2025-01-21 09:27:08 加入收藏 咨詢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1月19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25年春節聯歡晚會》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節目和技術創新亮點,官宣主持人陣容和舞美設計。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副臺長王曉真,總臺編務會議成員姜文波、周振紅,中宣部文藝局副局長彭云等出席活動。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編務會議成員姜文波
姜文波介紹了總臺以新質生產力推動技術創新的多項實踐,特別是在央視頻超高清大小屏融合傳播和8K制播等技術上取得的突破。他表示,總臺積極推進“思想+藝術+技術”融合創新,運用超高清、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立體視覺和三維聲等技術,不斷提升春晚的視音頻質量和全媒體傳播,為全球華人打造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俱佳,科技感十足的春晚“年夜飯”,陪伴大家共迎巳巳如意、生生不息的蛇年。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文藝節目中心負責人張國飛
張國飛 表示,作為“春節”申遺成功后的首屆總臺春晚,在融入更多非遺元素的同時,還將以春節文化為紐帶促進國際人文交流、推動文明互鑒。今年春晚精心安排了歌舞、戲曲、武術、語言類節目等多種類型的節目,并邀請在各條戰線上奮斗拼搏的普通人成為春晚的主角,陪伴全國人民開開心心過大年。春晚創作團隊正全力以赴,爭取最佳呈現效果,用心用情打造一場滿屏新意、全球共賞的文化盛宴。
1 央視頻超高清大小屏融合傳播
第一,央視頻超高清大小屏融合傳播。 為提升用戶收看電視的體驗,總臺深化與電視機生產企業的合作,目前已完成電視應用市場的“央視頻電視投屏助手”的部署,絕大部分品牌電視機都能實現央視頻投屏 。海信、小米、華為和創維還進一步優化了“央視頻”電視投屏與電視機的協同操作,用戶只需裝載一次“央視頻電視投屏助手”,就能持續自動迭代更新,用戶體驗將越來越好。
2 豎屏看春晚
今年,針對手機豎屏視覺語言的特點,運用圖像識別和AI跟蹤技術,并結合5G-A淺壓縮、低時延移動跟蹤拍攝,生成明星演員候場、臺上表演和下場后的視頻 ,豐富豎屏春晚的視覺,以及春晚演員的表演細節。
3 “8K+三維菁彩聲”制作
今年是總臺第四次開展8K春晚直播。四年來,總臺以超高清國家重點實驗室為科創平臺,設立超高清科研項目。今年,總臺將繼續采用8K伴隨4K模式制作8K春晚,“8K超高清視頻+三維菁彩聲音頻”公共信號將全部采用國產裝備完成制作 ,并通過“百城千屏”超高清傳播平臺在全國上百個城市近千塊公共大屏直播。
4 “XR+數字孿生+VP”融合拍攝
今年,為營造春晚新穎、極致的視覺感受,總臺對春晚要呈現的古建筑群進行大場景掃描和三維建模,并運用虛實融合超高清制作系統,打造惟妙惟肖、無限延展的虛擬舞臺空間 ,讓真人舞者與數字分身進行跨屏互動,在不同場景中“穿越”表演,讓觀眾在節目演繹的視覺變幻中真切感受文化藝術與技術交織相融的魅力。
5 立體視頻
今年,為創新呈現春晚節目的精彩視角,總臺聯合阿里云公司首次在春晚演播大廳部署由30臺相機陣列組成的云上多視角拍攝系統,以“演播廳天空環繞視角”對演員表演進行攝制,借助云端高并發、高性能視頻計算特性,利用立體視覺AI算法對多機位信號進行實時3D點云渲染,形成春晚的3D視頻,并采用智能虛擬運鏡手法,為觀眾呈現攝像機難以拍攝的影像視頻 。
6 AI交互
為提升春晚歌舞類節目表演視覺效果,總臺在春晚演播大廳內部署高精度的AI視覺追蹤系統,通過識別演員佩戴的智能信標裝置,可以實時采集演員的位置和姿態數據 ,并實現與超高清大屏播控系統及演播室系統的聯動,讓AI驅動的虛擬特效在節目演繹時,跟隨演員的動作,在舞臺屏幕和電視畫面中同步流轉與變幻,為春晚歌舞和技藝類節目注入全新的視覺交互體驗。
7 AIGC動畫生成
蛇年春晚將充分運用AIGC技術最新成果,通過智能生成的視覺特效增強舞臺表現力,讓每一幀畫面都充滿創意與驚喜。總臺聯合阿里云公司將通過圖生視頻和人物動態化AIGC算法,精確控制古籍古畫中的人物“動起來” ,在春晚舞臺展現中國傳統文化的神韻之美。同時,依托AIGC動畫生成模型,將在歌曲節目中生成特色人物、環境背景、場景元素等視覺內容 ,為觀眾帶來清新自然、充滿想象的舞臺效果。
8 沉浸式演播大廳
今年春晚演播大廳有以下四個特點,一是將如意造型貫穿觀眾席連接春晚主舞臺,整個春晚演播大廳演員和觀眾融為一體 ,營造普天同慶的歡樂氛圍。二是在舞臺中央打造了5m*5m的LED立方體升降模塊,運用裸眼3D技術打造炫酷震撼、逼真立體的視覺效果 ,并運用AR技術,為電視觀眾帶來沉浸式體驗。三是通過程控的投影卷簾、LED移動大屏、LED升降舞臺和色彩豐富的電腦燈 ,構建天地一體的演播空間,舞臺造型多姿多彩、奇幻多變。四是采用分布式精準擴聲技術,大幅度降低演播大廳噪聲 ,構建高標準聲學演播環境。
主持人陣容發布
任魯豫、撒貝寧、尼格買提、龍洋、馬凡舒共同擔任總臺2025年春晚北京主會場主持人;重慶分會場由總臺主持人張韜和重慶衛視主持人何苗苗主持;湖北武漢分會場由總臺主持人楊帆與湖北衛視主持人陳超主持;西藏拉薩分會場由總臺主持人朱迅和拉薩市融媒體中心主持人斯塔羅布主持;江蘇無錫分會場由總臺主持人王音棋與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主持人李好主持。主會場和分會場將攜手傳遞美好團圓、舉國同慶的新春氛圍。


春晚里的中國年,舒展東方氣韻和審美意趣。 北京中軸線申遺成功,再次吸引了全球對中國古代建筑的關注?;顒蝇F場,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建筑學院副院長崔冬暉介紹了以榫卯結構、祈年殿和北京中軸線等為靈感的中國傳統建筑創演秀《棟梁》。
該節目視覺設計以梁思成先生繪制的古建筑珍貴手稿為基礎,制作成三維立體建筑模型。崔冬暉回憶其母親——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常沙娜,與梁思成、林徽因的不解之緣。正因為梁、林兩位先生的影響,讓常沙娜先生走上了傳統文化復興的道路,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堅守者和傳承者。
《棟梁》也是繼“中國色彩”“中國紋樣”之后,總臺春晚聚焦于“中國建筑”,再一次豐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表達。節目將運用總臺虛實融合超高清制作系統,采用“XR+數字孿生+VP”融合拍攝,通過打造無限延展的虛擬舞臺空間,再現中國古建的千年神韻和文化內涵 。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建筑學院副院長崔冬暉,天津大學教授、建筑學院常務副院長張昕楠推介中國傳統建筑創演秀《棟梁》
讓愛無礙,首次無障礙轉播“有聲有色”。 今年春晚首次推出視障版和聽障版無障礙轉播。手語演員通過AR虛擬技術,置身春晚演播大廳進行手語“解說”。豎屏多畫面包裝同步呈現春晚實況與手語演員畫面,輔以AI語音技術制作字幕,滿足聽障人士的觀看需求。同時,通過音頻對春晚節目進行創作解讀與背景拓展,讓視障人士更好地“聽”春晚。

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殘疾人藝術團團長邰麗華,國家一級演員、北京舞蹈學院青年舞團舞者王亞彬介紹春晚無障礙轉播
全民共創,你我都是主角。 今年春晚,來自各行各業的新時代奮斗者走到聚光燈下,唱響對生活的熱望和對美好的追求。“春晚等著你”“春晚體驗官”等項目,邀請更多可敬可愛的普通人參與到節目共創中,成為春晚的主角。

“春晚等著你”嘉賓代表“外賣詩人”王計兵、“春晚體驗官”嘉賓代表農村節目記者劉安波現場分享
創新是永恒的主題,總臺將持續推進媒體與新一代信息技術深度融合發展,不斷深化“思想+藝術+技術”融合創新,為全球華人打造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俱佳、科技感十足的春晚“年夜飯”,陪伴大家共迎巳巳如意、生生不息的蛇年!
1月28日晚8點,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25年春節聯歡晚會》將在央視綜合頻道、綜藝頻道、中文國際頻道、國防軍事頻道、少兒頻道、音樂頻道、農業農村頻道、4K超高清頻道、8K超高清頻道等電視頻道,中國之聲、音樂之聲、經典音樂廣播、文藝之聲、大灣區之聲、臺海之聲、華語環球廣播、南海之聲、中國交通廣播等廣播頻率,央視新聞、央視頻、云聽、央視網、央廣網、國際在線等新媒體平臺以及“百城千屏”8K超高清傳播平臺同步直播。
CGTN(中國國際電視臺)英語、西班牙語、法語、阿拉伯語、俄語頻道和82種語言對外傳播平臺,將聯動全球200個國家和地區的2600多家海外主流媒體對蛇年春晚進行直播和報道。
春光作序,萬物和鳴。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25年春節聯歡晚會》陪您共度乙巳蛇年除夕!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