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萊特·背包俠手記】點亮四川科技館巨型LED球幕屏!
來源:卡萊特Colorlight 編輯:ZZZ 2024-10-29 09:30:17 加入收藏 咨詢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飛向未來劇場(圖源網絡)
在四川科技館里,坐落著一個直徑14.6m的巨型球幕影院——飛向未來劇場。
在這里,你可以觀賞人類探索宇宙的影片 ,領略星空的浩瀚;也可以參與互動式科普講堂 ,探索宇宙的奧秘;還可以體驗身臨其境的太空之旅 ,遨游于星系之間。這里不僅是科技與知識的交匯,更是夢想與探索的起點。
背包俠手記
成都科技館球幕屏
那是2023年的夏天,我剛從西藏返回成都,就接到了任務,有一個異形屏幕需要現場支持,這一去,就是半年。
當我第一次踏足四川科技館飛向未來劇場的那一刻,映入眼簾的是一整個巨型鋼架包裹的劇場穹頂,直徑達14.6m 左右,而在這穹頂之下,擺放著幾百張接收卡,還有21個尺寸不一的燈板,這就意味著我至少要做21個參數,真正的挑戰,開始了。
三大挑戰
關關難過關關過
01
調試難!
首次直面異構模組
這是我第一次直面卡萊特系統的異構模組,在此之前,沒有深入了解異構參數,也很少有機會親自上手實踐,所以調試成了最大的難題 ,經過長時間的反復嘗試后,終于點亮了第一塊板子。

點亮的第一塊模組
之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里,我沉浸在異構參數的調試中,一張直徑20cm的圓形模組上,分布了8組數據,中間的4組數據只有大約2cm的高度,燈珠分布完全沒有規律,這也是最讓我頭疼的一塊模組,經過兩天的努力,終于成功點亮,當我欣喜的時候,當時的我還沒意識到做接收卡參數只是整個項目中最簡單的一步。

點亮圓形模組
接下來,我所面臨的挑戰是把這21個箱體參數,在科技館開放的情況下,頂著鼎沸的人聲和施工的噪音,一個個下發至460余張接收卡,我在狹窄的控制機房里用一臺X20下發參數,82根主網線夾雜著其他100余條網線,情況錯綜復雜,經過三四天的不懈努力,終于將接收卡參數全部下發完成。

參數下發中
02
點亮難!
隱身的網線和缺失的畫面
接下來就要發送連接圖上屏 了,當整屏點亮以后,有整根網線藏起來的,也有幾張接收卡藏起來的,只能一個個找問題,當時的我每天都趴在網線堆里,就有那么幾條網線像隱身了一樣,解決了網線的問題后,整屏終于可以正常點亮了,在亮起來的一瞬間,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

第一次點亮整屏
這個時候又出現了新的問題,在點對點顯示開窗的時候,因為OP板開窗數量限制,導致無法做到點對點顯示,8個4K窗口,因為跨板卡,開窗數量超過限制,有兩個窗口一直無法顯示正常,經過和研發溝通,重新分布網線,分布OP板帶載,盡可能做到每一個OP板帶載的網線區域均勻分布,最終解決了這個問題。

畫面顯示缺失
03
切片難!
100余次嘗試,成功交付
服務器到場,迅速做好顯卡拼接后,從拼接到開窗都無比順利,服務器組的同事開始了切片的測試,切片導入以后,一些圓形的素材在屏幕上呈現,總算是能看到項目完工的一絲曙光。
然而中心圓盤的切片還是出了問題,因為其中心無規律的抽點,無法和周邊的畫面匹配,而且圓盤中心始終有一顆燈無法點亮。無奈之下,又開始了新一盤的“熬燈大戰”,把中間最中心的數據全部推翻,重新做參數和切片,一個4cm直徑的圓盤上做了超過100次切片,終于點亮成功!

切片調整
最后,在測試素材時,由于素材制作處理問題,“魚眼相機”制作的素材始終無法與屏幕貼合,經過對組合后的516張 (未組合4000余張)切片的反復修改,終于實現了魚眼素材的完美顯示。

魚眼素材顯示效果
在攻克了重重難關后,最終在12月25日,項目成功交付,我長達半年的四川球幕之行也落下了帷幕。
科技之光
沉浸之美
后來每當和人聊到四川,我都會驕傲地跟他提起,在四川科技館里,我留下了一幅巨作,當你踏入飛向未來劇場的那一刻,仿佛進入了一個充滿無限可能的科技世界,會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視覺沖擊。

依托于技術創新和先進的顯控系統,卡萊特為觀眾呈現了一場身臨其境的科技盛宴,四川科技館巨型LED球幕的落地,不僅僅是一項技術成就,更讓我們看到了科技與藝術的完美融合,為科普教育和文化傳播開辟了新的路徑。
背包俠
風采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