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20+8”產業集群上線2.0版本,超高清視頻顯示擔主力軍
來源:每日LED 編輯:ZZZ 2024-03-15 10:11:34 加入收藏 咨詢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記者獲悉,近日,中共深圳市委辦公廳、深圳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進一步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和未來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秾嵤┓桨浮吩诳偨Y產業集群發展規律的基礎上,結合深圳發展實際,與時俱進滾動完善、持續提升我市“20+8”產業集群體系,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進一步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和培育發展未來產業。
近年來,視頻顯示產業作為傳統產業隨著技術的不斷升級與其他創新技術的融合、應用場景的不斷擴展與重新覆蓋,迸發出了巨大市場容量和產業活力,被納入深圳戰略性新興產業,成為深圳“20+8”產業集群主力軍。至2025年,深圳將形成規模領先、創新引領、結構優化的產業生態體系,建成協同創新、聯動發展的特色產業集聚區,集聚效應逐步顯現,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超高清視頻顯示產業集群。

瞄準高端高質高新,鎖定更高發展目標
“20+8”產業集群行動自2022年6月實施以來,取得顯著成效。2023年,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達1.45萬億元、增長8.8%,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提高到41.9%;規上工業總產值達4.85萬億元、全部工業增加值達1.18萬億元,蟬聯全國城市“雙第一”。“20+8”產業集群已成為穩住制造業基本盤、增強實體經濟發展后勁、加快建設全球領先的重要的先進制造業中心和具有全球重要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的重要抓手,并逐步成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主陣地。
今年深圳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到2024年底,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要超過1.5萬億元、增長7%以上。升級版的“20+8”產業集群鎖定了更高發展目標,《實施方案》在“20+8”產業集群1.0版本基礎上,繼續向新興產業拓“增量”,提出到2025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超1.6萬億元,同時,打造形成4個萬億級、4個五千億級、一批千億級產業集群。
圍繞八大重點任務,分類推進精準施策
《實施方案》提出,科學把握產業集群差異化、階段性發展特征,分類推進、精準施策,加速培育、促進發展。重點部署了動態調整集群門類、分類推進培育發展、優化調整重點方向、統籌各區錯位發展、夯實產業發展基礎、加強創新體系建設、完善服務供給體系和積極拓展應用場景等八大任務。
一是在1.0版本基礎上動態調整集群門類。 2.0版本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新增低空經濟與空天產業集群,軟件與信息服務產業集群中的人工智能升格單列為1個產業集群,工業母機、激光與增材制造、精密儀器設備3個產業集群合并為高端裝備與儀器產業集群,智能機器人產業集群調整為機器人產業集群,新材料產業集群調整為高性能材料產業集群。同時,將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分為戰略重點、優勢拓展、基礎支撐、綜合提升四類,分類施策,精準培育,針對性配置不同資源,進一步鞏固優勢領域、鍛造中堅力量、補齊短板弱項。未來產業則新增智能機器人產業和前沿新材料產業,區塊鏈產業并入軟件與信息服務產業集群,可見光通信與光計算產業調整為光載信息產業,腦科學與類腦智能產業調整為腦科學與腦機工程產業。同時結合產業發展成熟度,著力推動合成生物、光載信息等4個未來產業,5至10年內產業規模實現倍數級增長;推動腦科學與腦機工程、深地深海等4個未來產業,10至15年內發展成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中堅力量。
二是強調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 2.0版本的“20+8”產業集群加大力度重點鼓勵開展新技術、新產品布局,加強基礎工藝等制造基礎布局,推動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加強企業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加快布局制造業創新中心、產業創新中心、概念驗證中心、新產品導入中心等。同時,圍繞供應鏈、質量基礎設施、出海、展會、品牌、標準等環節,持續提升服務供給能力。制定典型應用場景清單,加快新技術、新產品在重大項目中的規?;瘧?。
三是科學布局統籌發展。 《實施方案》強調,根據發展所需、各區資源稟賦和產業帶動能力,合理規劃各產業集群的重點布局區和各區重點發展的產業集群,推動“20+8”產業集群布局聚焦,科學落位。原則上每個產業集群控制在3—5個區布局,其中細分領域較多的產業集群可適當增加布局區;每個區重點發展3—5個產業集群。戰略重點類產業集群和未來產業由市級層面結合實際統籌布局。
建立四大工作機制,市區協同全面推進
一是加大協調推進力度。 在市制造強市建設領導小組框架下,建立市、區兩級統籌協調推進機制,負責統籌協調、產業研判、“雙招雙引”、企業服務、調度評估等工作。
二是加強市區工作聯動。 按照“市級匯集資源、區級抓好落地”的總體思路,健全市、區工作聯動機制。
三是完善工作支撐體系。 聚焦發展核心要素,通過繪制產業圖譜、強化投融咨詢、加大資金支持、加強調度評估等,多措并舉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和未來產業高質量發展。
四是強化空間供給保障。 開展20大先進制造業園區土地整備實施規劃與行動計劃,授牌一批產業特色鮮明、綜合配套完善、運營管理高效的特色產業園區。
《實施方案》彰顯了深圳以創新為引領、以新型工業化為主攻方向,統籌推進以先進制造業為主體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和未來產業發展,推動產業與科技互促雙強,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的決心和信心,將為打造更具全球影響力的經濟中心城市和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注入新動能。
(圖文來源:深圳特區報)
附政策原文
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 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深圳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關于發布《深圳市培育發展超高清視頻顯示產業集群行動計劃(2022-2025年)》的通知
各有關單位:
為落實《深圳市人民政府關于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和培育發展未來產業的意見》精神,搶抓超高清視頻顯示發展機遇,加快發展超高清視頻顯示產業集群,促進產業邁向價值鏈高端,搶占產業制高點、構筑產業新優勢,特制定本行動計劃。
一、總體情況
(一)發展現狀。深圳市已形成具有競爭優勢和帶動作用的超高清視頻顯示產業集群,2021年產業主營業務收入約2900億元,位居全國前列。超高清視頻顯示終端出貨量占據全球重要份額,偏光片、掩膜版等關鍵材料和面板制造設備方面的自給率顯著提升,工業檢測、文教娛樂等領域的行業應用占據領先地位,采集模組和整機領域處于國內一流水平,具備較為完整的產業鏈布局,逐漸形成具有強大競爭力的超高清視頻顯示產業高地。
(二)存在問題。一是視頻制作、編碼、傳輸等領域的基礎性標準及其知識產權有待提升,具備國際影響力的標準化組織較少。二是驅動芯片等關鍵器件,蒸鍍機、曝光機等制造設備,光刻膠、蝕刻液等關鍵材料對外依賴度較高。三是創新載體支撐能力有待提升,檢測認證平臺、共性技術產業協同平臺的行業服務能力有待加強。四是行業應用拉動效應有待增強,工業制造、商用顯示、醫療教育等行業示范解決方案和應用場景的市場化收益模式有待完善。
(三)優勢與機遇。一是行業優質資源高度集聚。深圳市在超高清視頻顯示領域聚集了一批行業領先的企業,擁有豐富的上下游資源優勢。二是信息基礎網絡比較完善。深圳市已在全國率先實現5G網絡全覆蓋,5G基站建設密度全國領先,千兆光纖基本實現小區全覆蓋,信息基礎網絡與超高清視頻顯示的融合應用將驅動超高清視頻顯示產業加速發展。三是產業示范應用基礎較好。深圳市擁有龐大的泛顯示終端制造產業和應用市場,有利于在工業制造、醫療健康、智能交通、文教娛樂等行業孵化新的應用場景和技術。四是產業發展面臨窗口機遇。當前超高清視頻顯示產業處于整體迭代升級的窗口期,“采、編、傳、解、顯”的超高清視頻顯示全鏈路升級將帶來全新的產業發展機遇。
二、工作目標
到2025年,形成規模領先、創新引領、結構優化的產業生態體系,建成協同創新、聯動發展的特色產業集聚區,集聚效應逐步顯現,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超高清視頻顯示產業集群。
(一)產業規模持續領先。 到2025年,超高清視頻顯示產業主營業務收入超過4500億元,培育營收超百億企業8家以上、營收超十億企業20家以上,大尺寸面板和超高清視頻顯示終端的出貨量和市占率全球領先,深圳成為全球重要的超高清視頻顯示全產業鏈技術創新高地和高端生產制造基地。
(二)創新能力顯著提升。 超高清視頻顯示產業創新體系逐步完善,建設5個產業協同公共服務平臺、8個產學研共建聯合實驗室,在超高清視頻顯示傳輸、基礎軟件、新型顯示等關鍵環節取得突破,產業鏈協同創新能力顯著提高,產學研用聯動效應顯著增強,產業公共服務支撐能力顯著提升。
(三)產業布局逐步完善。 建成30個以上超高清視頻顯示應用示范項目,核心器件自主化水平和生產工藝配套能力顯著提高,終端整機制造領先地位進一步鞏固,行業應用市場規模和示范效應進一步提升,超高清視頻顯示產業生態更加完善。
三、重點任務
(一)提升產業鏈發展能級。 發揮顯示終端重點企業引領作用,搶抓新一代顯示技術變革機遇,打造超高清視頻顯示產業創新高地。引導資金、項目、人才集聚,通過引進、扶持、整合等多種形式完善產業鏈缺失環節。強化材料、器件、設備、制造供給能力,布局引導優勢環節的國產配套方案應用,增強產業配套能力,促進上下游協同發展,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完善供應鏈。(市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局、科技創新委、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商務局、國資委、市場監管局、人力資源保障局、財政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聚焦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組織實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創新重大項目立項和組織管理形式,采用“揭榜掛帥”、“賽馬”等制度,健全支持機制,構建配套便捷、產業鏈完整的支撐體系。重點突破4K/8K視頻采集器件與設備、超高清視頻顯示內容制作設備、顯示面板工藝與技術、視頻傳輸技術與應用等關鍵共性技術,從材料、器件、設備、制造等方面進行聯合技術攻關。建立國際標準化工作組織平臺,推動關鍵標準研制。(市科技創新委、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場監管局、民政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加快創新載體平臺建設。 加快推進超高清視頻顯示領域的工程研究中心、制造業創新中心、重點實驗室等創新載體建設,支持開展關鍵技術標準研制、重點產品檢測認證、優質內容制作傳播。推進超高清視頻顯示領域校企合作和技術轉移,推動我市超高清視頻顯示產業從集成創新向源頭創新、引領式創新躍升。(市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局、科技創新委、市場監管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營造區位聯動發展格局。 發揮區位和資源優勢,引導投資主體集聚,按照區域特色針對性引進重點企業、產業鏈配套企業和技術創新型企業落戶,優化產業空間布局,形成“要素集聚、聯動發展”的產業發展格局。支持社會資本圍繞區域內優勢產業配套建設特色園區,支持企業打造產業鏈上下游配套產業園,增強區域間聯動創新能力。(市商務局、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局、科技創新委、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相關區政府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推動行業創新示范應用。 加快推動超高清視頻顯示行業示范應用,強化應用牽引、融合創新,建設超高清視頻顯示應用示范項目,打造全場景“AI+5G+8K”應用示范先行區,持續推進超高清視頻顯示在工業制造、醫療健康、智能交通、文教娛樂等行業示范應用。支持舉辦超高清視頻顯示領域論壇、峰會、展會等大型活動,開展技術研討、產品展示、供需對接、標準宣貫和賽事評比,擴大行業影響力。(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發展改革委、科技創新委、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相關區政府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重點工程
(一)產業強鏈固基工程。 圍繞面板生產、終端制造,多措并舉支持企業引進配套工藝、器件、設備等國內外配套資源,鼓勵開展預研、開發、替代和產業化應用,提升產業鏈上下游資源的區域內配套能力。支持開展Micro LED、Mini LED等新一代顯示技術和產品研發,針對亟待解決的共性問題,從材料、器件、設備、制造等方面進行聯合攻關,推動新一代顯示典型行業規?;瘧?。支持內容制作企業開展超高清視聽內容生產,豐富4K/8K、AR/VR、3D等內容供給。(市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局、科技創新委、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商務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標準創新引領工程。 聚焦超高清視頻顯示傳輸領域完善產業鏈布局,打造全球性超高清視頻顯示標準技術組織,建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行業標準,針對傳輸接口、音視頻編碼等領域,推動基于自主技術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研制。鼓勵和支持企業先行先試應用自主技術并推動產業化落地,發揮標準牽引作用,推動芯片研發、樣機試制、終端應用、測試驗證等領域協同發展。支持企業積極參與國際標準研制,顯著提升國際標準工作參與度、貢獻度。(市市場監管局、民政局、工業和信息化局、發展改革委、科技創新委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技術攻關補鏈工程。 組織企業、創新載體、科研機構重點突破關鍵共性技術和核心器件模組,補齊產業鏈短板。開展超高清視頻顯示傳輸接口等關鍵技術攻關、8K攝像機整機研發、超高清視頻顯示內容制作研發等。通過合作、并購重組等形式加大驅動芯片、偏光片等核心基礎材料企業的引進力度,提升所需關鍵工藝、器件、設備的國產配套能力。(市科技創新委、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局、商務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創新載體升級工程。 探索創建產業創新中心,匯聚超高清視頻顯示企業、科研機構,組建高水平創新載體,整合行業內創新資源,構建高效協作創新網絡,打造產業創新發展高地。支持超高清視頻顯示標準檢測平臺的能力建設與提升,有效支撐標準研制、檢測認證等工作需求,推動形成具備行業影響力的指標性產品技術評測體系,開展超高清視頻顯示端到端產品、技術評測,引導技術開發和產品設計。支持行業聯盟、行業協會搭建研發、驗證等中試服務環境,構建產業協同中心等多功能性公共服務平臺。(市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局、科技創新委、市場監管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園區項目建設工程。 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建設超高清視頻顯示產業園區,為產業發展提供空間保障。圍繞園區定位推動重大項目建設,支持企業建設顯示材料、芯片及裝備等產業鏈上下游配套產業園區和總部園區。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圍繞顯示芯片、背光模組等領域,建設一批超高清視頻顯示技術研發與產業化重點項目,迅速形成在工藝器件等關鍵環節上的配套能力。(相關區政府、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發展改革委、科技創新委、商務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六)傳輸網絡提升工程。 面向超高清視頻顯示應用對5G網絡的實際需求,開展多廠家、多場景、多融合的5G超高清視頻顯示傳輸技術驗證平臺,提升5G網絡傳輸質量。增強有線電視等網絡承載能力,推動超高清電視網絡業務平臺升級改造,滿足4K/8K視頻傳輸的高帶寬需求。支持5G智能移動終端、有線網絡4K/8K解碼終端等開展超高清視頻收視。推進高速城域網的升級和擴容,優化骨干網間的互聯架構,提高網間互聯帶寬和傳輸質量,重點解決網絡傳輸最后一公里問題,推進家庭超高清傳輸網絡升級,支持4K/8K電視等高帶寬業務發展。(深圳市通信管理局、工業和信息化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七)行業應用示范工程。 推動超高清視頻顯示在工業制造、醫療健康、智能交通、文教娛樂等行業的產業化應用。工業制造領域依托工業制造重點企業,加快超高清缺陷檢測、智能巡檢、5G+8K產線升級等工業生產場景應用。醫療健康領域加快超高清內窺鏡、醫學影像診斷顯示器等重點產品研發,支持市內大型醫院聯動科研院校、企業打造超高清醫學診斷應用。文教娛樂領域支持教學電子信息設備、娛樂VR終端等重點產品的研發和升級,提高超高清視頻顯示內容制作能力,打造超高清智慧教室等應用。(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發展改革委、科技創新委、商務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衛生健康委、教育局、交通運輸局、公安局、相關區政府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產業布局
各區綜合資源稟賦、發展環境和區位空間,貫徹落實優惠政策,落地重點園區和重大項目,進一步優化產業空間布局。光明區重點引進玻璃基板、化學試劑、液晶材料等上下游配套資源,打造超高清視頻顯示產業核心引領區。寶安區重點引進3D玻璃、掩膜版等配套資源,打造超高清視頻顯示終端配套集聚區。南山區重點推動編解碼技術研發、標準檢測公共服務能力建設,打造超高清視頻顯示技術研發先鋒區。龍崗區重點推動企業和創新載體積極參與超高清顯示標準制定,推動超高清傳輸接口等共性技術和應用研發,打造超高清視頻顯示自主創新承載區。各區按照功能分工,針對性引進區域內急需的人才、資金、企業等產業發展資源,建立區位聯動機制,構建要素集聚、聯動發展的產業發展格局。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統籌協調。 充分發揮產業集群工作機制在推進超高清視頻顯示產業發展中的統籌作用,協調解決跨區域、跨領域和跨部門重大問題,構建鏈式思維,打造全產業鏈扶持模式。推動體制機制創新,各責任部門密切合作,明確工作目標、工作任務、進度安排和保障措施,共同推動各項任務落實。(市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局、科技創新委、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商務局、市場監管局、人力資源保障局、教育局、地方金融監管局、財政局、統計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加大資金支持力度。 建立適應產業發展規律的產業扶持機制,支持各類基金積極投向超高清視頻顯示產業鏈重大項目。支持完善高端芯片、制造設備、標準研制等超高清視頻顯示產業鏈薄弱環節,支持關鍵核心技術研發和產業化,獎勵示范應用。(市財政局、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局、科技創新委、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商務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加快人才培養引進。 加強招才引智工作,創新人才引進機制,依托高校院所、企業、創新創業平臺,構建超高清視頻顯示產業多層次高端人才體系。支持打造高水平新型顯示學科和科研院所,培養一批超高清視頻顯示產業復合型人才,促進產學研用聯動。(市人力資源保障局、教育局、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局、科技創新委、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構建金融支撐體系。 鼓勵金融機構對顯示行業大中小企業重點項目給予信貸支持,拓寬企業融資渠道。支持超高清視頻顯示新銳企業上市,加強與金融、證監等部門間的對接溝通和信息共享,共同篩選和儲備符合條件的企業上市資源。(市地方金融監管局、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局、科技創新委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