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博物館建設,LED屏企迎來蓬勃新藍海
來源:投影時代 編輯:lsy631994092 2021-09-02 10:33:23 加入收藏 咨詢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如何傳承歷史文脈,在大力發展經濟的同時,同步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世界,弘揚傳統文化,成為我國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中的重要組分。而博物館,作為文化傳承的載體,也在這樣的時代大背景下,進入了一個高速度、高質量發展的新時期。這其中,給LED顯示行業也帶來了新的啟示。
日前,習總書記在承德考察期間,專程參觀了承德博物館。近年來,總書記在多地走訪期間,十分重視當地的博物館建設。他指出,“博物館是保護和傳承人類文明的重要殿堂,是連接過去、現在、未來的橋梁,在促進世界文明交流互鑒方面具有特殊作用。”
如今,各地“博物館熱”不斷升溫。相關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全國博物館每年舉辦的展覽達2萬多個,全國博物館數量從4692家增長至5788家,平均每兩天就有一家博物館建成開放。
而國內博物館的快速增長,不僅僅是數量的增多,事實上,在各種科技手段的加持下,展示手段也在不斷翻新,呈現出日益多元化的趨勢。譬如,在承德博物館,就運用到了電子沙盤、VR/AR互動等新型展示手段來展現承德的歷史。
豐富的文物及展品展示手段,也給LED顯示帶來了更多的機遇。譬如,具有觸控功能的電子沙盤,除了能在LED屏幕上進行視頻、圖片、文字的動靜態展示外,還能通過人機互動,讓參觀者自主選擇參觀內容深入了解。
而近年來十分火爆的XR虛擬演播室,也同樣可以用于博物館的展示。通過LED顯示屏構建的兩面、三面、甚至多面虛擬空間,可以構建一個沉浸式的、效果逼真的現場體驗,讓參觀者不再僅憑文字和圖片,不再僅憑想象,而是可以看到“真實生動”的場景復原。
事實上,利用數字技術來代替實物展品,已經是近年來博物館行業的一種趨勢。特別是對于一些體量過大,不易搬動,或極易受損的珍貴文物而言。譬如,珍貴的洞窟、石窟壁畫和雕塑,易碎而不適合長途運輸的文物等等,則特別適合采用數字的手段來呈現,這使得更多人即便不親身前往,也能在家門口一見這些文物的“真容”。
不僅如此,除了彌補實物展品不易運輸等方面的缺陷外,數字展示手段還擁有其獨到的應用優勢。譬如,一幅尺幅較小的古代繪畫,可能僅憑肉眼很難看清楚畫作的細節,而結合4K、8K等超高分辨率技術手段,在LED屏上,可以將畫面的每一處細節放大,滿足讓更多參觀者同時觀看,以及了解畫面更多細節的展示需求。
事實上,利用數字技術來代替實物展品,已經是近年來博物館行業的一種趨勢。特別是對于一些體量過大,不易搬動,或極易受損的珍貴文物而言。譬如,珍貴的洞窟、石窟壁畫和雕塑,易碎而不適合長途運輸的文物等等,則特別適合采用數字的手段來呈現,這使得更多人即便不親身前往,也能在家門口一見這些文物的“真容”。
不僅如此,除了彌補實物展品不易運輸等方面的缺陷外,數字展示手段還擁有其獨到的應用優勢。譬如,一幅尺幅較小的古代繪畫,可能僅憑肉眼很難看清楚畫作的細節,而結合4K、8K等超高分辨率技術手段,在LED屏上,可以將畫面的每一處細節放大,滿足讓更多參觀者同時觀看,以及了解畫面更多細節的展示需求。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