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語音交互為時過早 但智能音箱進教室卻不再遙遠
來源:T|T 編輯:QQ123 2021-04-19 08:51:14 加入收藏 咨詢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不知從何時起,智能音箱已經逐漸成為現在生活中稀松平常的物件,不再是前幾年那個能讓每個客人盯著玩上一會兒的新鮮玩意兒。這種變化也突出了如今智能音箱的普及性,當科技的新鮮感逐漸消失,那也就是該項科技真正服務到用戶生活的寫照。
“技術民主化”的智能音箱:所圖不再是產品本身
回想起來,初次接觸智能音箱應該是在2015年,一款由京東聯合科大訊飛聯合推出的“叮咚”,只不過在當時環境下,技術與價格的不平衡使得其后勁不足,如同一塊磚頭落進湖面,激起一陣漣漪后變泯然眾人了。
只不過這塊探險的磚頭卻引出了后續一眾的璞玉,在嘗鮮式的誘發下,智能音箱先是被華強北的雜牌軍們瞧上,憑借著硬件上的強大組合力,在硬件上模仿的唯妙唯俏,又價格優勢。
而后正規軍的阿里、百度、小米等互聯網企業紛紛殺進戰場。
2017年,阿里推出“精靈”,定價499元。而后憑借著自己電商方面的廣度賦能,在雙11期間以99元的促銷折扣價,豪取了百萬臺的銷量,甚至之后的一整年加起來都沒有這一天的銷量高。
小米也在2017年7月推出了自己的“小愛同學”。本著一貫的高性價比策略,第一款的小愛同學售價299元,并且在之后跌到了169元,而在雙11也是如精靈一般降到了99元,在2019年第一季度拿到了百萬銷量,二季度更是翻了一倍多。
而外界戲稱“砸鍋賣鐵搞AI”的百度相較而言稍慢,到了2017年11月份才推出RavenH智能音箱,但價格卻高達1699元,以不到萬臺的銷售量慘淡收場。直到18年6月份推出了“小度”智能音箱之后,以89元的實際入手價,才算趕上了行業的頭部地位。
除了這三家比較頭部的之外,其余的還有像華為的AI音箱,國外的GoogleHome、AmazonEcho,其余的進千家公司,則都倒閉了近95%,耗不起這個價格戰。
幾十元的低價意味著幾乎只是賣了個硬件的成本錢,對于其后面技術的開發與創新成本幾乎不計在內,可以說這也是一種“技術民主化”。
在我們印象里技術更多的是像自動駕駛、AI等知道缺鮮有體驗的,而智能音箱正是將這種高高在上的技術降下來實際體驗,盡管不如想象中那般無所不能,也能在短期內打下市場。
而像智能音箱為突出的就是AI的語音交互技術,按照常理來說這個技術+硬件可遠遠不是幾十元就能拿下的,支撐其能夠長久保持這個價格的原因就在于“入口”,對于智能家居生態入口的搶奪,可以見得愿意投資,愿意虧錢去持續做智能音箱的,都是瞅準了這個入口的互聯網巨頭們。
互聯商業中,流量一直是為核心的資源,無論哪個行業都不可避免的進行著流量的獲取→分發→變現,從來都不缺乏有精品化模式、好產品的企業,但能成為巨頭的,始終是手握流量的一方。
就像初的互聯網時期,PC是互聯網商業的入口,起初的商業互聯網時代就建立在PC網絡之中,而到了智能手機時代,又轉變為各種手機APP?;ヂ摼W商業經營的重心不斷隨著入口的轉變而轉移,所以說成為在智能家居的“入口”,就等于手握整個智能家居行業的流量。
對于入口的搶奪使得智能音箱進行了民主化式的普及,也真正在近幾年內確立了未來智能家居生態入口的地位。
生態雞肋,食之無味
雖然入口已經被智能音箱攻克,智能音箱也成為了如今生活中稀松平常的物件,但很尷尬的是如今的智能家居生態并不完善,即使智能音箱就位,其余的冰箱、電視、空調、門簾等其他生態還遠遠不達標,即使有重點塑造的家居生態,價格上也不親民,使得智能音箱也只能是個能聽歌、報日期、定鬧鐘的的音箱罷了。
在這個局面下,智能音箱的許多廠商開始瞄準其他的生態,進行生態擴張,其中為突出的就是汽車生態。
在去年的國際消費電子產品展(CES)上,百度與寶馬將以車家互聯為起點打造智能化車載體驗,用戶坐在家中,通過百度智能音箱令就能實現對車輛的遠程控制,如遠程控制通風、檢查油耗、封閉車門等;還能完成查詢車輛云端互聯存儲的出行信息,規劃路線及查詢出行路況等一系列操作。
而在今年年初的CES上,寶馬又與精靈聯合宣布,能夠實現“家車互聯”的寶馬新車將于今年10月正式量產上市。未來通過接入精靈的語音交互及AI服務能力,包括寶馬3系、5系在內的主流車型都將實現在云端與家中的精靈互聯,體驗家居車載兩種生活樣態的無縫對接。
而奔馳方面也是在今年6月份宣布梅賽德斯-奔馳乘用車中國研發中心和小米旗下智能語音助手“小愛同學”展開合作,共同打造AI智能化的用車體驗,坐在虛擬駕駛倉中的用戶只需要語音操作,就可以實現對家中的小米IoT平臺智能設備的控制。
但這種與汽車生態的聯合其實并沒有什么實質性的突破,以往來說,智能音箱的AI語音交互應該是汽車生態為需要的,因為隨著5G到來后,IoT的發展必然提速,車聯網的先決傳輸條件得到解決,可以說是總體邁了一大步。
而對于車聯網系統中,按鍵式操作對于駕駛領域而言不夠迅速,精準的語音交互勢必是未來的核心交互方式之一,很多人多于汽車+智能音響的組合認為就是這種生態,但如今只是讓在家能看車輛信息,在車里能看家里信息,于車聯網發展而言并沒有什么階段性的價值突破,不免讓人有些掃興。
而且從寶馬半年間先后換合作方的舉動來看,智能音箱與汽車生態的融合也并不牢固,難以產生更多的生態粘性,有更好選擇、更具價格優勢合作方后,自然而然難以為繼。
那么智能音箱還能在什么地方進行突破呢?
作為一個曾經執教過的人認為,智能音箱在教育方面的賦能大有可為。
互聯網教育需要向技術賦能的方面傾斜
互聯網對于教育的賦能一直有兩個方面,一者是模式性賦能,另一者是技術性賦能。
前者具代表性的是像新東方、好未來等在線教育平臺,通過以網絡授課的方式,去進行課堂外知識的補給,類似之前幾年流行的“慕課”升級版,更具有實時的互動性;而后者則是執著在通過各種設備去改善教育環境,比如AI教師、AR教學等。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