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LED顯示產業主線:聚焦擴張
來源:投影時代 編輯:swallow 2021-03-04 09:56:54 加入收藏 咨詢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2021年的任務就是P0.9上量,P0.6突破!”國內某小間距LED顯示屏大廠領導,這樣論述“2021”年的發展規劃。
在行業人士看來,新一輪mini-led技術成熟和應用的崛起不可避免。未來這個細分顯示領域,誰會成為主導者,再次聚焦在“誰能率先開拓新市場”上。對此,行業預期,P0.9產品價格戰、P0.6產品新場景,新形態戰、以及新一輪“并購”潮,擴張潮已經開始醞釀。
突破傳統市場的邊界,mini-led在行動
LED封裝龍頭國星光電,2020年11月底推出標準版IMD 0.9產品,逐漸打破價格瓶頸,預計在2021年達到0.015元/像素點。國星光電RGB超級事業部現有的IMD產能是1000KK/月,計劃2021年Q1達2000KK/月。作為P0.9產品主要供應商之一,產能翻番計劃是行業性的好消息。
另一方面,從終端成本角度看,采用自主的巨量集成工藝的P0.9產品,大多數將轉向COB倒裝工藝——與正裝產品比較,將大規模節約“金線”這一焊接成本。
因此,P0.9級別產品與此前1010燈珠產品的成本差異將主要由PCB板和LED晶體決定。據消息稱,國星光電為代表的企業,直接從1010器件采購的芯片中分選寬色域的波長、亮度段用于p 0.9器件,其測試分選效率已經提升25%——或者說,隨著上游LED晶體廠商,在mini-led尺寸晶粒上的工藝技術進步,“LED晶體”成本下降,即從優選到普選,還有較大的進步空間。
PCB板方面,顯然像素間距指標變小,對PCB板電路的精細度和平整度都有更高要求。這是一部分成本壓力。但是,PCB板的成本壓力,更多集中在“此前需求規模有限”,屬于少量定制產品上。即供給端的稀缺,成為主要的成本壓力。
綜上所述,行業認為P0.9產品處于成本快速進步的通道上,且確有成本下降的空間。甚至未來,不排除國星光電IMD 0.9產品比1010產品還要便宜的可能。因此,行業認為,P0.9間距最終統一現在的P1.0到P1.2產品市場是可能的——考慮到,目前P1.2產品是小間距LED的“利潤奶牛”,這決定了整個行業產業鏈,對于推動P0.9產品普及,具有巨大的欲望和必然性。
另一方面,既2019年P0.9產品新品潮之后,2020年底到2021年初,P0.6產品已經迎來新品潮:例如,2月份,艾比森一口氣推出8K屏220英寸(P0.6)、4K屏110英寸(P0.6)2K屏55英寸(P0.6)三大標準化LED顯示屏產品。
如果說,P0.9產品更多的還是扮演傳統LED大屏市場高端應用的技術提升,那么P0.6產品已經被定義為‘未來新場景’的開拓者”。例如,行業專家指出,在100-200英寸,提供高品質的8K顯示畫面,P0.6小間距LED屏,目前是最核心、最具可行性的技術路線。這將在8K超高清影視時代占據市場優勢。
其中,對于高端會議、娛樂,或者家用,這一產品都具有吸引力。這些新的應用場景可能包括,針對東京奧運或者北京冬奧的8K直播應用——如,在主題體育酒吧使用高品質220英寸8K直播屏幕。
實際上,P0.6產品的顯示精細度,已經達到10年前液晶平板電視的水平。這是一個非常高的性能突破。這讓LED大屏,可以進入傳統的液晶顯示應用市場和場景之中,并提供更大一些的畫面顯示性能;也可以充分代替強光環境下顯示需求的投影顯示設備,進而成為另一大類市場的新玩家。
在P0.9進入普及階段后,推動新的P0.6標準升級”,這已經成為行業共識,是相應企業搶占技術創新制高點、新場景市場拓展的有力武器,也會是整個顯示產業“交錯競爭”的又一個潛在爆發點。
LED企業部署新方向,市場爭奪戰已經打響
1.0間距以下市場的成敗,會是一場品牌淘汰戰。”LED行業人士認為,隨著技術精度的提升,市場門檻、產品門檻都變高了。不是所有企業都能完成“新一輪產品升級”和市場落地的重任。這決定著,新一輪產品的競爭具有“數量之外的質量意義”。
從技術路線看,國星光電的IMD技術,對更多的中小LED屏企業格外友好。這個技術等于國星光電將巨量轉移工藝的難度,大部分“自己消化”。所以,隨著IMDP0.9量產版的供貨規模提升,更多品牌提供相應技術等級的產品可以期待。類似的國星光電也提供P0.5及其以上級別的IMD技術產品,幫助更多企業進入1.0以下LED顯示時代。
另一個技術路線是,眾多企業采用自主研發的“巨量轉移”工藝技術,進入P1.0以下間距時代。這需要廠商具有更強大的研發能力和市場拓展能力,更適合于產業頭部品牌。通過巨量轉移工藝的掌握,品牌可以提升產品的技術差異性和自身產業鏈長度,為未來實現更高的盈利能力打下基礎。自研巨量轉移技術的劣勢在于,前期投入比較大,當市場規模確定性不佳的時候,可能相應產品線體系長期虧損。
除了技術路線上企業戰略“差異”和“新布局”之外,市場戰略上,LED屏企業也在“推陳出新”。P1.0以下產品,最大的市場一定來自于“新增場景”。這是行業共識:實現目標市場場景的橫向拓展,是P1.0以下小間距LED顯示時代的必然命題。
一方面,P1.0以下產品,特別是P0.6這樣的產品,已經事實上與液晶顯示處于同一市場競技范疇。如何協同LED屏與液晶屏的競合關系,涉及到產品線的完備性。這方面,利亞德、洲明等直接布局液晶商顯產品,形成從幾十英寸開始的,最為完善的商顯產品解決方案尺寸線,構筑超密間距時代LED產品市場拓展的更大協同性。
另一方面,如同2012-2017年五年時間內,P2.0以下間距指標LED屏市場的崛起,眾多品牌采用了“并購”等手段,作為快速突破新應用場景的抓手。這雖然留下了大量的商譽“雷”,但對于極大的加速行業市場進步,意義依然非常積極。行業認為,P1.0時代,小間距LED企業中部分廠商,依然有“并購和整合”的現實價值。
甚至,考慮到P1.0產品進一步滲透液晶、投影等傳統顯示技術的“地盤”,后者也不會坐以待斃:液晶和投影商顯品牌如何進入P1.0間距以下產品市場,是不是存在與小間距LED企業的并購整合可能,也是可以暢想的“情景”。
P1.0時代的突破意義,很可能比10年前P2.0開始普及的意義更為重大!”這不僅是因為,超清晰、超高間距顯示,本來就是顯示產業的最大基本盤所在,也是因為5G+AI帶來的智慧社會,必然擴大商顯市場的潛在規模:技術進步與市場需求擴張的良性共振可期,2021年將成為P1.0時代開啟普及之路的元年。
在這樣的預期判斷下,行業認為2021年將是小間距LED市場,價格競爭、新應用場景競爭、新產品層出不窮、市場并購重組,多種企業走向擴張之路的關鍵時刻!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