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首頁
數字音視工程網

微信公眾號

數字音視工程網

手機DAV

null
null
null
卓華,
招商,
null
null
null
快捷,
null

我的位置:

share

智能化集成系統方案

來源:廣電音視科技        編輯:小月亮    2020-06-18 20:22:47     加入收藏    咨詢

咨詢
所在單位:*
姓名:*
手機:*
職位:
郵箱:*
其他聯系方式:
咨詢內容:
驗證碼:
不能為空 驗證碼錯誤
確定

智能建筑系統集成是指將各智能化子系統有機地連接起來,使它們相互間可以進行通信和協作,即實現子系統間資源的高度共享和任務全局一體化的綜合管理,從而提高對建筑物的綜合管理能力。

  1.1.1 系統概述

  智能建筑系統集成是指將各智能化子系統有機地連接起來,使它們相互間可以進行通信和協作,即實現子系統間資源的高度共享和任務全局一體化的綜合管理,從而提高對建筑物的綜合管理能力。

  智能化集成管理系統的最終目標是要對轄區內所有建筑設備和建筑物內的應用信息系統進行全面有效的監控和管理。確保大廈內所有設備處于高效、節能、最佳運行狀態。提供一個安全、舒適、快捷的工作環境。

  系統能夠通過屏幕實時動態地顯示整個系統的網絡運行狀況及各個子系統的工作狀況,綜合各個控制系統的狀態信息,提供相關報告。

  在控制臺能對各子系統流程進行監視,能及時對系統內的故障進行預警和報警,預警和報警的閥值可自行設定。在控制臺能迅速準確地診斷出計算機網絡系統的故障并排除;對于控制系統的故障,能及時發現并準確定位。

  系統能夠全面的綜合節能管理(比如空調風機系統、電梯系統等的節能管理)、系統配置管理、系統安全運行管理。

  1.1.2 系統功能要求

  通過設備的自動監測與優化控制,實現信息資源的優化管理,實現投資合理,適合信息社會的需要,并具有安全、舒適、高效和靈活的特點。

  1.  集中監視和綜合管理:可對各子系統進行集中監視和管理,將各集成子系統的信息統一存儲、顯示和管理在同一平臺上,并為其他信息系統提供數據訪問接口。準確、全面地反映各子系統運行狀態。并能提供建筑物關鍵場所的各子系統綜合運行報告。

  2.  分散控制:在保持各子系統的相對獨立性的同時對各子系統進行分散式管理,以分離故障、分散風險、便于管理。

  3.  優化運行:在各集成子系統的良好運行基礎之上,應提供設備節能控制、節假日設定等功能。

  4.  信息共享:實現與通信管理系統之間通信的能力,預留接口與物業管理系統實現各系統數據庫的共享,充分發揮各子系統的功能。系統通過對各子系統運行情況進行綜合,了解各子系統運行狀態,及時發現并解決各種設備故障和突發事件,大大提高管理和服務效率。重點為集成系統與各子系統以及外圍系統之間的信息暢通提供一個統一、標準的數據訪問接口。

  5.  跨子系統聯動:與各子系統之間,實現監測信息的通信,以各集成子系統的狀態參數為基礎,實現各子系統之間的相關聯動。弱電系統實現集成后,原本各自獨立的子系統在集成平臺上,就如同一個系統一樣,無論信息點和控制點是否在一個子系統內都可以建立聯動關系。

  6.  易于升級:采用先進的組網結構,充分考慮高新技術的發展,為今后的系統升級和發展提供基礎保證。

  7.  提供管理平臺:為建筑物的現代化管理提供良好的硬件與軟件環境。

  8.  減少能源消耗:提高資源使用效率。

  1.1.3 智能化集成系統內容

  智能化集成系統將集成以下內容:

  與樓宇自控系統(BAS)的集成。

  與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集成

  與公共安全系統(SAS)的集成:包括防盜報警系統、電視監控系統

  與一卡通系統的集成:包括門禁系統、消費系統、考勤系統、停車場系統

  1.1.4 系統集成層次

  BMS系統集成將從三個不同的層面進行系統化的集成具體如下:

  1.  物理層

  1)  綜合布線系統

  2)  計算機網絡系統

  2.  監控層

  1)  樓宇自控系統

  a)  BMS系統與BA系統的主機相連,通過BA系統提供接口匯集各種設備的運行和檢測參數,并對各類數據進行積累與總計。如冷水機組、新風機組、空調機組、各種泵、電梯的運行時間、起停次數和配電柜電流、電壓等參數進行積累與總計,以便更好地進行物業管理。

  2)  綜合安保系統

  a)  閉路監控系統和BMS數據流,通過通用協議向集成平臺傳遞信息,在BMS集成平臺和安保防災智能化集成平臺以及授權客戶端,均可以實現對安防系統的監控。

  b)  重點攝像機的圖像監控

  c)  云臺或快球攝像機的轉動

  d)  重點攝像機的存儲圖像信息

  e)  閉路電視監控系統與消防報警系統的聯動

  f)  安全防范系統與各子系統的聯動:

  g)  安全防范系統與智能照明系統聯動,安防系統發出報警信號,智能照明系統啟動報警區域的照明;

  h)  安防系統與消防系統的聯動,當出現消防報警信號,安防系統將啟動其子系統進行人員及車輛的疏散;

  i)  安防系統與INS的聯動,安防系統發出報警,在與大屏幕系統進行聯動現實報警點實時狀況;

  j)  安防系統與CNS的聯動,安防系統可將報警信息以手機短信息及語音提示的形式通知物業管理人員或管理層。

  3)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

  a)  FA(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與BMS數據流(限于消防法規,只監測不控,為單向),消防報警系統通過OPC協議向集成管理系統傳遞信息,內容包括系統主機運行狀態、故障報警;火災報警探測器的工作狀態、探測器地址、位置信息、相關聯動設備的狀態。

  b)  如大樓內某防火分區發生火警時,除消防報警系統的報警顯示外,在集成系統工作站上自動以動畫方式顯示出該防火分區的報警信息,包括火警位置以及相關聯動設備的狀態。相關的聯動還包括與安全防范系統、通信網絡系統的大屏幕顯示系統,如:

  c)  發生火災報警時,消防系統根據報警點的位置信息,查找到附近攝像機編號;通過網絡,向集成系統發送聯動申請。

  d)  集成系統根據聯動申請,可進行如下工作:

  e)  向CCTV系統發送視頻控制指令;

  f)  向建筑設備各系統發送控制指令,如關閉空調,關閉樓控的相應系統,變配電系統關閉相應位置的供電等。

  g)  攝像機對準火災報警發生部位;

  h)  矩陣切換報警圖像在大屏幕指定位置顯示;

  i)  矩陣切換報警圖像到與硬盤錄像機指定端口連接的矩陣輸出端口;

  j)  硬盤錄像機進行報警錄像;

  k)  當火警得到確認,進行語音撥號撥打119報警;

  l)  向相關的管理人員發送報警短信或撥打報警電話;

  m)  當出現火警并確認后,聯動門禁開啟電磁鎖,打開出現火情層面的所的房門的電磁鎖,以確保人員的迅速疏散;

  n)  啟動公共廣播系統,播放人員疏散通知;

  1.1.5 系統建設基本要求

  作為整個樓宇的集成系統,必須是以開放系統的概念為基礎,形成開放、分布式的結構。采用分層、分布式客戶機—服務器結構,整個系統分3層構建:

  第一層:接口層,專用于數據采集和與外部系統或設備的數據交換,執行必要的標準轉換。

  第二層:數據處理層,專用于數據管理和高級應用功能,以一個實時數據庫為核心,實現實時數據處理、事件處理和通知、內部運算和歷史數據存檔。

  第三層:人機接口層,專用于各級操作員對系統的監視和操作。

  系統集成是以系統集成、功能集成、信息集成、網絡集成和相應的軟件界面集成等多種集成技術為基礎,結合標準化、模塊化以及系列化開放性設計技術。

  基本要求如下:

  1.  系統采用人性化設計,要具有可視化,簡單化,圖形化等特點。

  2.  系統界面要同時支持WEB方式(B/S)和普通方式(C/S)瀏覽模式。

  3.  系統界面在風格和使用上應具有一致性,操作簡單。

  4.  系統界面支持多窗口顯示,在同一屏幕上顯示多種不同信息的內容。

  5.  系統界面要以動態圖標、顏色變化、聲音指示等多種手段體現整個系統的運行情況。

  6.  在監控部分界面的操控方面,系統的應用只需要操作鼠標便能實現各主要操控、調配及監視的功能運作,即點即得。系統界面高度圖形化,并能提供了大量的趨勢圖和圖表,使得操作者對所需的信息一目了然。

  1.1.6 系統技術與功能要求

  1.  系統技術要求:

  1)  應根據用戶使用和管理需求,把用戶軟、硬件平臺、網絡平臺、數據平臺等組成一個完整協調的集成系統,實現優化控制和管理,創造節能、高效、舒適、安全的環境。

  2)  集成系統應具備與各子系統聯網通訊的能力,實現各個系統之間的語言、數據、圖像的資源共享。

  3)  各子系統與集成系統之間可有不同的通訊、連接,子系統具有獨立的監控功能,不宜接受集成系統的統一控制,能夠將運行數據發送到集成系統,按照集成系統的指令改變狀態或運行方式,實現優化控制、管理。

  4)  應用集成應采用客戶端為瀏覽器的B/S/S的三層應用體系結構。整個系統由三個部分組成:客戶端、中間層應用服務器、數據庫服務器。應用系統的層次結構劃分為:用戶表示層、業務邏輯層、數據服務層,將經常會發生變化的核心業務邏輯進行抽取,并部署在與數據庫和客戶端不同的中間層。集成平臺或框架應采用國際、國內知名廠商產品,集成平臺不應與某一子系統硬件綁定或受制約,確保整個集成的開放性與設備的無關性。

  5)  模塊化設計,可以根據業主需求靈活客戶化定制,能確保系統擴充的方便性和經濟性。

  6)  采用跨平臺技術,支持Windows,Linux、Unix等多種操作,支持SQL Server、Oracle、DB2等多種數據庫,系統提供隨時、隨地的Internet訪問。

  7)  完善的報警管理和安全措施。系統的權限至少應有多級操作權限,支持系統自動注銷時間設置,可自動注銷當前登錄的客戶。

  8)  表示層用戶界面統一采用標準瀏覽器,無需安裝復雜的網絡、數據庫等連接,無需隨開發工具的界面控制驅動程序,如需要在瀏覽器中嵌入必要的界面控制內容,系統應提供簡便的自動下載及安裝功能,最大限度降低人工干預,降低系統的維護工.作量、維護成本,改善運行效率,可省去購買傳統系統中前端工作站軟件的費用。

  9)  支持多種報警傳送方式,其中包括e-mail電子郵件、傳真、SMS手機短信、彈出式網頁,為整個建筑物提供更為安全的故障處理機制。

  10) 系統架構必須采用與當今主流信息系統相同的架構,完全使用樓宇的綜合布線系統,能夠依托集成平臺開發后續的信息管理系統。

  11) 可接受時鐘系統的時鐘信息,并進行同步。

  2.  系統業務功能要求

  1)  全局監測和管理、歷史報表統計和趨勢分析:實時監視各子系統設備的運行狀況,并在地圖上顯示出來。打開相關的頁面,可實時地看到所管理的任何一個子系統的任一個設備或關鍵點的狀態,這些信息在頁面上以圖形、文字、動畫的方式顯示出來。各子系統的運行狀態歷史信息保存在數據庫中,可以生成管理員所需要的各種統計圖表,并能進行運行狀態趨勢分析。

  2)  重要公共場所應急預案及分析:智能樓宇信息系統應具備應對緊急情況的處理方案,通過對突發事件的分析,綜合管理、調動各子系統,從而具備較強的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

  3)  故障報警綜合處理:當某個設備或關鍵點發生異常或其他重要事件,系統會以報警、事件的形式,及時在頁面上用圖形、文字、動畫、聲音等方式表現出來;并且能夠根據事件性質提出事件重要性及依據數據共享及系統聯動原則提出事件影響范圍及對其他子系統的影響程度,并給出相應的解決建議及方案。報警信息應具備高效性,故障定位準確性,針對性,全面性。避免誤報、漏報、避免一個故障,多條報警信息,多條解決方案的情況出現。

  4)  系統要具有報警管理功能:系統的報警信號包括反映報警重要程度的報警級別、報警發生的子系統、報警的具體位置等,能根據報警級別決定報警信息的顯示顏色和順序,不同的報警可設置不同的聲音、提示語。

  5)  子系統間聯動控制:各子系統本身是獨立工作的系統,但智能集成系統將它們集成起來,可讓它們協同工作,一個子系統的動作可觸發另一個子系統的動作,即聯動。智能集成系統的聯動控制可采用軟件或硬件的方式去實現。在關健的地方可以軟、硬聯動同時用,以實現雙保險。

  6)  智能集成系統具有與各個子系統的通訊接口,集成了相關子系統的所有數據,對子系統擁有完整的數據采集及命令下達通道,集成系統具備了與運營需求相關的、可實現系統間協調工作的全部資源。集成系統軟件的邏輯判斷功能模塊從各子系統獲取必要的相關數據,經過自身的邏輯判斷,再將邏輯判斷的結果輸出到各相關子系統的控制系統,最終通過各子系統完成既定的控制功能,或為運營操作人員提供相關的、必要的操作序列。

  7)  綜合管理:智能集成系統應具備強大的數據庫管理功能,將各個子系統傳送來的信息進行分析、處理、綜合,并按規則進行記錄,創建相應的數據庫,并能產生各種豐富的管理報告、報表。軟件提供數據備份和恢復功能,提供系統運行記錄、故障報警記錄和用戶日志的查詢,查詢結果可以生成報表。

  8)  提供直觀、方便的管理工具,支持用戶多級管理、權限控制和審計。支持系統配置管理、系統安全運行管理,具備多層次管理的權限設置功能。

  9)  系統可以監視消防報警系統狀態,但不得對其進行控制

  1.1.7 軟件功能參數

  1.1.8 系統結構

  多進程、多線程的Win32規范設計

  基于Web的多層架構,支持B/S運行模型

  開放的數據接口,透明的網絡管理技術

  內嵌Script命令語言,滿足用戶各類需求

  完善的安全保障機制,提供多級權限管理

  基于OPC技術的、組件化的系統

  支持Windows xp/NT4.0/2000/2000 Server/2003平臺

  1.1.8.1 建筑自動化管理系統主要技術指標

  系統最大監控點數:100000

  系統實時數據傳送時間:≤1s

  系統控制命令傳送時間:≤1s

  系統聯動命令傳送時間:≤1.5s

  系統信息差錯率:≤10-6

  系統平均無故障時間:≥4320小時

  1.1.8.2 建筑自動化管理系統功能模塊

  1.OPC客戶端(OPC Client):系統底層服務程序,負責所有子系統的接入,負責從OPC服務器采集數據,接收OPC事件與報警服務器發送的事件和報警信息,并將采集到的數據通過動態庫寫入實時數據庫服務器(RDBS)。OPC客戶端程序在運行中能夠動態監視OPC服務器的運行狀態,控制OPC服務器的啟動與停止,并將從OPC服務器采集和接收到的數據信息以數據包形式顯示數據傳送情況,同時也能夠啟停數據的采集過程。

  2. 實時數據服務器(RDBS):存儲和管理實時及歷史數據,處理和實現用戶編寫的聯動處理邏輯代碼,為數據轉儲工具(DST)提供服務。

  3.系統配置工具(System Configure Tool):系統的二次開發人員對整個系統進行常規配置(包括后臺腳本配置、數據庫屬性、全局變量、子系統監控點配置、區域配置、IO驅動設置)、高級配置(包括權限配置、時間表配置、聯動配置、歷史數據配置)的工具。

  4.時間表任務調度  系統可以進行在線配置,按時間程序執行相應的操作,以節省費用,和提供方便。

  聯動任務調度 系統可以進行在線配置,聯動觸發條件滿足后要執行的聯動任務信息。

  權限管理  在系統中,系統改進和增強權限管理的功能,對每個人員能否訪問系統,以及每個人訪問系統時的各種操作能力,允許系統管理員進行限制和管理。賬戶管理主要包括用戶組管理、用戶管理,系統可以在線進行用戶權限管理。

  5. 系統路徑設置工具(BMSConfig):設置運行系統各種配置信息文件的路徑。

  6. 值班管理工具(OnDuty):值班臺。二十四小時運行,值班人員通過它監視系統任何時候有無異常事件發生,保證即使所有的IE客戶都關閉的情況下也不會有重要事件被忽略和遺漏。當異常發生時,值班臺可對系統報警、特殊事件提供多種形式處理(包括語音、聲光、傳呼報警等)。

  7. Web圖形組態工具:監控畫面編輯工具,用于生成和編輯監控組態畫面。二次開發人員使用此編輯工具,為每個具體工程開發各不相同的監控界面。

  8. 設備信息管理工具:設備管理是對智能樓宇所有運行設備的檔案、運行、維護、保養進行管理。主要包括設備檔案管理、設備運行管理、設備維修管理、設備保養管理、維修申請/工作單管理。

  1.1.9 硬件設備要求

  主要設備包括硬件設備的功能應滿足系統集成對數據計算的速度要求、對信息交換的帶寬要求、對信息存儲的容量要求、對系統管理的分布要求。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于廣電音視科技,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若有任何疑問,請與本文作者聯系或有侵權行為聯系本站刪除。(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不可轉載,轉載請注明來源)
掃一掃關注數字音視工程網公眾號

相關閱讀related

評論comment

 
驗證碼:
您還能輸入500
    lutube成人福利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