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大廠催促Mini LED供應鏈放量,封裝企業進退維谷
來源:高工新型 編輯:swallow 2020-02-28 09:29:57 加入收藏 咨詢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的爭論這次又在Mini LED市場引發不小的爭議,也讓顯示大廠和封裝龍頭們紛紛涉入其中。
包括洲明科技、利亞德、奧拓電子等顯示大廠近日紛紛表示,Mini LED顯示已經從原來的過渡產品一躍成為市場公認的主流方向,顯示屏廠家上中游供應鏈能夠盡快大規模量產,以期能夠將成本降下來,從而打開更大的市場空間和更多的應用領域 。
但作為Mini LED封裝器件主力供應商的封裝龍頭們,一方面也坦承Mini LED確實是市場方向,但另一方面卻也擔心大規模擴廠量產后,下游市場能否消化這些產能 ,畢竟白光器件的慘狀依然歷歷在目。
高工新型顯示通過調研了解到,目前有部分封裝大廠已經開始或者計劃在今年擴產Mini LED封裝,但也有一些封裝廠表示要再看一看市場發展形勢。
顯示企業盼供應鏈降成本
剛剛過去的ISE2020上,Mini LED一改過去的小眾形象,開始以主力軍的形式出現在各大顯示產業鏈企業的展臺上, 既有已經經過驗證的小批量量產產品,更有多家企業發布的新品。
據參加了ISE2020的奧拓電子相關人士透露,ISE 2020上,Mini LED獲得的市場認可度和關注度已越來越高。
希達電子深圳分公司總經理李海峰也告訴高工新型顯示,今年的ISE上,Mini LED產品有爆發之勢。
“在2月14日剛剛結束的2020年荷蘭ISE展上,眾多國內廠商展示了最新的Mini LED和Micro LED產品,這說明Mini LED顯示已經成為行業公認的發展方向 。”洲明科技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機構投者調研時表示,目前洲明的Mini LED產品均可量產,為未來走入智慧控制室、教育醫療屏、高端商業顯示、高清演播室、家庭影院等眾多領域做好了充足準備。
利亞德方面也表示,Mini和Micro的發展將分幾個階段推進,會先應用于背光和可穿戴設備;當規模效應出現后將推出自發光的屏顯產品。最后階段將是全面替代現已成熟的其他顯示產品。
據了解,利亞德與晶電的合資公司已在籌備注冊,預計2020年四季度將投產Mini/Micro LED。
但來自供應鏈的不暢也是顯示大廠對于Mini LED打開市場空間存在的最大隱憂。
洲明科技的相關負責人就表示,超小間距顯示產品(Mini LED)可能受制于供需等多方面因素,目前尚未放量,價格相對較高。當技術進一步成熟,量產達到一定階段,更多的應用領域和市場空間會被打開 。
問題被傳導至供應鏈封裝、材料、設備等環節,這其中封裝企業無疑是供應鏈最為重要的一環。
封裝大廠自思量
量產、擴產還是再看看形勢發展謀定再動就成為RGB封裝大廠們思量的問題。
”擴產其實很容易,上機器設備就行了,問題是生產出來的東西賣給誰?“有不愿透露姓名的封裝大廠銷售負責人告訴高工新型顯示,市場能不能接受,才是關鍵問題,畢竟Mini LED從成本價格上來說要比目前的產品明顯高出一塊。
這位負責人進一步分析說,以目前大家都看好的Mini LED背光來說,大尺寸背光主要市場還是TV(電視機),但目前普通的LCD電視價格已經非常低了,Mini 背光的話成本起碼高出目前的兩三成,消費者愿不愿意買單是個問題 ?
“目前的片源也沒辦法讓消費者體驗到普通LCD和Mini LED背光在顯示效果上的巨大差異,起碼差異沒那么明顯,消費者怎么愿意多花錢呢?“這位負責人表示,除非片源全面像4K、8K轉化,那Mini LED背光的顯示效果優勢才能得到最好的體現。
這一觀點也得到了業界的部分認同。
國星光電RGB事業部技術總監秦快也認為,4k、8K能讓Mini LED背光的優勢更加凸顯,才能讓普通消費者更加直觀的感受到色彩、畫質方面的不一樣。
另一RGB封裝大廠負責人也曾表示,擴產上量隨時可以進行,但還是要再看看市場發展再定。
大廠舉棋不定,中小封裝廠就更不敢輕舉妄動。
但包括國星光電在內等一些封裝巨頭還是開始加快Mini LED的擴產步伐。
目前國星光電已成立專門的Mini LED制造部門來應對2020年訂單需求,同時RGB事業部計劃投資5億元進行二期擴產,Mini LED的產能規劃上半年占比接近20%。
“Mini LED最開始被定義為過渡性產品,因 Micro LED在技術、行業及周期上短期內難以實現商業化。“秦快表示,現在看來國星光電認為隨著整個應用市場打開后,產品存在周期會比較長,Mini LED可能不是過渡期產品,而是進入市場主流時期 。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