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i LED黃金時代來了,兩岸LED企業搶攻
來源:數字音視工程網 編輯:swallow 2019-10-09 10:36:21 加入收藏 咨詢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今年以來,Mini LED產品頻頻亮相于各大展會,應用場景包含車載顯示、電競、筆記本電腦、電視等。Mini LED的定制產品也開始出現。 一方面是在展會上密集吸睛,另一方面各大廠商也在不斷推進Mini LED量產進程。
Mini LED 2025年市場規模預計達10.7億美元
Mini LED從終端應用場景來分,可以分為直接顯示與背光兩大場景。首先在直接顯示領域,可以從數據上看到,近年來小間距led無論是銷售量還是銷售額都是在逐年上升的。而mini LED技術作為小間距顯示屏的自然延伸,無論下游應用還是工藝技術均可做到無縫銜接,因此是受到了提攜作用。雖然說受制于成本因素,其在民營顯示市場的普及難度較大,但是在商業、專業顯示市場潛力較大,現在已經開始逐步應用于交通管理指揮中心,安防監控中心等政府采購項目了。
而Mini LED的背光產品主要集中在110寸以下的顯示領域,應用場景包括電視、手機、電競、車載LCD背光等。隨著5G商用穩步推進,高網速必將促進超高清視頻產業鏈不斷完善和快速成長,而以手機、電視為代表的高清終端作為產業鏈中至關重要的一環,則有望率先受益。mini LED背光顯示屏無論從畫質、飽和度、對比度均能達到4K、6K、8K的顯示效果,且產品壽命和性價比均顯著優于OLED顯示方案,將有望成為各主流廠商超高清顯示終端的最適宜選擇。
Mini LED顯示將應用于電視,手機,車載顯示,數字顯示(商業廣告與顯示等),預估2025年市場規模為10.7億美元。
2023年,預期采用Mini LED背光的TV背板市值將達到82億美金,其中20%的成本比例在Mini LED芯片。
企業布局
華燦光電
9月26日,華燦光電(300323)在深圳正式發布新一代Mini LED芯片產品。公司表示,新品發布標志著公司在微顯示領域技術進展方面取得新突破,并對未來技術展開新布局。
作為國內行業規模第二的LED芯片企業,華燦光電對于Mini LED以及Micro LED產品,在外延和芯片工藝方面進行了全方位優化,已經取得了多項技術突破。
據介紹,華燦光電此次發布的Mini BGB LED芯片和背光用 Mini LED芯片,分別應用于電視和消費電子、車載顯示屏,產品從光效、耐電流沖擊能力到一致性和可靠性,都有大幅提升和優化。
在Mini RGB LED芯片技術優化方面,華燦設計了高效鈍化層的制作,對金屬連接層進行平滑覆蓋,并針對Mura效應這一COB封裝形式中常見的顯示異常,華燦光電通過特有的芯片混編技術,可以消除COB應用情況下的Mura效應。此外,隨著芯片尺寸的持續減小,免錫膏方案將成為提高良率降低成本的關鍵,對此華燦光電也實現了將錫球直接制作在Mini LED芯片電極上的技術應用。在Mini BLU芯片技術優化方面,華燦光電優化了膜層結構設計,調節芯片出光,更易實現超薄設計。
在Micro LED芯片技術優化方面,華燦進行了深刻蝕斜角優化,從而實現了微米級工藝線寬控制,并且選擇襯底激光剝離技術。
在紅光Mini LED芯片技術方面,華燦開發出高鍵合良率的轉移和鍵合工藝;并設計了頂傷防護層,優化材料沉積工藝,增強膜質,保證無外延頂傷風險。
在背光Mini LED芯片技術方面,華燦光電優化了膜層結構設計,調節芯片出光,更易實現超薄設計。
在Micro-LED芯片方面,華燦光電在Sub微米級的工藝線寬控制、芯片側面漏電保護、襯底剝離技術(批量芯片轉移)、陣列鍵合技術(陣列轉移鍵合)、Micro LED的光形與取光調控方面取得了較好的結果。目前所獲得的的芯片良率可以達到5個9的水平,紅光Micro LED效率也到達了國際領先水平,并針對不同轉移方式,可以提供多種形式的Micro LED樣品。
“LED自發光顯示微縮化的核心就是Mini/Micro-LED芯片。”華燦光電副總裁王江波博士介紹,華燦光電Mini-LED新品擁有著眾多華燦特有的技術特點,可以滿足下游客戶的需求。
據王江波博士介紹,在未來技術布局上,華燦光電全面布局新一代顯示芯片專利,從外延結構、芯片結構、工藝生產流程等方面全方位布局。目前共計有申請專利88件,其中發明專利77件,實用新型專利11件;共計有授權專利40件,其中發明專利29件,實用新型專利1件。
專業機構調查顯示,Mini LED顯示將應用于電視、手機、車載顯示、數字顯示(商業廣告與顯示等),預估2025年市場規模為10.7億美元。2023年,預期采用Mini LED背光的TV背板市值將達到82億美元,其中20%的成本比例在Mini LED芯片。
產業鏈上中下游及相關設備、材料廠商的配合決定著Mini/Micro LED發展的時間及成本等一系列的問題。
因此華燦光電與多家知名企業的微顯示戰略合作簽約儀式也成為本次發布會的焦點。此次華燦光電與高端顯示產業鏈主流企業京東方、夏普、群創光電、洲明科技、希達電子、雷曼光電和中麒光電等七家企業簽署了微顯示戰略合作。
華星光電
華為日前在德國慕尼黑召開的新品發表會上,除推出重量級產品Mate 30系列旗艦機之外,還推出了華為智慧屏幕(HUAWEI Vision TV),目前在華為官網上架55吋和65吋規格,華為并透露,85吋等其他尺寸產品也已在路上。據報導,電視產品最主要元器件是屏幕,占電視80%左右的成本。據面板供應鏈高層表示,TCL集團旗下華星光電,現階段為華為65吋電視屏幕的獨家供應商。
據了解,華為的供應商體系一般會有三類公司,在其內部叫做一供、二供和三供;一供占比70%,二供和三供合計占30%左右。對于華為在新產品中優先選擇中國供應鏈,業內人士分析,其核心原因在于,華為對電視產品的銷量信心十足,因此要搭建穩定的供應商體系。
據供應鏈人士指出,華為目標在未來3年內,獲得中國全國20%的電視面板產能,一年出貨量達到1,000萬臺,換言之,華為電視未來的目標是中國全國第一,如果要實現此目標,意味著華為需要選擇更多優質的供應鏈做為保障。
據面板公司高層表示,華為需要構建穩定的中國國內供應鏈體系,華星光電跟三星相比產品差距不大,性價比也更高。華星光電表示,華為電視使用的是量子技術,現在有量子顆粒和量子點膜兩種技術方向,全球在做量子的公司只有兩家,一個是三星,另外一家就是華星光電。而三星不太適合華為的原因在于,這家公司正不斷關掉大屏幕產線,只專注超高階產品。
華星光電指出,目前面板客戶購買量排名第一的三星,占比45%左右;華為第二,占比20%,除此之外還有OPPO、vivo等客戶;但今年第四季之后,華為占比會達到30%,并成為第一大客戶。
今年8月30日,華星光電發表了基于Mini LED技術的新一代屏幕,采用了TFT-LCD制程結合非晶硅玻璃基板驅動LED背光。
上述面板供應鏈人士說,下一代華為電視產品很大可能會選擇Mini LED技術,而不是選擇OLED。因此,華星光電很有可能在2020年繼續獨家供應華為。
國星光電
由TCL打造的132吋4K高清顯示屏“The Cinema Wall”在2019IFA展會上嶄露頭角后,憑借其震撼的視覺體驗效果,引起了消費電子行業的廣泛關注。The Cinema Wall 的核心元器件是由國星光電RGB超級事業部提供的Mini LED IMD-M07,自問世以來,因其杰出的畫質,高對比度高亮度,以及對細節的極致追求,得到了行業內的一致認可。此次與TCL強強聯手,打造與液晶相媲美的顯示屏,再一次引領了視界新潮流。
作為目前最新一代的顯示技術,Mini LED顯示的發展極為迅猛。RGB超級事業部在過去一年多時間里根據不同應用場景打造出一系列Mini LED產品,引領行業發展。
隨著產業鏈上中下游的龍頭企業紛紛涉入Mini LED領域, RGB超級事業部朝向更精細的點間距推進,在今年6月的美國Infocomm展上正式發布IMD-M07。IMD-M07 是LED顯示對接液晶點間距的首款產品,代表整個行業在MINI技術上的新突破,也意味著向液晶轉化成功邁出第一步。
作為MINI系列第二代新型產品,顯示技術上做出了更深層次的探索,擁有杰出的畫質、對比度、亮度,可完美實現HDR,組裝成的超大顯示器由獨立的自發光微型LED模塊組成,通過成百上千萬能夠自主發光的紅、綠、藍色無機微型化LED芯片,可以在屏幕上創造出鮮艷的色彩。
超大高清化不僅僅可以將房間的任何一面墻變成熒幕,更獨特的地方在于它在定制化服務上做到了足夠靈活,能夠充分匹配各種類型的需求。終端可以實現三個方面的自由:尺寸自由、比例自由、分辨率自由。
M07采用目前市面上主流的Mini顯示(Pitch1.0-0.5)封裝形式:IMD集成矩陣封裝,具有防磕碰、高對比度、外觀及光電參數一致性好等特點。與此同時,技術可以實現高效率生產(如SMT技術),后期維修便捷。因為使用全RGB Flip Chip Bonding工藝,IMD-M07芯片較于Wire Bonding有更高的焊點可靠性,加上芯片高精度分選,滿足DCI-P3色域,在高亮度時能滿足動態HDR10顯示效果,外觀一致的啞黑色也使對比度可實現1000000:1。
晶電
臺灣芯片廠晶元光電表示,本季步入傳統旺季,晶電客戶端拉貨動能已較上季成長,雖然受貿易戰等影響與去年同期相較之下,下半年終端需求相對疲弱,但營運已于今年第1季落底,第3季電視、手機背光需求均有所成長,訂單量估將季增約5至10%。
晶電400微米Mini LED RGB顯示屏封裝已于去年第3季量產,Mini LED背光產品則在去年下半年量產,小量出貨包括27吋電競顯示屏幕與100多吋的大型顯示屏幕,今年供應鏈應用已近成熟,客戶終端產品可望于第4季問世,且由于Mini LED單價高,若稼動率同步拉升,有助推升毛利率表現。
億光
億光全力搶進Mini LED市場,董事長葉寅夫日前表示,億光提供Mini LED給客戶,主要運用于車用和電競屏幕等,目前小量生產,預期明年放量。下半年進入電子消費性旺季,有看到終端需求回穩,業績表現將優于上半年。
葉寅夫表示,目前Mini LED產品主要以顯示器背光,及車用與電競等較高價的終端應用產品為主,看好明年Mini LED市場,可望有更多應用出現,相關產品量產的比例也會提升,今年億光Mini LED業務營收占比還是很小。
展望后市,葉寅夫指出,由于受到美中貿易戰影響,對后市展望仍看不清楚,但由于產品線有所調整,逐步降低照明與背光產品比重,提升LED與可見光產品業務,布局工業用光耦合器、植物照明應用或AIOT相關領域,受惠產品線調整,下半年營運將優于上半年。
億光近來積極布局車用市場,車用 LED 去年營收約達 14.87 億元(新臺幣,下同),占整體營收占比約 6%,目前已量產頭燈用LED,打入歐美一級車廠,并計劃與德國廠商海拉 (Hella)共同開發矩陣式頭燈,用于今年新車款。Mini LED車用產品方面,今年已推出尾燈用的Mini LED概念產品,明年可望正式導入使用。(來源:鉅亨網)
隆達
隆達Mini LED背光應用從電視、顯示器、筆電到VR全系列產品,公司認為明年會有更多客戶導入Mini LED,樂觀看待終端需求成長,今年Mini LED、VCSEL等新事業營收比重落在一到兩成,2020年新事業營收貢獻拉升到兩成以上,其中Mini LED相關產品前景占新事業部門比重將達50%。隆達近期在技術上的突破,就是推出整合式I-Mini Blue背光燈板,把Mini LED藍光晶粒、驅動IC整合于燈板上,可達到高對比、薄型化,降低模組組裝成本。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