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與三星8K之爭 過渡產品該如何命名?
來源:業績榜 編輯:swallow 2019-09-23 15:41:52 加入收藏 咨詢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不久前,韓國第二大家電生產商LG電子在歐洲最大消費性電子展“IFA 2019”上公開“點名”三星電子,稱三星生產的8K電視機未達到國際標準。而據韓國《京鄉新聞》報道,LG電子方面認為,三星電子的QLED TV(量子電視)的畫質清晰度方面未達國際組織公認的8K電視標準,實際上是在欺騙消費者。報道中同時指出,LG之前也有過類似的言論,但這是LG首次公開點名三星。LG電子電視業務運營中心執行副總裁樸亨世日前在“IFA 2019”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我們認為三星的8K電視并不是真正的8K”,“消費者需要知道他們購買的產品不值那個價錢”。
針對LG電子的指責,三星電子VD事業部長(影像顯示器部門)韓宗熙社長則反擊稱,三星領導著8K領域發展,LG電子發表這樣的言論令人感到遺憾,不論在哪個地方,為了追上第一名,誹謗都是基本的招式。
隨著5G時代的即將到來,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構筑基于5G時代的超高清播放生態圈,作為未來“5G+8K”時代的重要通道之一,各個廠商也相繼推出了各自的8K超高清LED顯示產品。然而眾所周知,技術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技術發展初期,為了爭奪“首發”與“新技術”帶來的廣告效應,往往有廠商會將那些介于新老技術之間,通過降低某些參數來達到提升表現屬性的產品以新技術的名義進行銷售。這種銷售手段事實上早已屢見不鮮,以手機銷售為例,早期某些山寨機型以“X百萬像素攝像頭”為噱頭銷售手機,實際上就是將單個像素進行復制以使像素數達到宣傳數量,而實際效果卻完全達不到宣傳像素數量應達到的真實效果。
8K超高清顯示也是如此,根據國際的8K超高畫質電視(SHV)標準,只有滿足分辨率7,680 × 4,320像素,色深12位,幀速率每秒120幀等一系列數據,才能被稱為8K超高清顯示,然而要達到真正的8K分辨率,也就意味著,每秒必須傳輸高達近40億個像素的數據。對于處理這樣龐大的數據量,從理論上來說以現階段的通信技術水平相對還是有些困難,因此在保證分辨率的情況下,就和當年4K剛剛興起時的“真假4K”之爭一樣,將幀速率減半以降低每秒數據處理量,作為提升清晰度的權宜之計。而真正8K分辨率所帶的數據變化,除了處理的像素數據更加龐大以外,為了能呈現出更加清晰與詳細的細節,必須要保證對于每個像素的亮度和色域的把控都要更加精確,才能使得8K畫面具有更好的視覺效果,而對于LED顯示生產方面而言,如何保證像素點的量產良品率以及色彩轉換的效率,依舊是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
因此,在5G時代到來之前,從技術層面上來講,做到真正的8K而不是單純的7,680 × 4,320像素分辨率還有一定的難度,但是單純從商業角度來說,畢竟無論是“首發”還是“8K”都具備著相當高的商業價值,隨著5G技術的日趨成熟,因此廠商之間在爭奪“首發”榮譽的同時,以8K作為宣發手段并無可厚非。但是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各LED企業在超高清顯示屏方面持續不斷的研發投入,真正的8K超高清顯示時代到來,也只是時間的問題。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