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首頁
數字音視工程網

微信公眾號

數字音視工程網

手機DAV

null
null
null
卓華,
招商,
null
null
null
快捷,
null

我的位置:

share

量產在即,廠商競相發布Micro LED產品

來源:廣東LED        編輯:lsy631994092    2019-06-05 10:22:16     加入收藏    咨詢

咨詢
所在單位:*
姓名:*
手機:*
職位:
郵箱:*
其他聯系方式:
咨詢內容:
驗證碼:
不能為空 驗證碼錯誤
確定

Micro-LED開發商glō與日本顯示器制造商Kyocera合作展示了1.8英寸微型LED顯示屏,分辨率為256x256(200 PPI)。其中Kyocera提供了LTPS背板和驅動技術,同時提供其InGaN RGB微型LED及其傳輸技術。

  Micro LED作為新一代顯示屏技術,備受業界矚目。Micro LED顯示技術突破量產關卡蓄勢待發。全球廠商持續投入資源,加緊研發 Micro LED,并相繼推出相關產品。 

  glō與Kyocera合作開發1.8英寸Micro LED

  Micro-LED開發商glō與日本顯示器制造商Kyocera合作展示了1.8英寸微型LED顯示屏,分辨率為256x256(200 PPI)。其中Kyocera提供了LTPS背板和驅動技術,同時提供其InGaN RGB微型LED及其傳輸技術。

  Glo表示,其微型LED技術可以生產從微型顯示器到智能手機大小的面板的顯示器,并在SID DisplayWeek 2019上展示了幾種這樣的面板。

  glō是一家瑞典 - 美國微型LED公司,自2018年顯示周與和JDC展出世界上最亮的微型LED顯示屏以來,它一直在推進其微型LED技術。2019年,該公司與Kyocera展示了四款微型LED顯示器原型,包括智能手表顯示器,AR顯示器,HUD和智能手機大小的面板。

  glō的解決方案采用兩種技術,RGB InGaN Micro LED和直接晶圓轉移到不同的基板材料上,包括硅(CMOS),玻璃(LTOS)或甚至柔性基板。 glō通過傳統的LED制造設備生產RGB Micro LED,芯片尺寸為20μm至1.8μm。其RGB LED可以實現寬色域(150%NTSC或120%DCI-P3)和非常高的亮度。

  glō指出,它已與最大的LED制造商之一建立了制造合作伙伴關系,以生產微型LED,并與最大顯示器制造商之一建立了合作關系。(來源:LEDinside)

  美國初創公司推出最小最密集的Micro LED

  在世界增強現實博覽會(AWE)上,主打“Invisible Computing”AR綜合開發平臺的Mojo Vision展示了一款全新的14000 ppi微型顯示屏原型。據悉,這是有史以來體積最小(0.48毫米)、像素密度最高的動態顯示屏。

  圖片來源:Mojo Vision

  據了解,Mojo Vision這款原型顯示屏基于Micro LED,像素間距達1.8μm,次像素間距超過14000 ppi,次像素密度超過200Mppi²。色彩方面,僅能顯示綠色,該公司產品和市場部門高級副總裁Steve Sinclair表示,這款屏幕也可以用于夜視鏡中。據悉,Sinclair曾就職于惠普和蘋果,還曾擔任iPhone部門產品經理6年。

  在展示中,透過顯微鏡才能夠看到顯示屏上顯示的動態圖。據稱,即使是透過顯微鏡查看那塊屏幕,顯示效果也足夠清晰。

  圖片來源:Mojo Vision

  此前我們并不清楚原意為隱形計算的“Invisible Computing”到底是什么意思,這一次終于得到了解答。據Sinclair稱,Mojo Vision的顯示屏在你需要的時候會提供信息,不需要的時候它不會干擾你的視線,這被我們稱為“Invisible Computing”。

  他也十分看好Micro LED在AR/VR近眼光學上的應用,表示:它既可以用于戶外(亮度是現有OLED技術的10倍),也能控制耗電(耗電量是現有LCD技術的10%),我們正在想辦法縮小像素體積。

  圖片來源:Mojo Vision

  關于其MicroLED顯示屏的用途,Sinclair沒有詳細描述,只是說:這項技術突破是Mojo Vision AR解決方案開發的關鍵,它會從根本上改變計算和通信的未來。目前,Mojo Vision在探索接受和分享信息的新方式,實現更快的速度,且不干擾用戶對外界事物的感知。

  據悉,Mojo Vision目前總共獲得1.08億美元融資,參與投資的公司包括谷歌、惠普、摩托羅拉、LG、Kakao等。(來源:青亭網)

  EOSRL在MicroLED芯片巨量轉移技術上實現突破

  據悉,臺灣工業技術研究院(ITRI)下屬的電子與光電子系統研究實驗室(EOSRL)日前宣布,在MicroLED芯片巨量轉移技術上實現了重大突破。

  EOSRL總監表示,多年來,EOSRL一直在通過與LED驅動IC設計公司聚積科技和MicroLED顯示器制造商PlayNitride合作,進行Micro LED巨量轉移技術的研發。

  因為MicroLED技術的商業應用取決于產量和巨量轉移效率是否足夠高,以使產品成本保持在可接受的水平。一些Micro LED制造商聲稱在巨量轉移方面取得了成功,但事實上,他們的巨量轉移過程耗時太長,以至于商業化的成本太高。

  Wu指出,EOSRL能夠在一小時內巨量轉移多達10,000個Micro LED,并將于2019年第四季度開始試生產。此前在5月14日至16日舉行的SID展示周上,EOSRL就展示了將Micro LED巨量轉移到PCB、PI(聚酰亞胺)和玻璃基板上的技術。

  聚積科技表示,基板材料的選擇取決于Micro LED的應用,玻璃基板適用于電視和智能手機,PCB基板適用于大尺寸MicroLED顯示屏,硅晶圓則是適用于頭戴式智能設備顯示器。

  三星Micro LED TV難入主家用電器

  CINNO Research 產業資訊,三星Micro LED TV入主家用電器或仍需漫長時間,主要原因為高成本壁壘和技術課題尚有待解決。

  三星電子從去年2月開始針對B2C市場開售Micro LED The Wall,但實際銷售量卻只有兩位數。也有推測一整年的銷售量或不超50臺。

  The Wall是三星針對于企業、博物館、電視臺等商用市場推出的Micro LED TV。今年三星還計劃增加家用75吋The Wall Luxury敲開B2C市場。與針對商業用途的The Wall Professional不同,The Wall Luxury針對的是家庭娛樂市場,并配有家庭影院功能。但因過高的價格壓力導致需求受限。市場上售賣的The Wall Professional基本為定制,價格約在1.5億至3億韓幣(約合87萬到174萬人民幣),后續的The Wall Luxury價格定位計劃也在類似水平。

  有市調機構認為今年三星的B2C Micro LED TV The Wall銷量最高不會超過50臺,除非能有大幅降價,5年內很難實現大眾化。

  而Micro LED的Transfer技術也是未解難題。Transfer即是把LED芯片轉移至基板的作業,而此技術尚不成熟。

  2017年三星曾評估收購臺灣錼創提速Transfer技術,而最終三星的卻只進行投資并未收購。推測其背景就是錼創的技術完成度不如預期。

  業界人士認為,若無Transfer技術支撐,良率很難有提升。業界依然質疑三星的Micro LED是否真正能成為B2C市場的主流產品之一。

  而制造成本也是其中的問題點之一。因Micro LED在pixel故障時無法進行整片高價面板的替換,基本采用Sub Pixel以備使用中的Pixel壞死。因此Micro LED相較于OLED或LCD降低成本是難上加難。據推測Micro LED的成本約為LCD的11倍之差。所以很多分析認為數年內Micro LED很難替代 QLED或OLED TV。

  三星電子社長韓宗熙(圖片來源:daily.hankooki)

  三星電子計劃從今年起正式擴張Micro LED TV市場。蘋果、索尼、JDI等國際企業也是均有積極籌備相關技術。三星的市場開拓戰略如何展開將是業界最大的關注點。

  三星電子相關人士表示:暫時很難推定B2C Micro LED TV上市時間。The Wall Luxury比The Wall Professional更薄,將針對的是家庭娛樂市場。(來源:微信公眾號CINNO)

  

  

 

  瑞豐光電發布點間距為0.49mm的Micro LED

  5月26日,瑞豐光電公布新一代μLED顯示技術喬戈里K2系列最新進展,該產品是一款全μLED晶片封裝,模組像素點間距為0.49mm,實現當前全球最小點間距密度的μLED顯示模組技術又一創新突破。而且該顯示模組為RGB LED晶片自主發光和混色,具有廣色域、高色純度、色彩還原真實等特點。

  中試樣機圖片

  中試樣機DEMO

  -廣東LED -

  發現半導體新方式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于廣東LED,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若有任何疑問,請與本文作者聯系或有侵權行為聯系本站刪除。(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不可轉載,轉載請注明來源)
掃一掃關注數字音視工程網公眾號

相關閱讀related

評論comment

 
驗證碼:
您還能輸入500
    lutube成人福利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