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北京INFOCOMM展,東微推“融合通訊”, AV行業的下一個風口?
來源:數字音視工程網 編輯:胡燕 2017-04-26 16:36:33 加入收藏 咨詢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專訪東微市場經理諶淑蘭女士
2017于4月14日,亞太地區最具規模的專業視聽展覽會——InfoComm China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圓滿落下帷幕。據悉,本次展會突破新高,吸引了來自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0多家參展商參加。本屆Infocomm展,東微全新突破升級的數字音頻處理器 ,獨具匠心的智能語音系列 ,以及您所期待的MIDIS系統 和你從未見過的神秘新品 震撼來襲,各系產品齊齊亮相,在國家會議中心擺開一場科技華筵。在展會上,數字音視網記者有幸采訪到東微市場部經理諶淑蘭女士,做了進一步的詳細了解。
東微市場經理諶淑蘭女士
東微市場經理諶經理 的回答詳細,句句在理,為了更好的表達諶經理 的原意以及對讀者們的理解,這一部分,筆者將采用原對話形式+解釋的形式為大家呈現。
數字音視工程網: 東微作為國內音視頻業界的領先者,在本次InfoComm展上帶來了哪些產品?其中主打的產品是什么?它們有什么亮點和創新之處?
諶經理: 近年來,隨著AV/IT技術的不斷融合,分布式正成為信號處理領域的技術熱點。東微目前正在打造AV系統服務平臺和整體方案提供商,不單做產品研發、推陳布新。在教育、指揮中心、軍警部隊、智能建筑、音視頻等行業為客戶打造AV系統整體解決方案。據諶經理介紹,現在音視頻行業廠商眾多,很多廠商做的是單項產品或是整個系統的單一子系統產品,而東微現在做的是針對行業的實際應用打造系統性的產品、方案。產品的在每一個項目的實地應用,東微都會進行深度研究和規劃、提供系統性的解決方案,提供完備的配套服務,音視頻行業中不管是橫向、縱向東微都已經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每年的Infocomm展會,東微都會推出引領行業的新品,根據近年市場的需求和東微的產品戰略,今年東微推出了——融合通訊 ,MIDIS多媒體信息分布式交互系統! 系統支持4K / FPS60 / 4:4:4 超高清分辨率,廣電級別的市場應用,但這也只是MIDIS系統中的一小部分特性。東微分布式系統在行業內一直處于領先狀態,東微擁有強大的研發團隊及技術實力,距離推出分布式已經有4-5年的時間,MIDIS系統已經得到逾萬個國家重點項目的充分印證,率先解決了很多分布式系統的技術難點,處于行業內領先地位。“融合通訊、AV系統新生態”他的重點是融合通訊:在MIDIS系統里:音頻、視頻、控制、數據等基于網絡基層技術融合匯聚、同網同傳,互聯互通,面對海量高壓數據游刃有余。
另外,無紙化會議可以無縫接入東微MIDIS多媒體信息分布式交互系統。 目前的大部分無紙化會議系統主要是集中在本地通訊、本地無紙化,與本地的文件同步;而東微可以實現遠程無紙化,每一臺桌面一體機除了實現本地同步以外,還可以發送到領導決策室、指揮平臺、任何一個領導的接收中心,實現了遠程通訊,達到會議高效、省時的效果。東微打造的是一個真正能做到高效輕松的無紙化會議系統:客戶不需要額外增加本地無紙化會議系統,也不需要再從各個廠商尋找匹配的會議產品和考慮軟件的兼容等問題,客戶只需東微一套系統方案便可滿足會務全部需求。
除了業界領先的分布式技術,本次Infocomm展會,東微還展出了NEREUS系列智能語音系統和DSP數字音頻系統 。NEREUS智能語音系統迎合教育行業做了專屬優化,針對一些小型的會議、小型的教室、錄播教室、演講會議室等項目上的擴音系統,實現智能擴音,比如:我們四川大學的項目中,教師只需帶一個調麥便可實現智能拾音和擴聲。智能語音系統最大的特性是吊麥,不僅經濟并且實用,性價比高。
東微DSP數字音頻系統,也是這次展會的重要展示產品。東微數字音頻處理器搭載了高性能DSP處理芯片,采用了新一代的核心算法AFC、AEC,為你提供卓越的聲音品質。獨特的音頻總線優化設計和全功能矩陣混音算法使現場試聽極具沖擊力,讓人印象深刻。TCP/IP控制方式,輕松實現遠程控制。完美契合各類場所音頻處理器和傳輸的需求。
東微是最早致力于數字音視系統的企業,在數字音頻領域擁有眾多的核心技術和成熟的管理體系,由于在數字音頻領域行業內領先的優勢,后續又優先開發了分布式系統,行業內排名是數一數二的企業。
此外,東微在infocom展出了一個新品—智能功放DXi 2000!內置全功能浮點DSP處理器,擁有專業級的音頻輸出品質。整機全功能保護,電軟啟動,PFC開環同步開關電源設計,反映迅速、準確,寬電壓功率強勁,可以實現高效“大師級”的音效處理,智能功放產品市面上很少有能達到和DXi 2000同一級別的產品。
數字音視工程網: 作為亞太地區最具規模和影響力的專業視聽展會,今年InfoComm展吸引了眾多廠商前來參展。那么,在本次展會上,與同類型的企業相比,您認為貴公司的核心優勢在哪里?
諶經理:現在很多企業跟風做分布式系統,打著分布式概念,但只是實現數據部分的分布式,它只能叫部分分布式。東微做的“融合通訊”要把通訊的內容基于本地化網絡底層技術實現通訊,而很多廠商是做不到的。另外,通訊必須是音視頻同步,單個信息與信息之間可以進行通訊,而現在很多廠商他只能實現單個的音頻或者視頻傳輸,音視頻無法達到同步。例如:東微要展示一個播放內容,在控制界面點擊播放,不用點發送、傳輸,就可以達到實時播放,零延時,直接達到同步的效果;而其它廠商是有延時的。東微只需要做的是接入東微的數據盒子,基于網絡就可以實現本地或遠程的音視頻同步。
數字音視工程網: 據說東微在5月份會有新的無紙化會議系統產品上市,那么和臺電、華會通等同行業相比,東微的產品有什么樣的亮點和優勢呢?
諶經理: 首先對于客戶來講,無紙化是會議中心的一個子系統,主要還是要實現一個會議中心、會議集群的效果 ,東微的無紙化會議系統是基于網線傳輸將音頻、視頻、控制信號統一成數字信號實現音視頻同步。國內很多廠商暫時無法做到東微的技術標準,要實現多個會議室集群,主要核心在于高清、同步傳輸的功能。東微的無紙化會議系統,既能夠做無紙化會議,又可以無縫對接到MIDIS系統,不需要各方面的軟件做多方配合,節省很多人力成本、施工成本、技術配合成本,對于用戶的需求是一個合理選擇。
如果說用戶只是單純的做本地無紙化會議,不考慮以后的會議集群,那么用戶既可以選擇我們東微的產品,也可以選擇友商的產品。當用戶的視角是集中在會議集群的應用時會發現高清、同步傳輸的功能的重要性,到時候市場上大部分做的會議系統基本上都會以東微系統技術為中心。
市場上無紙化會議的概念很多要比東微的融合通訊的概念較早,也已經有很多已經布署了無紙化會議系統,但是東微MIDIS系統系統可以和現有的無紙化系統對接,讓用戶放心的去搭建會議集群,基于網絡基層技術多個會議室通過MIDIS系統可以實現音視頻同步傳輸,也可以通過指揮中心總控室統一管控多個會議室。
如果用戶還沒有搭建無紙化會議集群系統,用戶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選擇,一般用戶會先選擇主要功能,然后再去增配附加功能,當附加功能和用戶的主要功能完全無縫結合的時候,用戶就會更趨向于我們東微整體系統決絕方案的產品。
數字音視工程網: 貴公司現在的市場拓展重點是在哪里?對于2017年又有哪些目標和規劃呢?
諶經理: 東微現在開始推精品和爆品,精品定位在中高端,爆品定位在性價比高,需要對產品的性能、可靠性、性價比方面做一個重新的調整,即一款價格相同,但品質東微最優的產品。
數字音視工程網: 近年來,隨著AV/IT技術的不斷融合,分布式正成為信號處理領域的技術熱點。據了解,東微目前也一直專注于網絡分布式處理技術的研究。那么,從您多年的從業角度來看,您認為分布式處理領域的市場現狀如何?分布式處理領域的下一步發展趨勢又是什么?東微又將如何應對此趨勢?
諶經理: 我個人認為,目前各家企業在推生態環保,生態環保主要是高效、節能。一方面是高效,可以節省大量的人力成本,做到真正的智能化;另一方面就是節能,比如基于網絡POE,可以降低功耗。
未來包括生態在內的各方面都會趨向于環保和節能,以后不用過多的人力成本,也不需要太多的設備處理,就能達到真正的高效的系統方案,可以肯定是現在各行各業的企業全部在趨向這方面發展。現在很多高效的功能可能需要用到轉接處理設備,但未來肯定不需要,可能只是集中到大屏里,或者是集中到我們現在的服務器中,或者說集中在我們拼接高清輸入輸出的平臺接口機里面、或者集中在我們相應的節點,它會完美的結合,就像我們剛才談論的無紙化會議它未來也會做結合,未來肯定是所有的設備、所有的功能會簡化為一體,把所有的功能升級完善,用最少的設備、最少的布線、最少的人力達到最優的性能,真正實現環保、生態、節能。
本次Infocomm展是專業的展會,我們真正面對的是各種細分應用的行業領域。在分布式系統的應用中,東微開發出來的行業包含政府、警、部隊、教育行業、交通行業、安防等行業。另外我們現在大力推動的比如交通行業里的交通指揮中心,它需要把所有的信息集中到一個平臺統一管理,接入海量視頻、海量音頻對接管理做到實時通訊,這些涉及到不同的區域、上下級交流、道路監控、很多點的接入等全部會用到分布式系統。教育行業也是一樣,東微的數字校園理念中,校園的每個教室也需要實現音視頻的對接、校園廣播。酒店行業也需要統一管理,單個酒店的樓道、出入口,連鎖酒店上下級的對接也需要實現統一管理,所以說行業是沒有限制的,只是看行業的發展和我們的覺悟。未來,分布式系統會越來越多的應用到各個領域。
音視頻整個行業隨著以后的發展,很多公司也會被淘汰,因為他們都是在跟著別人走,不能結合行業做一些推陳布新,沒有自己核心的技術團隊、研發團隊。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