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2.45GHz射頻識別國標通過DIS投票
來源:數字音視工程網 編輯:航行150 2015-12-01 13:44:40 加入收藏 咨詢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2015年11月13日,由我國主導提交的2.45GHz射頻識別空中接口協議國際標準提案以14票贊成、1票反對的成績順利通過了國際標準草案(DIS)投票。
我國2.45GHz射頻識別國標通過DIS投票
提案由信標委秘書處承擔單位電子標準院組織國內專家提出并于2014年4月正式通過了NP立項。其技術內容在國家標準《信息技術射頻識別2.45GHz空中接口協議》(GB/T28925-2012)的基礎上進行了修改完善,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主要規定了工作在2.45GHz頻段的有源RFID系統中讀寫器與標簽之間的空中接口通信協議及工作方法。
作為物聯網基礎核心技術標準,該提案首次將RFID技術與傳感器技術相結合,將在集裝箱管理、資產監控、人員監控、車輛及船舶識別等復雜的物聯網應用環境中得到廣泛應用。目前,我國企業已開發出符合該標準提案的標簽和讀寫器等產品,相關產品已經在中國長江三角洲和京杭運河船只的精準識別和電子自動通關等方面得到了應用。
目前,中國國內企業已經開發出符合本提案的標簽和讀寫器等產品,相關產品已經在中國長江三角洲和京杭運河船只的精準識別和電子自動通關等方面得到了廣泛應用。
通過2.45GHzRFID系統內航船舶管理可實現以下功能:
給過往船舶提供科學可靠的通航信息——LED、語音實時提示當前內、外河水位、半小時后、一小時后潮位、船舶通航時間等信息,給管理者和船舶提供科學的通航數據。
自動排隊——根據閘室的實際長、寬建立排隊模型,船舶按“先到先進”的原則進入模型。
自動通航——系統自動發布通航指令給監控系統并執行,閘門全開,紅綠燈切換后系統通過語音、LED通知船舶進入閘室,系統統計到所有船舶進入閘室后自動完成后續流程。
超高、超深判別——根據基礎資料和當前水位計算判斷是否有超高、超深,其中從外河進入內河按滿載計算、從內河進入外河按空載計算,超高、超深只能作為一種輔助判別手段。
通航數據統計分析——根據分析統計數據,管理層可以更全面的了解每個時期的通航量,針對各個時段合理分配人員。
設備實時監控管理——對現場所有RFID設備進行實時監視,如有設備發生故障立即報警,提示用戶進行處理,正常設備實時顯示所采集到的船舶信息。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