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首頁
數字音視工程網

微信公眾號

數字音視工程網

手機DAV

null
null
null
卓華,
招商,
null
null
null
快捷,
null

我的位置:

share

美國媒體紛紛布局虛擬現實技術

來源:數字音視工程網        編輯:航行150    2015-11-09 11:33:27     加入收藏    咨詢

咨詢
所在單位:*
姓名:*
手機:*
職位:
郵箱:*
其他聯系方式:
咨詢內容:
驗證碼:
不能為空 驗證碼錯誤
確定

  2016年被視為虛擬現實技術元年,屆時,日本索尼、中國HTC、以及Facebook旗下的Oculus三家公司,將同時對外第一次銷售消費者版本的虛擬現實頭盔,這三家公司目前正在各自聯合第三方開發隊伍,開發游戲等虛擬現實內容,為硬件開售做好“軟件”的鋪墊。

  雖然游戲被認為是虛擬現實技術走向消費者的第一個最成熟應用,但是目前在各行各業中,已經掀起了虛擬現實技術的應用和開發熱潮。騰訊科技綜合外媒報道發現,新聞報道和媒體成為虛擬現實技術應用的另外一個新領域,憑借著現有硬件廠商推出的頭盔,媒體正在利用虛擬現實技術,打造出能夠讓讀者身臨其境的新聞作品,換言之,古老的新聞行業,正在借助新技術進入一個“科幻”般的新時代。

  當然,虛擬現實報道在新聞媒體行業和讀者中逐步推行,其前提是頭盔等硬件設備的大面積,不過依靠著“谷歌(微博)紙板”、三星Gear VR等簡易型頭盔,《紐約時報》等知名媒體已經成為虛擬現實新聞報道的第一批嘗鮮者。

  紐約時報:免費發放谷歌簡易頭盔

  據美國科技新聞網站Engadget等報道,被成為全世界最權威報紙的《紐約時報》,日前推出了第一款面向智能手機和谷歌紙板頭盔的虛擬現實新聞客戶端,該客戶端APP名為“NYT VR”(VR為虛擬現實英文簡寫),這也是《紐約時報》第一次推出虛擬現實新聞產品。

  在硬件設備上,《紐約時報》的虛擬現實應用將采用谷歌推出的廉價頭盔設備“谷歌紙板”,谷歌紙板在市場上的售價僅為幾十美元,《紐約時報》此前表示,將會向讀者贈送一百多萬套谷歌紙板,用來閱讀虛擬現實新聞報道。

  在這一客戶端中,《紐約時報》將會提供浸入式的報道,其中包括紀錄片、新聞現場視頻等。不過由于制作難度較大,讀者不會每日看到虛擬現實新聞報道,該報每隔一段時間將會推出新內容。

  伴隨著客戶端的發布,《紐約時報》推出了第一批五個虛擬現實視頻,重點內容是一個有關全世界難民兒童的報道,該報希望讀者能夠關注全世界因為戰爭而被迫離開家鄉的三千多萬難民孩子的處境。

  《紐約時報》時報雜志業務的總編輯Jake Silverstein介紹說,通過虛擬現實技術,新聞企業能夠提供給你360度場景的報道,讀者可以體驗到身歷其境的感覺,這種報道方式特別適合某種內容,比如這一次有關難民的報道,利用新技術可以引發讀者的同情和關注。

  據報道,這也不是虛擬現實技術和戰爭主題第一次聯系到一起。今年初,聯合國、聯合國兒童基金會、VRSE以及三星電子公司曾經合作,制作了虛擬現實短片視頻《Clouds over Sidra》,講述一個12歲的敘利亞女孩,在約旦一個難民營中的經歷。

  這部短片也利用了虛擬現實技術,產生了非常震撼人心的效果。

  據報道,《紐約時報》推出的虛擬現實客戶端,支持安卓和蘋果iOS平臺,用戶可以安裝在手機中,然后配合谷歌紙板頭盔來觀看內容。另外從11月7日開始,該報也將陸續給讀者發放免費的谷歌紙板頭盔。

  對于沒有頭盔的讀者,《紐約時報》也制作了上述虛擬現實報道的普通網頁版,用戶可以通過電腦來觀看各種圖片,但是將無法獲得身歷其境的體驗。

  眾所周知的是,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傳統的報紙行業成為夕陽產品,《紐約時報》等知名媒體已經開始了互聯網轉型,目前其網站、手機客戶端、平板客戶端在內的各種數字新聞產品,已經擁有一百多萬付費讀者,最近《紐約時報》也在城市的報攤進行推廣,希望更多的印刷版讀者,能夠成為數字新聞的訂戶。

  美國媒體指出,《紐約時報》推出虛擬現實新聞客戶端,一方面是希望利用新技術、吸引年輕讀者成為訂戶,另外一方面是提前在虛擬現實新聞這一領域進行卡位,在媒體競爭中占據先機。

  美國廣播公司:前所未有的報道視角

  從《紐約時報》的例子可以看出,虛擬現實和新聞報道的結合,將會涉及現場視頻拍攝和處理,傳統報業將會借此更多進入電視臺主掌的視頻領域。而在虛擬現實報道方面,電視行業也沒有充當看客,據美國科技新聞網站“連線”等報道,美國廣播公司(ABC)新聞部幾個月前也推出了一個全新的服務“ABC News VR”,這可能是全世界第一家利用虛擬現實技術報道新聞的電視臺。

  在虛擬現實新聞報道上,ABC獲得了美國一家虛擬現實專業技術公司Jaunt的協助。在新聞作品中,ABC的新聞用戶可以“沉浸”在有關敘利亞的一則報道中,他們可以看到敘利亞的街道、路人。而在過去,除非親臨戰區,否則不可能看到這些電視畫面。

  ABC新聞部的總裁高斯頓介紹說,八月初,記者亞歷山大和他的團隊前往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進行報道,主要是有關一個保護敘利亞瀕危文物的秘密場所。

  高斯頓說,無論是大馬士革城堡,還是當地清真寺以及國家博物館,利用虛擬現實技術,觀眾可以跟隨記者了解現場情況,被“帶入到”新聞內容中。

  他表示,虛擬現實技術帶來的報道深度和個人視角,這在ABC新聞報道歷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這些虛擬現實報道自然無法通過電視機播出,消費者可以在手機中下載一個應用軟件,然后通過包括“谷歌紙板”在內的虛擬現實頭盔來觀看新聞。

  今日美國報:視頻讓讀者身臨其境

  《今日美國報》是美國發行量最大的大眾化報紙,而在美國傳統媒體領域,《今日美國報》也是較早嘗試虛擬現實技術者之一。

  據該報主編David Callaway介紹,虛擬現實技術帶來了全新的講述新聞故事的方式,甚至讓閱讀新聞的過程變得更有娛樂性,讀者可以像網絡游戲那樣,進入新聞現場親子觀察體驗。

  和《紐約時報》類似,《今日美國報》業主要將虛擬現實視頻應用于專題報道中,他們過去制作了多個高質量的專題,比如講述美國農場變化的《豐收之變》(Harvest of Change)、《美國科羅拉多州韋爾滑雪錦標賽》(Vail Colorado Ski Championships)和《塞爾瑪抗議游行的360度視頻》(360 degree video of the Selma protests)等。

  上述主編也表示,通過虛擬現實的視頻報道,媒體也能夠獲得視頻廣告的全新收入機會,報紙媒體的編輯也會更多涉足視頻的編輯。

  華盛頓郵報:試驗虛擬現實視頻

  今年九月份,和《紐約時報》齊名的另外一家美國大報《華盛頓郵報》宣布,增強視頻報道業務,將2013年推出的視頻新聞服務從“PostTV”更名為“Washington Post Video”。

  該報視頻業務的負責人Micah Gelman表示,這不僅僅是一個名稱的改變,未來視頻編輯將會更深度整合到報社編輯部的工作流程中,并且和一線的記者保持聯絡。

  《華盛頓郵報》也開始招募視頻人才,據報道,該報的視頻團隊目前也已經開始試驗虛擬現實視頻報道和360度場景視頻。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于網絡收集,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若有任何疑問,請與本文作者聯系或有侵權行為聯系本站刪除。(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不可轉載,轉載請注明來源)
掃一掃關注數字音視工程網公眾號

相關閱讀related

    評論comment

     
    驗證碼:
    您還能輸入500
      lutube成人福利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