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威海智能交通系統投用 交通堵不堵看看誘導屏
來源:數字音視工程網 編輯:anan 2015-01-14 13:04:34 加入收藏 咨詢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昨日,記者從山東省威海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獲悉,經過一年多的建設,威海市智能交通管理服務系統正式投入使用,可起到優化城區交通、方便市民出行等作用。
市民趙先生住在威海高區,每天都要駕車經世昌大道前往經區上班。從去年12月份起,趙先生注意到路邊原來掛的道路指示牌發生了變化:不再是普通平面,而多了幾條會變顏色的“電子線條”。
“這樣的指示牌被稱為誘導屏。”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相關負責人說,從2013年12月開始,他們在世昌大道、海濱路、青島路、文化路等4條道路上陸續安裝了13塊誘導屏。
誘導屏是“智能交通”優化城市交通的一個縮影:用電子線條代表道路,用綠色、黃色、紅色來代表道路交通情況,綠色代表“暢通”,黃色代表“略微擁堵”,紅色代表“擁堵”。
這樣一來,市民駕車上路時就會通過誘導屏及時了解道路交通情況,并有針對性地及時調整行駛路線:如果發現代表所在道路的電子線條顏色變為黃色或紅色時,就可選擇繞到其它道路上行駛,從而有效節省時間。
自2013年9月起,在經信、財政、城鄉建設等部門的支持下,威海市公安局交警支隊開始推進威海市智能交通管理服務系統項目建設,并于2014年9月底完成施工。目前,智能交通管理服務系統剛完成了一期建設,主要對城市核心區域及世昌大道、海濱路、青島路、文化路四條城市主干道的交通流進行管理。
“總的來說,智能交通與市民出行息息相關,非常接地氣兒。”這名負責人說,智能交通管理服務系統主要具有優化城區交通、加大電子執法力度、提升查獲違法犯罪能力、為市民提供交通信息等功能。以信號燈為例,目前,威海市區75處路口新建了439組信號燈,有了“智能交通”做后盾,這些信號燈將可根據道路擁堵情況,自行調節通行時間,從而有效緩解交通擁堵情況。
記者還了解到,有了“智能交通”,那些經常在路面上違法的司機可要注意了。“智能交通”投入使用后,電子執法力度會明顯加大。在以上四條道路上,交警部門通過增加點位、新建電子警察系統,能夠全天候自動抓拍9種交通違法行為。
至今,智能交通管理服務系統已試運行了三個多月。交警部門的數據統計顯示,“智能交通”確實對市區交通有了明顯的改善。這名負責人表示,中心城區早晚高峰路網平均車速分別提高了17.57%、13.99%,平均擁堵時間下降了17.78%,整體交通運行狀態由“中度擁堵”變為“基本暢通”。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