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濟大學與美國研發出可彎曲屏幕
來源:數字音視工程網 編輯:ann 2013-04-16 08:27:43 加入收藏 咨詢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日前,從同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黃佳處獲悉,他們與美國馬里蘭大學科研團隊等共同研究的一項成果,正式向“非環保”的可彎曲屏幕“宣戰”。
解決“三合一”難題
“我們這次的研究,最主要有三大特點,一是全透明,二是可彎曲,三是可降解,”黃佳告訴《IT時報》記者,到目前為止,大部分的半導體器件研究只要去掉其中任何一項,就很容易實現,而要將三者全都整合在一起,才是需要攻克的最大難題。“其實,將屏幕做在塑料材質上,也可以實現全透明、可彎曲,但從環保角度來講,就不符合。塑料雖然低成本,卻不可降解,過幾十年甚至上百年之后依然存在污染,”黃佳透露,最終研究團隊選擇了一種新型的“納米紙”作為襯底材料,在上面一層層制造出由碳納米管、絕緣層、有機半導體組成的晶體管,透明度高達84%,不僅可彎曲,還能保持優良的工作性能。
“你想,現在的電子產品更新換代非???,一年兩年就要升級、更換了,材料當然越環保越好,經過測試,納米紙過很短的時間就可以完成降解,具有重要的環保意義。”黃佳說。
商業應用,成本是關鍵
事實上,無論是三星、還是LG,關于可彎曲屏幕的傳聞,都還停留在“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樓”的噱頭階段。緣何遲遲未有實際商用的例子出現?
“一是由于成本因素,二是因為使用壽命的關系,”黃佳對記者表示,有機半導體器件看起來離我們生活很遙遠,但其實很近,“商業應用上不成熟,關鍵是成本的原因,一項新技術的推廣往往涉及很多方面,控制成本、制備工藝、生產流程,任何一個環節都要考慮。”他以這次的研究為例,從提出理念設想到完成初步研究成果,前后花了1年多,“從選擇材料開始,就要考慮控制相對較低的成本,因為我們要做的是可拋棄式的,希望有廠商或品牌能把后續性能做出來,為業內展示一個方向,之后就會有后來者跟上。”
黃佳透露,后期研究團隊還將繼續提升納米紙晶體管的相關性能,但他同時也擔憂,一旦有外資品牌搶先涉足,對國內廠商也未必是樂意接受的態度,畢竟重新培育一個新市場的代價高昂。
新技術怎么用,也是一門學科
全透明、可彎曲、又環保,這樣令人向往的新技術,到底該如何應用才不浪費?
全透明意味能顯示多種場景;可彎曲意味著便于攜帶,卷起來裝進口袋就能帶走。在科幻片中,或許你已經看到過主角們拿著那些神奇的電子產品,揮手之間,就能播放視頻,或者突然玩消失。就像黃佳向記者舉例的那樣,“未來,你或許站在鏡子前一邊刷牙洗臉,一邊玻璃上就顯示出了廣告文字,這塊玻璃就是新型材質的屏幕。”他認為,隨著電子產品的迅猛發展,全透明、可彎曲、可降解的材質將在很多現實應用中發揮作用。“比如,將來這項技術還可以這樣用,只要在錢幣上印上透明的電子標簽,人質被綁架后,就可以根據贖金上的電子標簽進行追蹤。”當然,黃佳也承認,這暫時只是他的設想,“有機晶體管畢竟不像無機可用時間那么長,而且一項新技術出來后怎么用,也是一門單獨的學科,需要業界好好研究。”
“也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就能利用可再生資源印刷出透明可彎曲的電子設備,到時,就像電影《哈利·波特》中的‘魔法報紙’那樣的紙質電子產品就會出現。”黃佳向記者表示。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