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避雷針選型指南
來源:數字音視工程網 編輯:ann 2012-08-17 00:00:00 加入收藏 咨詢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合理設計的接閃器將顯著地減少雷電擊中需要防雷空間的可能性。
只有將防雷裝置的設計與建筑結構設計同時進行時,才能在技術和經濟上得到最優化的組合。特別是在設計建筑物時,就應充分利用建筑物的金屬物作為防雷裝置的諸部分之用。
接閃器可由以下一種或多種組成選擇:
1) 獨立避雷針;
2) 架空避雷線或架空避雷網;
3) 直接裝設在建筑物上的避雷針、避雷帶或避雷網。
接閃器的布置:
GB50057-94 接閃器布置應符合下表的規定:
建筑物防雷類別滾 球半徑hr(M) 避雷網網格尺寸(M)
第一類防雷建筑物 30 < 5*5或< 6* 4
第二類防雷建筑物 45 < 10*10或< 12* 8
第三類防雷建筑物 60 < 20*20或< 24*16
布置接閃器時,可單獨或任意組合采用滾球法避雷網。
滾球法:滾球法是以hr為半徑的一個球體,沿需要防直擊雷的部位滾動,當球體只觸及接閃器(包括被利用作為接閃器的金屬物)或只觸及接閃器和地面(包括與大地接觸并能承受雷擊的金屬物),而不觸及需要保護的部位時,該部分就得到接閃器的保護。
就設計接閃器系統而言,下列方法可單獨使用,也可結合使用,只要接閃裝置不同部分所提供的保護區能相互銜接,并確保建筑物得到完全的保護就行(見IEC1024-1第2.1.2條):
--保護角法:
--滾球法:
--網格法:
所有這三種方法都可用于獨立、半獨立和非獨立的防雷系統的設計。
1、保護角法:接閃導體、避雷針、避雷桿塔和避雷線的位置,應使被保護建筑物的各個部分都處于由接閃裝置導體上的各點以""角朝四面八方向地面投影所形成的軌跡面之內。保護角法有幾何局限。
2、滾球法:對具有復雜幾何形狀的建筑物,或當IEC1024-1的表1排除采用保護角法時,應采用滾球法來確定建筑物的面積和各部分的保護空間。"滾球"半徑應符合所選擇的防雷系統保護等級。
滾球法是在建筑物上才利用半徑為"R"的球,繞建筑物滾動,直到碰到地平面,或碰到與地平面接觸且能用作雷電導體的任何永久性建筑物或物體為止。在滾動接觸建筑物的地方便有可能受到雷擊。在這樣的點和地段處,就需要由接閃導體來提供防雷保護。
防雷系統的保護空間就是"滾球"接觸該導體并作用于建筑物時并未穿過的那塊空間的體積。保護等級和防雷系統的安裝成本隨所選滾球的尺寸的縮小而增加。
3、網格法:接閃導體或屋頂導體應形成一個閉合多邊形,其周邊應靠近屋頂的邊緣布設。這種多邊形接閃裝置應通過增設相互連接的橫向接閃導線來完善,以形成符合IEC1024-1表1要求的網格。
選型程序:
(1)評估保護級數;
(2)選擇合適的保護半徑;
在地球上所處徑、緯度的不同Na也不同。
評估保護級數
1、查出當地的雷電密度Na 我國北方地區一般為4,可查圖而來。
理論上
1)建筑物的重要程度;
2)建筑物的危險程度;
現場記錄風險內容:
3)建筑物的人員密度;
4)建筑物的構筑位置;
5)建筑物的建筑結構;
6)建筑物所在地的雷電密度;
2、做工地現場勘察
實際上:根據多年的實踐經驗,在實際運用上,多采用1類。查出滾球法半徑D。
3、計算和選擇合適的保護半徑:根據上列Rp= h (2 hr – h ) 公式,設計人員需考慮所選擇避雷針的型號,其保護半徑將能覆蓋在不同垂直距離上的受保護平面。
避雷針選型確定以后,安裝時應注意以下事項:
a.磚木結構的房屋,可把避雷針敷設在山墻頂部或屋脊上,用抱箍或對鎖坶絲固定于梁上,固定部分的長度為針高的1/3。也可以將避雷針嵌于磚墻或水泥中,為了結構的堅固,插在磚墻中的部分為針高的1/3,插在水泥中部分約為針高的1/4-1/5。
b.對于平頂屋上的避雷針應安上底座與屋頂層連接,并用螺絲緊固好。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