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數字電視發展規劃》意見稿解讀
來源:中廣互聯 編輯:ann 2012-02-21 11:03:50 加入收藏 咨詢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前言
2012年2月14日,在全國廣播影視科技會議上,國家廣電總局副局長張海濤在談到地面數字電視發展時,提出了三大堅持:一要堅持公共服務 ,嚴禁違規開展地面數字電視加密傳輸收費服務;二要堅持數模同播,按照規劃逐步推進 ,鼓勵開展直播衛星戶戶通的區域通過地面數字電視播出本地節目;三要堅持有序發展 ,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進行。
與之配套的是,廣電總局也在會上發布了最新的《我國地面數字電視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征求意見稿,提出全年加強廣播電視公共服務能力建設,推動地面電視由模擬向數字化轉換。
明確提出規劃步驟
國家廣電總局在2001年制定的《廣播影視科技“十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規劃》 中明確提出,2015年停止模擬廣播電視的播出。但是與國際通行的“模轉數”指地面電視由模擬轉向數字化不同,我國2015年的時間表被業界默認為有線數字電視轉換時間表,并不包括地面電視。由于地面數字電視缺乏明確的時間推進表,直接影響了產業鏈的成熟與地面電視模轉數的進度。
本次《規劃》意見稿則明確提出,到2020年,全國地面數字電視覆蓋網基本建成,地面數字電視綜合覆蓋率基本達到現有模擬電視覆蓋水平,地面數字電視接收機全面普及,地面電視公共服務水平得到較大堤并.地面模擬電視信號停止播出,地面電視實現由模擬到數字的戰略轉型。 這意味著我國地面電視數字化轉換時間表為2020年,比有線電視數字化時間表推遲了5年。
在具體推進步驟上,《規劃》意見稿也提出了較為詳細的實施方案,提出按照大、中、小城市及農村的順序分區域予以推進, 對電視頻道的模轉數提出了指導性意見,與有線電視數字化策略大體一致。
具體實施步驟為:1)爭取在2013年底全國縣級(含)以上城鎮以高、標清方式播出地面數字電視, 并開始優化從省會城市以及地市和縣的覆蓋網絡。2)2015年開始,在地面數字電視普及率達到模擬電視水平并且地面數字電視接收機普及率達到85%以上的地級市開始逐步關閉模擬電視信號;到2018年,全國地級(含)以上城市地面電視完成向數字化過渡。 3)從2018年底開始,在地面數字電視普及率達到模擬電視水平并且地面數字電視接收機普及率達到85%以上的縣級市開始逐步關閉模擬電視信。4)到2020年底,全面完善地面數字電視覆蓋網,關閉地面模擬電視信號,完成地面電視向數字化過渡。
2011年年底,中廣研究在對地面數字電視專項調研 基礎上分析指出,在CMMB網絡建設逐步進入尾聲之后,DTMB國標地面數字電視網絡將被提上日程,預計2013年這一市場將進入規模增長期,并且在推進次序上會借鑒有線數字化轉換經驗,按照省會、單列市、地級市、縣級市進行。 從總局本次出臺的規劃來看,與我們的預期基本相符,2020年這一時間節點的給出,也顯示出政府對于完成我國地面電視數字化轉換的決心。
但是從已經完成數字化轉換的美國、日本等國家來看,地面電視數字化轉換在前期較為順暢,但最大的難點在于95%普及率之后的模擬信號關閉問題,由于涉及到普遍性公共收視服務問題,在少部分人沒有跟換地面數字電視接收機的情況下,美國、日本即使大量發放終端補貼優惠券,仍有少部分人沒有購置地面數字電視接收設備,政府不得不推遲關閉地面模擬電視信號的最后時間點。“終端接收機普及率85%時逐步關閉地面模擬電視信號” 這一規定是否下限值過低,從而影響到地面數字電視的“公共服務性”,這是一個值得商榷的數字,畢竟15%未覆蓋用戶不是一個小數。
設備市場或迎來爆發期
2008年11月,國家撥款25億元用于地面數字電視發展,計劃在3年時間內完成 333個城市 2861個縣的地面數字電視覆蓋。從實際進展來看,除了2009年7月總局組織的300部1KW地面數字電視發射機統一招標之外,再無大規模的招標,只有寧夏、江蘇、深圳等地在國家發改委與當地政府的資金支持下,啟動了較大規模的國標地面數字電視單頻網建設。
本次《規劃》意見稿對地面數字電視建設資金給予了支撐,明確指出:地面數字電視作為提供廣播電視公共服務的公益事業,應由各級政府負責提供資金保障和支持,按照國家有關政策,中央及地方政府分級負責廣播電視的覆蓋任務,應加大對地面數字電視覆蓋的投入, 建設覆蓋廣泛的地面數字電視網絡,并積極鼓勵人民群眾更新具備接收地面數字電視信號的電視機,不斷提高公共服務的水平和質量。
按照《規劃》意見稿設計,將利用全國中央廣播電視節目無線覆蓋網的2474個電視發射臺站為主要發射點,爭取在2013年2月底前完成全國2474個主要發射點建設。 中廣研究預計,國標地面數字電視發射機的大規模招標在不久就將啟動,這對近幾年長期處于微利甚至虧損的中國發射機企業而言,無疑是一大利好。
具有可比性的是,網絡建設先前一步的CMMB,轉發器/直放站市場啟動較大功率發射機市場啟動晚2年。中廣研究認為,在今后一段時期內,中國地面數字電視仍將以架構主功率發射機為主,轉發器/直放站仍不具備市場放量的有利條件。從2015年起,地面數字電視網絡優化將進入大規模市場增長期。
《規劃》意見稿指出,國家有關部門出臺政策扶持地面數字電視接收機生產,強制規定所有電視機必須具備接收地面數字電視信號的能力。 雖然工信部出臺了相關文件,要求2011年11月起,新生產的電視機需集成國標DTMB接收模塊,但根據中廣研究最新調研顯示,這一政策并非強制性標準,電視機生產企業并未嚴格執行。中廣研究認為,在政府統一規劃之下,這一政策極可能上升為國家強制性標準, 這將極大提高國標地面電視接收終端的普及率。
《規劃》意見稿同時指出,積極鼓勵人民群眾更新具備接收地面數字電視信號的電視機。 中廣研究認為,在家電下鄉政策已經結束的背景下,無論是出于拉動內需還是完成地面數字電視規劃的角度而言,電視機廠商將得到適當的補貼,這將提高電視機的跟新換代速度,擴大電視機市場規模。
此外,與地面數字電視網絡建設同步,廣大的地面電視臺也將在制播層面開始模擬設備向數字設備的轉換,這將對數字電視前端設備市場帶來利好,《規劃》意見稿也要求國家加大對新增數字電視頻道資源的扶持力度。
但是令人意外的是,此次《規劃》意見稿在地面數字電視節目信源編碼采用GB/T 17975.1( MPEG-2) 標準,同時加快推廣AVS\DRA等高效編碼術,選擇一些地區進行AVS、DRA試驗,視產業化成熟情況逐步推廣應用。 而在工信部出臺的地面數字電視接收終端標準規范中,要求地面電視采取AVS編解碼標準,此次意見稿要求明顯與工信部政策相悖。中廣研究認為,AVS\DRA的產業成熟度始終是業界擔心的問題,其市場機會或已不多。
頻譜規劃與數字紅利
《規劃》意見稿對中央、地市級以及縣市級的頻譜規劃均有所涉及,之前政府有關部門只是協調了地市級級以上地面數字電視頻譜資源,對于縣級市的頻譜資源協調并無規劃。中廣研究認為,總局及相關部門不久就會明確縣市一級的地面數字電視頻譜規劃。
對于地面電視模轉數之后空余出來的數字紅利問題,本次《規劃》意見稿也有所規定:完成模擬電視向數字化轉換的地區,原有模擬電視頻道經批準可用于播出其它高清和標清數字電視節目。 中廣研究認為,在頻譜資源普遍稀缺的情形下,如何將數字紅利轉化為實際收益/價值是一個需要關注的問題,總局的策略從廣電角度而言值得肯定。
但是另一方面,總局同時要求堅持地面數字電視公共服務屬性,嚴禁違規開展地面數字電視加密傳輸收費服務, 做到發現一起查處一起。事實上,模轉數之后的頻譜除了保證地面數字電視基本傳輸服務之外,空余的頻譜完全可以用來開展其它(付費)業務??偩衷诘孛鏀底蛛娨?“嚴格禁止付費運營” 的運營政策將難以充分吸引社會資金的進入,解決一部分資金難題。更應該因地制宜,而不是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將數字紅利的效益發揮到最大。
與其它渠道關系
《規劃》意見稿另一個值得關注的地方是,在提出“本規劃實施時主要要滿足固定接收 ,高、標清節目同播的接收質量,采用較高碼率的工作模式”時,同時提出“發展地面數字電視主要用于公共服務和固定接收兼顧移動電視服務 ”。中廣研究認為,這里的“移動電視服務”主要指地鐵、公交等公共交通所搭載的7寸屏以上的移動電視,并非CMMB所面向的7寸屏以下移動電視服務。但是,DTMB與CMMB之間的關系定位仍需進一步明確,否者,未來兩者的終端沖突在市場推動之下或不可避免。
而關于直播星與地面數字電視捆綁發展策略,《規劃》意見稿提出:在直播衛星戶戶通的服務地區,可以在頻率資源允許的情況下,發展地面數字電視覆蓋網,并利用地面數字電視優先播出本地電視節目,不斷豐富當地廣播電視基本公共服務的形式和內容。 從2011年底寧夏直播星機頂盒招標來看,有一部分地區并未要求直播星+地面的雙模機頂盒,總局科技司也松口在未開通地面電視信號的地區可以采用不帶地面數字電視模塊的單模機頂盒。而在前不久的總局廣播影視科技會議上,相關領導透露2012年發展5000萬直播星戶戶通(截止2012年2月18日,用戶數為73萬余戶)用戶目標不動搖,是硬任務。
結合總局之前的口風,直播星戶戶通在先期發展用戶中,從地方出于宣傳需要以及直播星運營需要地方財政支持考慮,直播星+地面的雙模發展方案具備一定的市場空間,但在一部分經濟不發達地區,單模方案也會得到認可。另一方面,在2020年之前,具備DTMB接收模塊的數字電視機與不具備DTMB接收模塊的數字電視機都將擁有巨大的用戶規模;直播星再增加DTMB模塊對一部分用戶而言無疑是一種重復性浪費。中廣研究認為,直播星單模方案與直播星+地面的雙模方案未來都將具備一定的市場空間,更應該由用戶來選擇,以促進資源利用的最大化。
此外,意見稿也對地面數字電視的監測網與安全播出提出了要求,顯示了可管可控仍為第一要務。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