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網絡攝像機功能實現的設計原則
來源:IT168 作者:windy 編輯:數字音視工程 2010-12-24 00:00:00 加入收藏 咨詢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2010年,隨著我國安防產業步入快速發展軌道,在國內,無論是經濟發達的沿海城市還是有待開發的西部大中城市,監控報警系統可謂“星羅棋布”,說每一個城市中的每一棟建筑、每一個小區,甚至每一個廣場和每一個路口,都可見監控器材的“身影”在當下并無為過。隨便說說,學校的教室、操場、銀行營業廳、金庫、儲蓄所、ATM取款機、社會治安管理和監視、城市交通管理、汽車站、火車站、高速公路和機場等、大型商場、超市和購物中心、變電站、發電廠、生產線、庫房和廠區監控,有人戲稱,莫出手,處處都有“眼”盯你。在這些本地視頻監控系統正常運行的基礎上,如此多的點,如此大量的數據信息,如何有效管理使用是一個問題。由于工作需要許多部門需要針對監控信息進行遠程監控、監察和及時預警處理。公安、交通、金融、環保、電力、醫療、教育等部門對視頻監控系統聯網的需求也在大量增加,其中尤其是公安系統和金融領域的需求最為突出??梢苑浅?隙ǖ恼f,大型的視頻監控聯網系統正在全國各地迅速地建設起來,雖然這些大型的監控聯網系統千差萬別,但它們有著一個最基本的共同特點:就是以計算機網絡技術為基礎。也正是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普及為視頻監控系統聯網提供了技術支撐。
站在2010年歲末的節點,當我們共同預期和展望2011龐大的中國安防市場,有關“聯網”的命題仍舊是熱點所在,而2011的監控聯網,或更廣義的說報警監控聯網系統會呈現怎樣的發展格局?究竟什么是目前最需解決的關鍵?今天,讓我們透過業內人士的諸多觀點大膽的預測一下。
海康威視:標準和開放,聯網監控的必由之路
海康威視國際營銷中心市場總監楊沛文指出,如今,電話、TV、商業系統等都走到了IP時代,安防也逐步向IP轉移,呈現出大整合的趨勢。基于IP的安防系統已成為未來的投資重點。盡管如此,當前基于IP的安防解決方案由于缺乏統一標準阻礙了IP的整合的應用,系統各自為戰,實現集成要重復進行二次開發,尤其是部署和安裝大型或國際化系統時,整合的難題和風險更大,這些狀況使得用戶投資得不到保證,也讓維保工作更加復雜。因而,具備靈活性和可擴展性的安防系統日益受到關注,人們希望安防系統就像電腦及其配件一樣可以實現即插即用,對基于開放的標準連接不同的設備的系統需求日益迫切。
而談到聯網監控的標準化進程,楊沛文指出,目前已不再停留于口號層面。全球數字監控的標準化工作已經提上日程,PSIA、ONVIF組織聯盟相繼成立。根據IMSResearch今年3月的調查顯示,目前ONVIF組織的成員占據了市場72%的份額,已在北美、歐洲和亞洲地區擁有眾多會員企業。ONVIF面向所有的安防企業和組織,推動開發和使用基于全球開放標準接口的IP物理安防產品,實現安防各個業務領域基于IP的物理安防設備之間的標準化通訊,確保IP物理安防產品的互聯互通。截止2010年5月,ONVIF已經有超過180家會員單位。而??低暷壳耙咽荗nvif、Psia 、HDcctv三大組織聯盟的核心成員。攜手這些組織,海康威視將積極推動各項標準化的建設,為用戶提供更加經濟有效和更具靈活性、擴展性的產品、解決方案。
H3C:監控大聯網 讓監控更有效率
2009年11月1--4日“第十二屆中國國際公共安全博覽會”在深圳舉行。國內IP視頻監控的代表廠商H3C高調提出“安防IT化,監控大聯網”的理念口號,展示了包括IMOS(IP多媒體操作系統)、聯網監控解決方案、視頻監控智能應用、高清監控與視訊會議在內的一系列創新產品和眾多行業解決方案。
一直以來,H3C秉持理念,不斷創新,用“大聯網”的思路讓監控不但“變得簡單”,也更有效率。H3C存儲及多媒體事業部總裁張鵬國、產品部部長閆夏卿曾在多個場合表示,在具體的解決方案層面,H3C不斷創新,并落實在目前需求勢頭正猛的聯網監控層面。目前,H3C已經推出了集海量、開放、統一、融合等特點為一身的聯網監控方案。整個方案能支持7級域10萬路的海量聯網,能輕松實現第三方聯網接入,實現全網設備一致管理,并且做大監控與視訊等多媒體業務的緊密融合聯網。
先進視訊:做到“電信級”水平還有待時日
在做這個選題時,筆者翻閱了我們早期圍繞監控聯網話題作的大量采訪內容,2006年,時任北京先進視訊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的陸福明先生曾表示:在當時的網絡環境下視頻監控的數字化處于高峰,而視頻監控網絡化還處于初級階段,產品和系統還不是很成熟,大規模的應用還需要幾年時間?,F在幾千個點的系統比較多,只能說“城市級系統”目前還在初期建設階段,需要解決的問題還很多,要做到“電信級”的水平需要的時間更長。比如說在一個基于公網的大型系統中,要求編碼設備應具有初級的智能化功能,在有任何變化的情況下可以CIF/5fps傳輸,檢測到需偵測的移動信息后自動轉為CIF/25fps或4CIF/25fps傳輸,而這樣的產品功能還在實現或完善階段;大型視頻監控網絡必需要有智能的編碼器才行,還有帶寬的問題、存儲的問題。如果是幾萬個點的大系統,也需要兩三年以上才能穩定。而電信級的大系統,不是兩三年能做起來的,像中國電信/中國移動現有系統也是十多年才發展目前這樣的水平。另外系統的可維護性也是一個問題,陸總表示,如果不是很完善的一個系統,做到5000個監控點可能就沒法維護了。這樣的系統里中有數十臺或上百臺計算機服務器,對系統的網管功能和管理人員的水平,還有技術支持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陸總還表示,解決互聯互通的問題是關鍵,單一的系統在某一個地區穩定性還可以保障,但如果是跨地區,比如說做到兩三個區級的聯網難度就增加了若干倍。現在我們是將系統向大的平臺方向做,并不斷完善,應該說現在還沒有做得很大、很好、很穩定的系統。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