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方程式賽車般嚴謹的德國傳奇 ————《世界音響》專訪奧雷音響首席技術顧問Jurgen Eicker
來源:奧雷音響 編輯:數字音視工程 2010-11-30 00:00:00 加入收藏 咨詢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來自德國的音頻工程師Jurgen Eicker是奧雷音響的首席技術顧問,他熱衷于音響產品,已有30年音響產品研究發展經驗,從事產品研發。
他愛喝咖啡,愛欣賞車,但他更鐘愛音樂和音響。他如今所從事的事業是自己的興趣所在,他對此覺得十分高興:“在德國也有很多不能做自己喜愛做的事情的人,他們為了生活而工作,而我是個很幸運的人,我所做的正是我所喜愛的事情。”
Jurgen在職業生涯的初期從事家用音響以及德國知名品牌的高端音響的生產制造,他不斷打拼事業并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一直夢想著打造音樂會級別的高品質專業音響,并通過日后的努力獲得了很大成功。自此以后,他對專業音頻產品的研發傾注了更多的熱情。30年來,Jurgen一直致力于新科技和新產品的發展。
不管是什么樣的工程,都是Jurgen在專業高端音響發展之路上的目標,他充滿期待,極喜歡接受這無數的挑戰:“今天的我是這樣,未來也將是這樣。”
專業音響系統需要發展和完善的不僅僅是聲音的表現力,物理結構也需要加強,比如產品重量、懸吊安裝或者運輸便捷性等。這些要素在Jurgen的設計理念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目前新品研發仍在繼續,在這條漫漫長路上,Jurgen還有許多事情要做,他特別注重指向性陣列音響和低音的表現,他說道:“這些是不斷浮現在我腦海中的東西——也是體驗超高音質現場演出的必要因素。”
從小就有一個“愛樂之家”
自幼與音樂結下不解之緣,興趣油然而生。
Jurgen從小就有一個“愛樂之家”。這個家庭里,雖然大家并不是專職音樂藝術家,但是都對音樂有著不變的熱情,比如,他有一個擅長彈鋼琴的姨媽,還有一個擅長吹笛子的爺爺。
所以,Jurgen從小起就在體驗音樂,受到了音樂藝術的熏陶。那個時候,父親還購置了一套家用音響,雖然當時的音響結構非常簡單,但是Jurgen對它非常感興趣,很想探究其工作原理。
這個“愛樂之家”是Jurgen的事業起始點,它讓Jurgen的生活與音樂藝術相連,是音樂和音響喚醒了他內心潛存的激情。
奇特愛好鋪就發展之路
音樂、音響,還有引擎!
Jurgen小時候有兩個愛好,首先當然是他一直熱愛的音樂和音響,還有一個,也許大家都難以想到——“摩托引擎”。
為了讓摩托引擎的動力更大,發揮更多效能,Jurgen愛上了調試引擎。所有他能從朋友那兒得到的機車引擎幾乎都經過一番調整改裝,Jurgen得意地說道:“從此以后,那些車就成為了城里最快的機車。”不斷地拆裝、不斷地調試、不斷地改造——這個愛好讓Jurgen學習到了許多有關器械方面的知識。
后來一段時期,Deep Purple、Pink Floyd等這樣的著名搖滾樂隊在歐洲掀起了一波音樂熱潮,這又激起了Jurgen對音樂的無限渴望,這時他對音響更加關注了。當時他見到了大型專業音箱,心中充滿欣喜。那震天撼地的清晰聲響和沉重有力的打擊聲給Jurgen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那一刻,Jurgen心里開始有了一個夢想——為像這樣的大型音樂會制作一套音響。
Jurgen的引擎調試經驗為他的音響制作之路鋪下了基石,因為他通過實踐熟悉了器械的原理,這使他從一開始就對音響結構有了很高的敏感度。
走向職業生涯
初期在德國開了一家研制音響制品的小店,為家用音響用戶提供設計建議,組裝音響,Jurgen在此期間獲益頗豐。
通過長時間對電子器械的學習研究,Jurgen已經對音響設備非常熟悉,于是和一個朋友在德國開了一家組裝音響的小店,這家店鋪專為普通家庭用戶組裝“自定義”的音響產品。他們能提供許多種類不同的零部件,而客戶可以根據自己的要求來“創造”獨有的音響。這種量身打造的服務得到了當地許多客戶的認可。Jurgen主要負責音箱的設計、計算程序和被動分頻器的改進。在此期間,他接觸到了許多音響產品,設計組裝了各種不同的音箱,同時學到了許多關于空間聲學和聲學測量的知識。隨著時間的推移,在Jurgen和同仁們的共同努力下,這家小店慢慢發展成為了一家音響公司。
由于積累了豐富的專業知識,Jurgen曾被很多家用音響生產商相中,邀請他進行新品研發。他欣然地接受了邀請,為他們提供了很多幫助和建議,并從中獲得了更多的成就和實踐經驗。但是,他的主要目標是進行專業音響的研究和發展。
從家用到專業
主要精力將放在專業音響,但起初要從家用入行,深入了解它之后才能研究更多更復雜的產品。
正如Jurgen之前所提到的一樣,他的最終目標是建立在專業音響之上的,但是踏入專業之路前,必須先夯實基礎,提升自身素質。
對于Jurgen來說,在家用音響界工作的經歷就是一個學習和完善自我的過程。從喇叭、錐形管、紙盤、線圈到分頻器等,關于音響的一切知識,都要深入理解并靈活運用。當知識和經驗積累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可以開始著手進行更專業、更復雜的研究了。
相比之下,家用音響和專業音響之間的差異是顯而易見的。制造專業音響產品是個困難得多的挑戰,因為它不僅要對聲音表現一絲不茍,還要對物理結構極其關注——如何懸吊音響系統、如何安裝、如何構架大型矩陣音響、如何保障安全、如何便于搬運……這些都是在專業音響設計和研發過程中必須考慮到的問題,涉及到有別于家用音響的許多復雜細節。
專業的音響系統是音樂家、安裝和租賃公司形影不離的工具,其適用范圍一定要非常廣泛,要能勝任幾乎任何環境的工作,這正是技術員們對專業音響情有獨鐘的原因。
德國品質 堪比F1賽車的嚴苛
對產品要求嚴格是Jurgen始終不變的作風,有時甚至可以用苛刻來形容。
Jurgen經常把他的音響產品同F1方程式賽車相比。眾所周知,F1賽車的結構設計都是接近極限的,任何一個部件設計都必須非常精確,不可出錯。音響的制作同樣如此,生產出來的產品必須做到極限精確,因為每個部件絲毫的差別,到最后就會積累成很大的問題。例如懸吊的線陣音箱,它是由幾十個音箱組合安裝成的,每個個體毫米級的誤差都會對整體造成極大影響,而有時候,這樣的影響是致命的,可能埋下極大安全隱患。這就意味著在選擇產品的時候要對質量要求非常嚴格。Jurgen很肯定這一點:“若沒有好的部件,是不可能組成一個合格的音響的。”
對于如何選擇好的生產廠家,Jurgen分享了他自己的心得——首先必須深入了解產品制造商,一定要親自探訪生產線,并調查清楚他們的檢測和質量管理程序。當然,了解生廠商使用的研發工具也是必須的。Jurgen在全球范圍內訪問過許多家廠商,火眼金睛的他很快就能看出一家廠商是否符合他的要求。
一般來說,Jurgen所信任的企業都與他有過很久合作。只有符合他基本要求的企業,他才會繼續與其研究細節,與工程師討論采用的材料、線圈、紙盤、冷卻系統、磁結構和其他一些問題,共同為工程尋找一個最佳的解決方案。
轉戰中國
“零誤差”是德國產品的一貫風格,但是面對尷尬的昂貴價格,眾多企業開始在中國投資。找到一個能理解自己理念的好企業,才能生根發芽,茁壯成長。
德國音響行業一直以來都以嚴謹和專業著稱,現在是如此,以后也將會是這樣。德國制造的音響音質是非常優秀的,而另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產品質量也非??煽?。他們不能容忍誤差,每個細節都必須做到100%準確。這正是德國產品享譽世界的原因。
在德國還有很多工程軟件研發企業,比如EASE、EASEFOCUS Software和KLIPPEL System,以此可見,當地有許多一直致力于軟件開發的企業,為專業音響設計提供更新更好的解決方案,令音響產品無論是在硬件上還是軟件上都占有絕對優勢。但也是因為這個原因,這些產品都價值不菲,成為了許多德國和其他歐洲國家企業的難題。于是,不少德國企業開始在中國投資,與中方攜手合作。這樣一來,制作成本就降低了,產品在市場中具有了更大的競爭力。
然而,把“德國品質”搬到中國來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必須進行人員培訓,教會他們如何嚴格按照高生產要求來制作音響產品。過去的幾年里,Jurgen親自過走訪過很多家中國企業,對中國音響產業也有了較多了解,所以比較清楚他們的工作思維和方式。
然而,Jurgen有時感覺要找到一家合適的合作企業并不簡單,因為并不是很多企業能夠透徹理解他視產品為生命的生產理念。但是當他偶遇奧雷后,便如找到知己一般深感欣喜——奧雷對高品質有著和Jurgen一樣深刻的理解,令他找到了“對的感覺”,所以他毫無疑慮就決定與其進行合作。在這個地方,Jurgen能夠感受到德國企業的氣息,他們之間的合作非常順利。Jurgen遵照歐洲和國際標準進行產品研發,身邊的資深技術員也很樂意為創造優質的音響產品而共同努力。
“找到了對的地方,就能夠生根發芽,而且我再也不用頻繁地在德國公司與中國廠商之間奔波勞累。” Jurgen對于這樣面對面的直接合作感到很高興。
妻子的支持是打拼事業的動力
Jurgen的事業離不開家庭都對他長期在外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尤其是他的妻子。
Jurgen經常會在外出差,幾周甚至數月不能回家是極其常見的事情。他曾和妻子共同經營他在德國的音響公司,而現在公司只能由妻子一人獨立管理,除此之外,她還要處理繁瑣的私人事務。對此,Jurgen愛莫能助,但他對身后的這位默默支持著自己的女人表達了由衷的謝意和贊嘆之情。
Jurgen非常信任妻子——她是一個做事效率、一絲不茍的典型德國人。正因為如此,Jurgen才能放下思想包袱,專注工作。他認真地說道:“如果沒有她的理解和幫助,我根本不可能達成今日的成就。”
信心成就人才
中國發展很快,不乏有遠見卓識之人,只要多些信心,便能成功。
中國的音響行業學習發展得非常之快,涌現出了越來越多的專業人士,中國的工程和生產知識都很豐富。在眾多品質中,Jurgen喜歡的是能放眼未來、有遠見卓識的人才。他希望作為后起之秀的中國能夠有更廣闊的視野,更意愿創建獨具特色的新產品。
但是目前,有些工程師的信心還不是很足,每當面對歐洲品牌時,他們常常不敢表達自己的創意和意見。但事實上是,并不是所有的歐洲品牌都是最佳的解決方案,而Jurgen總會時不時從中國工程師那聽到更好的東西。信心的缺乏讓那些好的方案不能如期付諸實施、融入產品。Jurgen認為,如果中國能在這個方面有所改善的話,那么它將會成為一個在專業音響技術方面領先的國家,不僅僅得利于數量優勢,更取勝于性能和質量優勢。
后記:
Jurgen,他對生活很隨和,總是面帶著開朗笑容,與大家談笑風生;但他對事業很認真,在設計過程中總是一絲不茍地進行觀察、測量……從未有絲毫懈怠,他喜歡以一種創新的、精確的、未雨綢繆的眼光對待事業。對生活的熱愛讓他喜歡上音樂和音響,時常迸發出泉涌般的靈感;對產品的嚴格要求讓他精益求精,賦予其如方程式賽車般的非凡品質。他對中國專業音響行業的未來有著許多期望,一心堅持認真負責的態度,為把“德國品質”帶到中國而不斷努力。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