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首頁
數字音視工程網

微信公眾號

數字音視工程網

手機DAV

null
null
null
卓華,
招商,
null
null
null
快捷,
null

我的位置:

share

京東方:譜寫中國液晶顯示產業新篇章

來源:證券日報     作者:vill    編輯:數字音視工程    2010-10-20 00:00:00     加入收藏    咨詢

咨詢
所在單位:*
姓名:*
手機:*
職位:
郵箱:*
其他聯系方式:
咨詢內容:
驗證碼:
不能為空 驗證碼錯誤
確定

京東方:譜寫中國液晶顯示產業新篇章

  2010年9月3日是中國彩電工業值得紀念的日子:京東方第6代TFT-LCD生產線產品正式點亮,這標志著京東方合肥6代線正式進入試生產,也標志著中國液晶顯示產業有了新的突破,迎來了一個重要的歷史時刻:中國大陸大尺寸液晶電視屏全部依賴進口的歷史將一去不復返,32英寸以上液晶電視屏將實現中國造。10月,這條生產線將實現量產,年產液晶面板超過1500萬片,產品廣泛覆蓋目前市場上主流的37英寸以下的液晶顯示屏。

  彩電大國 不可無屏

  京東方所從事的TFT-LCD(液晶顯示)產業,被公認為是替代傳統CRT(顯像管)產業的戰略性新興產業。

  2009年,國務院提出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重點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在其后公布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七大方向中,液晶顯示產業作為新型顯示產業的典型代表被列入信息產業規劃。

  作為中國液晶顯示領域領軍企業,京東方的兩條高世代TFT-LCD生產線在2009年相繼開工建設,這也是中國大陸首條第6代和第8.5代線。

  在此之前,社會各界對液晶顯示產業都不甚了解,對產業的必要性理解不足,產業信心過低。就像多年前中國有關發展大飛機的爭議一樣,對于中國要不要做自己的液晶顯示產業也一直也存在爭議。

  對于這個問題,北京大學著名產業專家路風教授對此有他獨特的見解。他在一份研究報告中道出了一個沉重的事實:“在進入21世紀的短短幾年之后,中國彩電工業就遭遇到一場‘創造性毀滅’所帶來的危機——以液晶面板為主的平板顯示器對CRT顯像管的技術替代。這場替代使中國彩電工業再次陷入對國外供應商的高度依賴:中國曾經花了20年時間建立的CRT顯示產業鏈被完全替代,中國彩電工業價值鏈的80%又再度轉移到國外。中國彩電工業在過去20多年里發展起來的“優勢”頓失。”

  經歷過這場替代危機,不禁有人懷疑:中國真的必須自己發展液晶顯示產業嗎?答案是肯定的。這份肯定不僅僅是因為中國未來幾年有4.5億臺的CRT電視要更新換代,具有巨大而直接的市場利益,更重要的是,液晶顯示產業與芯片及軟件業一樣,是信息產業的三大基礎工程之一,是整個世界的信息顯示終端。從MP3、手機、游戲機到彩電,都離不開液晶面板。

  隨著CRT彩電時代的逐步衰亡,隨著政府和社會對產業的逐步了解,中國要發展自己的液晶顯示產業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

  八年寒暑 艱難起飛

  中國人要有自己的液晶顯示屏,但人們有所疑慮的是,中國人在液晶顯示產業能否成功?以京東方為代表的新型顯示產業,在未來會像造船、集裝箱、工程機械與發電設備、高鐵等大工業一樣成功嗎?這其中的關鍵在于產業的推動主體——企業自身的發展實力如何,有無發展和壯大產業的核心技術和扎實基礎。

  京東方進入液晶顯示產業已經8年,這是艱難成長的8年,也是備受煎熬的8年,更是為了騰飛打下根基的8年。在這8年里,京東方依靠著超前的洞察力和堅定的執行力,一步一個腳印踏實走來。

  京東方的前身是電子部所屬的北京電子管廠,曾經是中國綜合實力俱強的電子元器件廠,但進入80年代后,這個“萬人大廠”的根基卻迅速崩塌——直接的原因是半導體技術對電子管技術的替代。

  這次技術替代危機真正歷煉了京東方的產業洞察力。在中國眾多彩電和電子管廠還戀棧于CRT時代時,京東方已經將目光投向主導未來的新技術。

  經過三年考察,京東方把目光和決心最終投向了新型顯示技術領域,并在1998年將液晶顯示作為未來發展的重點方向進行技術和人才儲備。

  2003年,京東方并購韓國現代TFT-LCD業務,一舉獲得其全部TFT-LCD生產線和核心技術知識產權,進入液晶顯示行業。至此,“京東方成為國內率先擁有TFT-LCD液晶面板生產核心技術和知識產權的企業”,路風教授寫道。

  京東方的海外收購不是出于利用現有生產設施賺錢的戰術目的,而是出于解決進入液晶顯示產業所面臨的技術來源、專利障礙、市場拓展和核心技術人員等戰略問題。由于立志成為‘顯示領域世界領先企業’的進取性戰略非常清晰,所以京東方在收購過程中就決定了收購后要走自主創新之路。通過“境外收購-海外融資-國內建設-帶動配套”的建設模式, 京東方迅速實施了該產業的“國內落地”計劃,完成了消化吸收和自主創新能力的建設。

  經過一年多的努力拼搏,2005年5月,京東方北京第5代TFT-LCD生產線正式量產,良品率迅速提升至90%以上,創造了多項產線建設和良品率爬升的業內記錄。

  通過5代線的建設,京東方建立起一個技術學習的平臺,以此獲得了產品開發能力、工藝能力、建線能力以及大量優秀的人才,“成為中國液晶顯示產業領域技術能力領先的企業。”路風教授寫道。

  核心技術的落地生根,使京東方的道路一起步就走上了中國無數企業家夢寐以求的技工貿道路,與PC、手機、彩電等傳統工業消費品企業的技術空心、代工求生發展模式完全不同,這在相當程度上沖散了籠罩在京東方頭上的重重迷霧,踏上了國家重點扶持的大工業道路。

  然而,液晶顯示產業的闖入者無一能逃避被譽為“魔鬼曲線”的產業規律。隨著對液晶面板的投資規模增大,產能驟增,每隔12—18個月,液晶面板的價格就會大幅波動,直到市場消化了新增加生產線的產量,液晶面板的價格才會回復平穩。這被稱為“魔鬼曲線”。

  2004年底,液晶顯示產業進入下行周期。2005年至2006年,京東方連續虧損,讓這個剛剛開始蹣跚學步的企業舉步維艱,但京東方人并沒因此灰心、絕望,反而直面挑戰,創新挖潛,苦練內功,積蓄力量。2007年行業回暖,京東方厚積薄發,每月贏利達1個億以上。

  然而產業冰凍期剛過,又遇經濟寒冬。2008年金融危機肆虐全球,平板顯示產業被一并推入低谷。面對困境,京東方依靠多年的自主創新和技術積累,化市場低谷為企業成長機會,逆勢發力。2008年3月,京東方成都4.5代線開工建設,主要生產移動用中小顯示屏;2009年又分別投資175億和280億元開工建設合肥6代線和北京8.5代線,成為反周期投資的典型。

  京東方挺了過來,從殘酷的現實中熬了過來。正如路風教授在報告中描述:“危機往往也是企業能力發展的良機,因為危機恰恰是迫使企業提高學習強度的動力。無論怎樣,度過危機最終要靠自己的能力成長。”

  雖然仍有金融危機的影響,以及國際巨頭的聯合打壓,但隨著全球經濟復蘇和企業自身的不斷努力,京東方已經曙光在前,其成都4.5代線已經連續數月實現盈利,5代線滿產滿銷,6代線和8.5代線進展順利。

  自主建設高世代線

  2009年4月,TFT-LCD工藝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落戶京東方,通過該實驗室,京東方與各大高校和研究院所,及業內上下游企業,共同構建我國液晶顯示器件研究開發和技術創新、上下游技術融合與驗證、標準研究、人才培養四大平臺,就AMOLED和E-PAPER等下一代顯示技術展開研發、積極布局,時刻關注產業和技術動向。

  時至今日,京東方的技術創新力不斷提升,公司擁有可使用技術專利5000余項,每年新增申請專利超過500項,京東方獨有的AFFS廣視角技術已成為全球主流技術標準之一。

  在自主建設與創新實踐方面,京東方以5代線為依托,構建了一個融合五大要素的學習平臺,這是中國大陸是絕無僅有的,在國際上也不多見。這條線將設備、廠房和所有的有形支持系統,專業技術團隊,以經驗為主的無形支持系統,工作程序和方法,外部支持系統即產業配套整合在一起,保持實戰練兵。

  5代線集生產線、學習線、實驗線于一體。這條線既是十多種客戶產品的生產線,又是工程師的學習線。不僅從韓國收購來的企業技能和經驗在這里消化吸收,中國自主高世代線的創新實踐也在這里打下堅實的基礎。

  5代線不僅是技術實驗基地,還是人才培訓基地。從2005年開始到現在,京東方已經在這條線上培養了2000多名核心技術人員和工程人員,這些人后來都成為了京東方建設4.5代線、6代線和8.5代線的技術主力。

  液晶顯示產業不僅是技術密集型產業,其規模效應也非常明顯。對于身處其中的企業來說,如何提升規模也是企業發展壯大面臨的重要問題。對此,路風教授有著精彩的論述:“正如TFT-LCD工業史所證明的,進入這個行當就像騎上了虎背,騎著不舒服,但下來更危險——只要不想退出,就必須繼續投資擴大規模。京東方的決策者很清楚,5代線的產品尺寸并不適合供應最有潛力的市場——彩色電視機,京東方飽受液晶周期折磨的主要原因不是因為它進入了這個工業,而是因為它不夠大。因此,要想在TFT-LCD工業中成長起來,就意味著必須繼續建設更高世代的生產線,也就意味著即使處于虧損期也必須繼續投資。”

  2008年3月,京東方成都4.5代線開工建設,主要生產移動設備所用中小顯示屏;2009年又分別投資175億和280億元開工建設合肥6代線和北京8.5代線,生產液晶電視用中大尺寸液晶顯示屏。京東方在規模上全面實現了新跨越。

  目前,京東方合肥6代線已經投產,即將量產,這條線不僅率先實現了主流液晶電視屏的國產,并提前拿到戰略客戶的訂單,顯示出強大的競爭力。

  京東方北京8.5代線更值得期待,這條線將徹底結束我國40英寸以上液晶面板市場需求完全依賴進口的局面。這一項目在2010年7月主體廠房已經封頂,它標志著京東方基本完成了危機中的戰略布局。待2011年三季度8.5代線建成后,京東方的產品將廣泛覆蓋從1.8到55英寸的大、中、小尺寸液晶面板,企業國際競爭力也將得到進一步提升。

  如今,京東方已經突破重圍,艱難起飛,且步履堅實。在京東方的推動下,中國大陸液晶顯示產業也將迎來新的時代。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于證券日報,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若有任何疑問,請與本文作者聯系或有侵權行為聯系本站刪除。(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不可轉載,轉載請注明來源)
掃一掃關注數字音視工程網公眾號

相關閱讀related

    評論comment

     
    驗證碼:
    您還能輸入500
      lutube成人福利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