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聽 影音等諸多產品均始于世博會
來源:中國數字音視網 作者:博聞 編輯:數字音視工程 2010-05-05 00:00:00 加入收藏 咨詢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一些人以為世博會的影響比不上奧運會,如果他們了解了世博會的歷史,就會感到大錯特錯。且不論當初奧運會舉辦之初是借世博會之勢推廣的,而且眾多改變了人類生存和生活方式的信息通信技術都是在世博會這個舞臺上展現給世界的,如電報、電話、電視、電腦……這可以列出一長串的名單。如果沒有世博會,也就沒有現如今的信息社會。
【 通信 】
電報(1851年 倫敦世博會;1876年 費城世博會)
電報是由莫爾斯在1837年發明的,盡管當初的通報距離只有13米,但它的出現仍是人類通信史上前所未有的變革。
而到了1851年的倫敦世博會上,電報機首次作為展品出現,它的所有者是德國人維爾納·西門子,也就是現如今大名鼎鼎的西門子公司創辦者。他改良了電報機,并且使電報在歐洲大規模應用。
另一位和電報相關的人物是愛迪生。在1876年費城世博會上,他發明四通路電報機,打破了之前電報機一次只能傳送一個訊息的瓶頸,實現了電報傳送自動化。提起四通路電報機的發明,還有一段趣事。1871年愛迪生結婚的當天,他腦中突然涌現出改良電報機的靈感,婚禮剛畢他就溜進實驗室,把新娘拋在了腦后,朋友找到他時已經午夜12點。
電話(1876年 費城世博會)
同樣是在1876年的費城世博會上,除了愛迪生的電報機,另一項具有重大意義的展品就是電話機,貝爾把他剛剛發明出來的電話機帶到展覽現場。開始人們并沒有注意這個不起眼的小東西,直到展會最后一天,巴西國王彼德羅應邀前來參觀,國王對貝爾的發明很好奇,就拿起聽筒放在耳旁,“國王陛下,歡迎您來參觀。”當國王從聽筒里聽到聲音后,不禁大聲驚呼:“啊!我的上帝,它竟然說話了!”這一下子驚動了整個會場的人們。
電話在此后的世博會中繼續大放異彩,1904年圣路易斯世博會上出現無線電話,1915巴拿馬世博會上又接通洲際電話,而1964年的紐約世博會首次推出了可視電話。
【 影音 】
收音機(1904年 圣路易斯世博會)
100多年前,科學家費森登就是利用電磁波,將人類的聲音首次實現了無導線的遠距離傳播,從而揭開了無線電廣播的序幕。1904年,收音機首次亮相在圣路易斯世博會上。1926年費城世博會上,廣播開始流行,少數能夠擁有收音機的美國人第一次從報紙以外的地方了解世博會。
電視(1939年 紐約世博會)
和我們今天所見的電視不同,1925年荷蘭科學家貝爾德發明的第一臺機械電視機的畫面是深橙紅色的模糊輪廓,笨重得甚至能把地板壓塌。而1939年美國紐約世博會上電視機作為新科技產品首次亮相時,就已經變得輕便和清晰,并且完成了世博會歷史上的第一次電視轉播,時任美國總統的富蘭克林的開幕致辭通過信號傳輸到會場之外。
【 電腦 】
計算機雛形(1862年 倫敦世博會)
以往,人們習慣稱1945年誕生的體積龐大的第一臺數字計算機ENIAC是現代計算機的前身。而對世博會的深入研究發現,其實英國數學家巴貝奇在1862年倫敦世博會上展出的能解答微積分方程的名為“解析機”的機械數碼計算機,才是現代計算機的真正雛形。
巴貝奇的解析機由黃銅配件組成,用蒸汽驅動。解析機采用的一些計算思想沿用至今,它發明的存儲系統,就是今天電腦中采用的內存。
【 視聽 】
留聲機 (1878年 巴黎世博會)
留聲機的誕生,使得“余音繞梁三日而不絕”由夢想變成現實。
1877年夏季,愛迪生開始研制留聲機。這一時期,愛迪生剛發明了電報自動轉發機,這對他發明留聲機是有啟發的。1878年巴黎世博會上展出了留生機雛形,而1880年澳大利亞墨爾本世博會,展出了愛迪生發明的留聲機,留聲機成為大眾最喜歡的發明之一。之后的幾十年時間,愛迪生不斷改良留聲機,直到將滾筒式改成膠木唱盤式為止。
膠卷 (1889年 巴黎世博會)
第一卷黑白民用膠卷亮相于1889年巴黎世博會,人們由此認知了以照相機快門“喀達”聲命名的柯達膠卷??逻_創始人伊斯曼將感光乳劑涂在賽璐珞長條上的感光膠片,不僅便于拍攝長時間的活動影像,而且放映這些影像成為可能。到了1893年芝加哥世博會,你按快門‘喀達’,萬事留給‘柯達’”的廣告語傳遍天下。
轉:IT時報 劉超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