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首部規范夜景照明標準今起征求意見
來源:中國數字音視網 編輯:數字音視工程 2009-07-20 00:00:00 加入收藏 咨詢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今后,人員可觸及的照明設備表面溫度高于60℃時應采取隔離保護措施。
記者今天上午從北京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獲悉,本市首部規范夜景照明技術要求的強制性地方標準《夜景照明安全規范》今起公開征求意見。規范中的部分內容提及上述信息。
據悉,凡安裝在古建筑上的夜景照明裝置今后須有防火措施。同時,夜景照明不應干擾交通信號。
標準同時要求,照明設備所有帶電部分須采用絕緣、遮攔或外護物保護的防觸電保護;觀禮臺、橋梁等防護欄(墻)上人體可觸及的燈具應選用Ⅲ類燈具(防觸電保護依靠電源電壓是安全特低電壓)。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人員可觸及的照明設備表面溫度高于60℃時應采取隔離保護措施;在人行道等人員來往密集場所安裝的落地式燈具,無圍欄防護,安裝高度距地面應在2.5米以上。
標準特別提出,安裝在古建上的燈具應采取防火措施且具有防火標志;夜景照明不應干擾交通信號、通信設備的正常使用,立交橋、過街橋上不宜采用動態照明;城市機動車道兩側不應大量、連續地采用色彩快速變化、多光源的裝飾燈。
標準還規定,燈具應可靠地固定,在震動場所使用的燈具應具有防震措施,高空安裝的燈具應具有抗風壓措施,燈具安裝所需的支架及零部件均應作防腐處理。此外,霓虹燈燈管應采用專用的絕緣支架固定,且牢固可靠,其與建筑物表面的距離應不小于20mm.
據悉,該標準將適用于建筑物、廣場、橋梁、園林、名勝古跡、道路、停車場、街區、綠地、雕塑、戶外活動場所等的照明裝置。
新聞關注廣場地燈將告別“裸奔”
針對“人員可觸及的照明設備表面溫度高于60℃時應采取隔離保護措施”這項內容,相關質監專家告訴記者,這主要是針對廣場等場所的外露地燈等設施而設置。
本報等多家媒體此前曾報道,包括本市在內的多個城市曾有頑童手觸廣場地燈導致燙傷,原因在于地燈溫度較高卻沒有任何“阻斷”設施,使缺乏自我保護意識的兒童受傷。
專家指出,新標準實施后,裸露的地燈將絕跡。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