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必須構造留住精英的四個環境
來源:全球品牌網 編輯:數字音視工程 2009-07-08 00:00:00 加入收藏 咨詢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企業的成功最核心的就是能夠建立一支有力的干部隊伍,而很多企業正是為以下問題而感到苦惱:“為什么有能力的人不愿意來我這個組織?培養出來的精英們老是跳槽?”。我想這些問題也是所有老板們都在關注的問題,那么,有沒有引進人才、留住人才的好方法呢?筆者總結企業平時在積聚人才的經驗基礎上,總結了留住人才所必須構建的四個環境,以期拋磚引玉,給大家提供一點參考。
一、事業發展的環境;
應該說絕大部分的企業精英們是有事業發展的欲望的,是很想通過一個平臺來實現自己的理想的,那么,企業就要盡可能地為員工職業生涯的發展提供幫助,具體而言,以下這些對于營造有利于吸引人才并留住人才的事業發展環境是比較有用的。
1、營造“提升員工技能”的培訓環境
“企業不僅要為員工提供就業的場所,還要為員工提供學習、鍛煉機會”這是很多企業喊出來的口號。佛洛姆在人的需求分析中說到:“人有對未知領域探索的欲望”,精英更加在意自己在組織內的經歷是否為自己升值,使自己的職業生涯增加價值。
在提升員工的能力方面主要根據員工的層次不同而分別給予不同的方法,如:外派學習、內部學校培訓、崗位練兵、新老結合1+1學習等等,企業可以根據每個員工的職業規劃給予不同的知識、技能培訓
2、營造“只要努力就會有機會”公平競爭環境
人人都有“得到認同、并實現自己理想”的愿望,所以每個人都希望在組織內有提升的機會,希望有公平競爭的環境讓每個人都有職業提升的舞臺。企業應該在建立完善的晉升機制時充分考慮每個員工的職業生涯規劃,并相應的提供技能培訓機會。
在內部提升方面,企業要注意新老問題的處理,不能“招來女婿氣走兒”;也要防止內部非職業經理人現象對于外來新鮮力量的排斥現象。
3、不斷為員工提供新的舞臺。
作為企業的老板,應該可以說包括所有的企業領導,主要工作都是為了員工搭建好演戲的平臺。其中,組織設計就是舞臺搭建,戰略規劃、計劃分解就是劇本,員工就是來按照你的劇本在你設計的舞臺上表演的人。當然,作為擔任企業領導的精英來說,即使不是老板,也要為搭建舞臺、編寫劇本出謀劃策。
作為企業的精英,尤其是職業經理人,我認為應該是為自己的目標而活著的人,他們尋找適合自己發揮能力的舞臺,并獲取相關的報酬。在企業的職位方向和空間和他自己的要求發生偏移時,他會尋找新的滿足要求的職位,從而保證自己的工作質量。
所以企業的老板在創造平臺吸引人才以后還要想辦法創造新的平臺為精英們提供在其能力增長后發揮的地方,否則,你就是為別的企業在做培訓學校。試想柳傳志不剝離一個神州數碼出來,哪還有郭為跟他到今天。
二、有競爭力的待遇環境;
人要生存,就有吃、穿、住、行的基本需求,所以不僅要給員工精神上的滿足,而且還要給員工物質上的回報,并且還是相對于社會整體水平來說不低的水平,而且是讓員工在企業內部公平、公正的得到回報。否則,我們的精英們就不玩了,為了創造一個完善的待遇留人的好環境,我認為以下幾點是很值得關注的:
1、公平合理的“薪酬回報”
一分耕耘,一份收獲,在企業內部必須有完善的工作評價、考核體系,并且根據員工付出而制定的薪酬回報體系。其關鍵要做到多勞多得,少勞少得。
當然,有一點我們一定要注意:必須考慮員工的基本生活保障需要,不能將所有風險往員工身上轉移,必須是提供了基本保障的前提下,給予充分的激勵。“最低保障都沒有的高激勵薪酬制度”一般都是還沒有開始執行就將人都嚇跑了。
2、在同行業內有競爭力的“整體薪酬”
為了吸引住好的人才,我們在考慮整體薪酬制度時就必須考慮行業與地區的差別,我以為在這方面的原則是:專業的、高層次的人才不能低于同行業的平均薪酬水平;低層次的、比較容易在行業間流動的人才不能低于同地區的平均薪酬水平。
企業必須切記:員工們可以不在意收入多少,但是你必須在意你是否給了他公正的回報。
三、團結、奮進的工作環境;
員工除了在企業獲得能力提升、獲得更大發揮能力的舞臺,并得到合理的回報以外,我認為第三個比較重要的因素是必須開心,因此在組織內部,營造一個團結、奮斗的工作生活環境對于留住人才是很關鍵的。此所謂感情留人。
當然,一切都必須以追求企業效益為原則,不能以違反這個原則來求團結,企業永遠不是養老院。
1、寬敞、舒適的辦公場地環境
我曾經給一個企業的老板出過一個主意,告訴他怎么樣從比他大的競爭對手那里挖來人才:在同等條件下對手只給卡座辦公的,給他單獨的辦公室;對手給小辦公室的,給他大辦公室。果然取得很好的效果。
對于上了一定層面的人來說:一個單獨的辦公場所不僅僅是工作的需要,而且是有精神上受到尊重的感覺。
2、團結和諧的工作環境
在企業內營造商量、溝通的工作氛圍,同事們在分工的前提下保持良好合作關系,有利于企業的工作氛圍改善。
反對非職業經理人行為,反對企業內部的政治斗爭行為。
3、被親情包圍的人際環境
人都有“歸屬感,得到組織接納”的欲望,因此,經常性的舉辦一些大家感興趣的集體活動;讓大家在一個大家庭中工作的感覺能夠有利于氛圍改善。
生日送禮、節假日加餐、節日娛樂活動等都有利于營造好的企業氛圍。
4、受到關心的“衣食住行”:
⑴、吃:在外部資源不是很豐富的地方,企業必須辦好食堂
?、?、?。河袟l件的情況下,企業最好為員工準備好舒適的住宿條件;
?、?、行:盡量為員工提供交通方便,如上、下班班車、節假日訂票。
四、和諧的地域大環境;
說了以上幾個企業能夠決定的環境外,我們不能忽視企業的外部環境的營造對于留住人才的影響。而外部環境很多是企業無法決定的,必須有政府來引導,現在很多地方都提出了環境留人的理念。在前一段的潮州市委的專題調研座談會上,筆者提出了這么一個觀點,得到了市委領導認同,隨后在潮州電視臺的多次采訪中,筆者也經常提到“企業所在社會的氛圍對于企業留住人才的影響”的觀點。
1、語言環境:
有位記者曾經寫過:“順德當時的企業比美的發展得好的有很多,美的能夠在里面脫穎而出,主要原因應該是只有這個企業是整個順德企業中唯一規定只準講普通話的企業”
語言作為溝通工具,是地域文化中起很大作用的,每個人都不希望成為被排除在集體以外的人,很難想象過分強調本土語言的地方能夠給人開放的感覺,這就是為什么有移民文化特征的城市發展迅速的原因之一。
而整個廣東省除了珠三角幾個發達城市有內地人投資以外,其他地方就只能吸引海外僑胞的投資了。人才的流動也是受這種規律影響。
所以,想要在比較傳統的城市留住比較高層次的人才,第一就是在當地推廣普通話,將“傳統的**歡迎您!”改為“開放的**歡迎您!”。
2、營造好的政府服務環境
很多人愿意呆在深圳的一個原因是行政、事業單位服務態度好,不要受那些鳥氣。所以,偏僻城市想要使有好的人才來本地發展、來本地投資,改善大環境的一個重要因素將原有政府機構的管理職能轉化為服務職能。
想作好這方面也就是一些小事:銀行、郵局星期天是不是上班;政府機構是否能夠在星期六安排值班人員幫助辦證等。
3、完善休閑、娛樂環境。
有人說:“東莞的酒店業大大改善了東莞的投資環境”我認為雖然有些偏頗,但是也很形象,以前很多外商覺得東莞太荒涼,不愿意晚上住在那邊,要回深圳。而現在東莞的五星級酒店應該是廣東省內最多的了,也正是隨著酒店業的發展,東莞經濟取得另一個騰飛。
對于休閑、娛樂環境的投資和管理,主要是從政策上進行引導。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