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戰略管理思考:金融危機,改變中國
來源:全球品牌網 編輯:數字音視工程 2009-07-09 00:00:00 加入收藏 咨詢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4?月18日,溫家寶總理在亞洲博螯論壇上發表講話,他認為,國際金融危機還在擴散蔓延,世界經濟衰退的基本態勢沒有改變,金融體系存在的問題沒有解決,實體經濟惡化超出預期,全球經濟復蘇可能經歷較長和曲折的過程。
國際金融危機并不像我們想像的那樣樂觀,它影響的也不僅僅是金融系統和國民經濟,同時它也正在進一步深刻地影響著中國的經濟、社會、產業、市場和消費趨勢。
一、中國房地產難現麻袋裝錢時代
曾經被中央和地方政府定義為推動國民經濟發展“重要支柱”的房地產業面臨的行業洗牌形勢越來越明顯。三月份北京出現的樓市“小陽春”被爆為房地產商支付“房托”每天50的炒作行為,這一事件意味著中國房產滯銷的局面仍很嚴重。根據資料顯示,今年一季度,全國土地市場流標高達40%,全國房地產現房庫存需要2-3年才能消化。在未來的2-3年內,我國城市房價很有可能進一步回落。以北京為例,北京一季度房產市場尚有13.55萬套的住宅存量,現房住宅存量增幅高達69%;而期房住宅存量為34%?,F房存量高于期房信宅存量說明新開發樓盤的銷量并不向好。
中國地產界正在經歷一場血與火的洗禮,中國房地產商也正在把自已逐步推向和客戶對賭博弈的峰頭浪尖。從金融危機爆發以來,房地產業經歷了擁房觀望、等待救市、刺激上漲、再次冷卻和漸失支撐的市場路徑。房地產商“割肉獻血”的日子似乎越來越近了。
從國家政策的支持度方面來看,降低購房貸款利率、解縛二手房、購房戶籍支持等一系列的促銷政策仿佛并未被市場認可。今年初,中央把房地產排除在提振內需的“十大產業”之外,3月18日,央行與銀監會又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信貸結構調整的指導意見》,把保障房與企業并購的貸款作為銀行向房地產市場提供資金的重點。銀行對房地產融資的主要投向已不再是房貸,而是并購貸款。這對中國絕大多數中小房地產公司來說都不是一個利好的消息。
中國城市人口對房產的剛性需求正在慢慢被理性軟化,房地產商和地方政府的消費導向并未改變市場行業。其主要原因是因為中國的房產價格遠遠超過了市場的購買力,據4月21日國土部剛剛公布的“2008年全國主要城市地價狀況分析報告”表明,中國目前的房價已逼近4000元一平方米,這意味著中國的城鎮居民全年不吃不喝一年的年薪僅可以購買4平方米的商品房,市場購買能力已到極限。
另一方面,按照國際上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貧富水平的參數“基尼系數”來看,國際基尼系數的警戒線是0.4,而我國去年初的基本尼系數已達超過國際警戒線0.8,達到了0.48的高位,這一數據表明中國正在向貧富兩極加劇分化。而房產消費的主要客戶是中高層收入人群,但目前中國中高層收入人群的住房擁有量已近飽和。如果鈔房的利益受限或承接基礎薄弱,中國房產的剛性需求也只能是數年以后的事情。
二、中國制造業調裝槍口
推動中國經濟發展動力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外貿加工”也面臨著更加嚴峻的現實,美國市場“回暖”的日程表遙遙無期,歐洲市場更是增長乏力。美聯儲不斷發出的信號一再表明美元“注水”和美元貶值已成定局,現在國際社會所擔心的只是美元貶值的程度是90%還是60%而已。美元“注水”一旦成為現實,主要資源、能源和大宗商品價格勢必上漲,這意味著過渡依賴資源的制造業、外貿加工業的采購成本將大幅上漲,包括石油、鋼材、黃金等主要原材料和資源采購價格有可能高出金融危機之前。而市場購買力和市場承載能力并未改善,在此情況下,中國的外貿出口和加工制造業唯一可以生存的“紅海”只有國內市場。
在已有的行業、產業里,中國內需市場的供應鏈早已成熟,內需市場的空間份額也早已被原有的企業占據瓜分。外貿企業調轉槍口轉向內需的任何一個動作都必將導致一場產業內的火拼和博殺。產業整合、企業轉型、供應鏈重組和市場份額搶奪將是2009年中國制造業的主題。消化過剩產能、削減現有庫存、降價抵制競爭者也將是2009年中國制造業的主要經營方式。而由此引發的包括人口就業問題、社會保障問題、消費能力問題等在內的系列問題,也將成為越來越明顯的社會和大眾民生問題,它將直接影響市場的消費行業和消費趨勢,并進一步影響政府和市場的決策和行為。
三、中國市場消費趨勢正在悄然改變
經濟學上的“長裙理論”和“口紅理論”,正在被市場消費行為進一步驗證。當女人把“短裙子”變成“長裙子”的時候,表明經濟的衰退和消費心理的變化;而當女人把購買一件奢侈品的欲望變成購買一支口紅的實際行動時,表明市場的消費趨勢和消費行為已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國際奢侈品市場已走向沒落。大宗商品也出現了相應的萎縮和收斂,在中國消費市場中商品房和私家車是最大宗的消費目標。一般情況下,當一個人解決基本溫飽之后最大的消費需求是住宅,隨后即是私家轎車。
目前,中國私家車的消量出乎經濟學界的預測,出現了明顯的上升甚至“井噴”,但今年第一季度中國主要幾個大的汽車制造廠的報表卻顯示出集體虧損的現狀。據中汽協統計數據表明,在汽車銷量增長的同時,中國主要汽車制造廠的利益卻同比下降了50%。其中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小排量汽車銷費政策的利好刺激了中國“想車”一族的潛在市場,而利潤下降則是因為中國的汽車廠家正在加緊消化庫存。
隨著美元貶值而引發的油價上漲,汽車業的寒冬也即將逼近。
中國乃至世界的消費趨勢和消費行為都在悄然發生著深刻的變化,在這些變化之中,大宗商品、奢侈品、非必須消費品所受到的沖擊必然加??;而生活必須品和在與居民生活有關的商品領域內的沖擊量卻相對較小,甚至有可能會相對擴大。這些指標可能會表現在CPI的漲跌指數以及二手市場的繁榮等方面。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