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Sony F900高清數字攝像機來進行電視電影的拍攝應用
來源:中國數字音視網 編輯:數字音視工程 2009-06-06 00:00:00 加入收藏 咨詢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伴隨著上世紀末數字感光器材技術的快速發展,誕生了數字攝像機。短短幾年,數字感光系統性能突飛猛進,高水準、高清晰的畫面質量已經完全能夠達到電視、電影等行業的基本技術要求。由于數字設備輕便、使用簡捷、操控性強、機器功能強大等特點使其很快在全世界范圍內普及開來。前幾年,電影頻道也購進了Sony F900高清數字攝像機來進行“電視電影”的拍攝,可以說這在當時的中國是一種先驅者行為,在此之前并沒有多少人了解什么叫做高清數字攝像機,怎么去使用它
數字拍攝與傳統膠片拍攝的比較
與傳統電影相比,數字電影最大的區別是不再以膠片為載體、以拷貝為發行方式,取而代之以數字方式通過網絡或衛星直接傳送到影院、家庭等終端用戶。數字節目方便傳輸、復制、剪輯及合成。數字影像可以有很大自由度的調整空間,數字攝影機在拍攝的前期就可以對畫面進行“預處理”,并且可以“所見即所得”。這是數字電影與傳統電影在前期制作上的最大不同,F900數字攝像機自身集成了強大的數字信號處理能力,并且對機器的各種信號響應都有不同程度的人為控制能力,所以能在很大的空間內進行多元化藝術創作,好好加以利用,就能夠幫助創作者拍出令人賞心悅目的優秀作品,喬治·盧卡斯的《星球大戰》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
很多數字電視電影拍攝、制作都不錯,不過就是看起來缺少電影的感覺!而所謂電影感覺我認為更多是來自于人們對電影畫面的視覺效果。電影畫面的細節比較柔和自然;灰階的過渡平緩,層次豐富;由于膠片的寬容度能夠達到8檔光圈左右,故能在圖像高光部分保留大量的細節、層次,而在低照度區域則使得畫面黑而不死,充分保留層次。
數字影像由CCD進行光電信號的轉換,它的動態范圍大約有600%,經壓縮處理后的寬容度只有近5檔光圈。因此,數字攝像機所拍攝出的畫面必然由于高光部分的動態不足損失了很多信息。但是在暗部層次的表現上,CCD的成像質量可以與膠片相媲美;甚至因其感光度高,在弱光環境下拍攝還擁有一定的優勢;在灰階的過渡方面,由于視頻伽瑪曲線比較陡峭,因此在中間層次的反差與色彩還原上表現十分理想。
實際拍攝中的技術問題
筆者在這兩年參與“電視電影”的拍攝工作中發現了一些問題,比如:高清攝像機的景深、畫面的圖像質量、移動鏡頭的拖尾等,由于國內尚無經驗可學,只能自己摸索。電影頻道的領導對技術問題一直十分重視,加之“電視電影”這兩年已成為電影頻道新節目來源的主要部分,所以對這些直接關系到節目質量的問題花了很多功夫和心血去研討、商榷,最后為拍攝制定了一系列的技術規范要求、硬件設備要求等,從而在較短時間內使“電視電影”在整體質量上有大幅度的提升??墒?,由于“電視電影”受拍攝周期短和資金少的制約,有很多拍攝條件達不到,如何最大限度地運用F900自身的強大功能彌補這些不足,克服環境因素影響、保障正常拍攝已經成為工程技術人員對高清攝像機進行調整和技術支持工作的主要任務。
今年8月,我參與了電影頻道首部正式立項的數字電影的拍攝工作,從“電視電影”到數字電影,雖然在制作過程上區別并不大,但是依然能強烈感到這是一個概念上的飛躍,所以在這次拍攝工作中有了很多新的體會,也摸索出了一些新的方法。
以往攝制“電視電影”主要是為了電影頻道自身的節目播出,拍攝中雖然盡力模仿電影,但因最終目的并不是為了能夠像電影一樣在影院銀幕上放映,所以在拍攝制作中就會有很多電視化的處理方法,這也導致對一些具體技術要求的降低,特別是在畫面的處理上,降低了很多細節標準,舉個例子:焦點,這方面差別就很明顯,“電視電影”的目的是為了在電視上觀看,即使有個別鏡頭焦點不實,但在面積較小的電視屏幕上顯現不出來,從而也不影響觀賞影片,可是一上大銀幕這樣的畫面就不能容忍了,圖像模糊,主體不清晰,嚴重影響正常的觀賞。所以我覺得,既然以后高清攝像機將要更多地服務于數字電影,拍攝的作品要進院線放映,那就應該拋開在電視電影拍攝中那種“模仿”電影的想法與做法,應更多地把創作本身當作是在拍電影,可以動用更多的技術手段,但是不能降低要求,這樣才能體現數字電影的優勢──簡便快捷、制作周期短,質量上又不比傳統電影差,那才是數字電影的前途所在、光明所在。
F900的參數調整
為了減小這些方面的差距并追求電影效果,可以采取很多方法,例如:減小景深差距,可以使用成像更好、光孔更大的高清攝像機專用定焦鏡頭;為了解決CCD寬容度的問題,可在燈光上采取多用燈,用小燈的方法,避免強光照射,增強對照明的控制能力,減小信號損失。但是更多的工作是可以在高清攝像機上通過參數調整來完成,下面介紹F900一些參數的調整。
數字影像采用的是對模擬信號進行采樣的記錄方式,所以在還原時缺少傳統影像中那種平滑及細膩的感覺。以現在的技術能力看,數字影像的分辨率是可與傳統膠片比肩的,只不過因為“數字味”太重,造成了一種視覺感官上的不適應,這就應在F900使用中調整Paint菜單里的Detail頁,平時不用將該參數設置過高,10左右足夠達到正常要求,過量夸大細節信號會使畫面看上去不真實;在弱光條件下慎用Detail參數,因為細節信號放大過程中會產生噪音,嚴重干擾圖像質量。
黑電平調節則是在Maitnance菜單Black Shading頁的Black項目上調節M(主值)來完成的,日光外景時由于暗區較少,可將參數調至-10左右,節省動態范圍,多表現強光區域,內景或夜景則相反,需要調回到0左右。
有關Gamma的調整需分為三段,首先是Paint菜單Black Gamma頁, 適當降低一些主黑伽瑪電平(M),可以實現暗部區域的局部影調壓縮,以便增加黑區域的表現力,Black Gamma頁中的Y Level調整可以控制Black Gamma的對比度但不影響色彩,Y Range調整可以控制參數影響的區域范圍,采取合理的參數設定可以保證圖像暗部有足夠的密度并能采集到更多的層次。其次是Paint菜單中的Gamma頁, Gamma主電平(M)適當向下調整,可將中灰影調的過渡放得平緩,以豐富直線區域的色飽和度和層次,在Gamma頁中的Table選項有6種不同的Gamma曲線類型可供使用,通常選擇第5種,它等同于ITU-709標準。但這些不同的Gamma曲線類型除了在灰階過渡上表現不同之外,在色彩還原上也有不同。最后是圖像的高光部分控制,進入Paint菜單的Knee頁,適當地增加拐點和減少Slope兩個項目有助于形成平滑的肩部曲線,能夠最大限度地保留高光部分的層次和細節。
影調調整好后仍需調整色彩,通常使用用戶矩陣進行色彩校正,打開Paint菜單的User Matrix頁,預設矩陣采用ITU-709,手動調節RGB關系,這方面需要攝影師對色彩的經驗和判斷。
對于運動鏡頭拖尾現象,可采取打開Paint菜單的Shutter頁,將電子快門調整到50(即25p拍攝格式的兩倍),拍攝中開啟可減輕拖尾效果。
參數調整的實際應用
以筆者參與拍攝的《刑警張玉貴之感情用事》中的一場夜戲為例進行說明,拍攝現場是北京東便門的城墻遺址公園,當天拍攝的首場戲主要講刑警張玉貴一家人在公園散步,突遇一群歹徒追打一名男青年,張玉貴奮不顧身上前搭救。鏡頭大致要求為:剛開始張玉貴一家人在公園散步,應突出一家人在一起的溫馨,前景突出暖色調,因為是夜外戲,后景和環境應仍為冷調,調整F900攝像機參數時應以冷調的大環境為主,主要照顧大面積的背景和氣氛,參數大致如下,Paint菜單里White為R-10\G0\B30,目的是在白平衡里減紅加藍,讓調子冷下來,Black為R-6\G0\B0,黑區色彩上也進行了減紅,目的相同,Gamma為R-15\G0\B20\M60,主值M上調是為了減少中間灰的層次,將更多的寬容度用來反映暗部信號。Table選擇為5,Black Gamma為-50\Range是15%,Black Gamma Y為-50\Range是15%,這樣調整是為了更多的壓縮暗部的層次,用僅有的寬容度記錄更多的信息和層次,Range設置15%是為了避免大面積壓縮帶來的整體暗部信息損失過大。至于前景的人物影調,攝影師用了兩只暖光燈管補充了暖色面光,然后使用User Matrix進行了最終的顏色調整,參數設置見附表。
附表:顏色調整參數
其它一些技術細節
其他方面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弱光拍攝,畫面顯示噪波較大時,需要適當關閉一些機器內部的增益電路來獲得比較純凈的畫面,或開啟Detail 1菜單里的CRISP來控制噪波抑制電平。拍攝中多使用銳度和成像、色彩都較好的高清鏡頭,多用大光孔來減小景深,注意調節鏡頭后的焦點,隨著天氣和機器設備使用時的散熱,鏡頭兩端溫差變化可能比較大,產生鏡頭物理結構的變化,需要經常調整校正。監視器因為結構和材料的不同,色彩上有些差異,機器上使用的液晶彩色尋像器因為色溫低于CRT的監視器,故只能用作參考,不可當作標準,電影頻道使用的9"與14"高清監視器因為熒光粉不同,所以標準白場下色彩還是有些差異,應以14"為標準,因為14"與后期制作所使用的監視器是同為白底熒光粉的,顏色響應是相同的。
只有注意這些小的技術細節,才能拍出高質量的作品,才能充分發揮高清攝像機的技術優勢。
評論comment